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卓越超凡。

他同樣要經歷立志、追求、探尋的艱難過程。他也要不斷地學習、思考、改進、創造;

他也會被周圍的人誤解,被嘲笑被孤立;他也需要養家餬口,需要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平衡。

這就像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還是瑞士聯邦專利局的一名三級職員。

他遠離學術中心,拖家帶口,過著每週6天、每天8小時的上班族日子,只能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自己鍾愛的研究。

但是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偉人,都有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很早就能清楚地認識自己。

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1、

愛因斯坦在16歲時的法語課上,所寫的課堂作業——《我未來的計劃》裡,就清晰地表達了他的個人規劃與遠大志向。

“一個幸福的人對現在感到太滿意,就不可能對未來思考太多。


另外,年輕人喜歡投身於大膽的計劃,而對一個嚴肅認真的青年來說,對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形成儘可能明晰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運氣好,能通過考試,我將前往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就讀,我會在那裡學4年數學和物理學。


我想成為自然科學分支專業的一名老師,我會選擇其中的理論部分。


促使我制定這個計劃的是這樣一些理由:

首先是因為,我個人傾向於抽象思維和數學思維,缺乏想象力和實踐能力。


我的願望也啟發我下了同樣的決心,人們總是喜歡做它具有天賦的事情,這是十分自然的。


其次,科學事業存在一定的獨立性,那正是我非常喜歡的。

這短短的一兩百字,就已能看出愛因斯坦對自身清醒的認識:擅長抽象思維和數學思維,缺乏想象力和實踐能力;更喜歡獨立地做事。

他憑藉對自己天賦的洞察,選擇了他最喜歡也最適合的領域科學事業

對於未來的研究方向,他也做了非常具體的選擇——自然科學分支專業的理論部分。

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2、

在16歲的年紀,就能對自己的未來做出如此清晰規劃的人,已不簡單。

更可怕的是,以後的愛因斯坦,就是按照他的規劃與目標來發展他輝煌人生的。

而我們大多數人的16歲,還沉浸在花季雨季的浪漫憧憬,或對未來不切實際的想象,又或是已被繁重的學業壓的沒有了一點夢想。

我們混混沌沌,被外界催逼著學習,按著既定路線前進。

我們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社會,很難對自己作出理性的評價,更別說找到自己能用一生去熱愛,去奮鬥的事業了。

16歲的愛因斯坦無法預料到,自己未來會成為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也沒有立下宏願,自己將來會顛覆牛頓所建立的世界觀,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世界做出卓越的貢獻。

他只是如他所說,一個嚴肅認真的青年,在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思考,對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形成的儘可能明晰的想法。

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有怎樣的才能與天賦,適合做什麼而不適合做什麼;


自己的理想是什麼,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然後清晰的規劃出人生的道路,然後用一生去為之奮鬥。

他已在16歲時,就為自己的未來選擇了合適的土壤,埋下了理想的種子,並用耐心與熱愛仔細的澆灌著它,從幼苗慢慢開始抽枝,默默成長。

所以,即使26歲以前的愛因斯坦還名不見經傳,但就在那一年,他的創造力得到了驚人的爆發和展現。

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說,解釋了布朗運動,提出了測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

接下來,他就如把拔節生長的大樹,以驚人的速度與成就把自己送上了科學界的巔峰。

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3、

或許你會說:就因為他是個天才!可你或許也知道,愛因斯坦從小就被老師看作是不可救藥的笨孩子。

巴頓將軍曾感慨說:“有一種東西比才能更罕見,更優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就是清楚的瞭解自己,客觀的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但凡有所成就者,不過是比別人更早地發現了自己的所長,並且揚長避短,將長處發揮到極致的人

我們都知道,選擇比努力重要,而認清自己又比選擇更重要

就如李白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用自己的天賦去匹配適合的領域,去做自己熱愛的事,這就已經超越了許多一味去盲目努力的人。

可遺憾的是,很多朝九晚五擠在上下班路上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碌什麼。

我們所複製的別人的人生,並不能帶給我們快樂。

我們並沒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長處與短板是什麼?適合自己的領域是什麼?怎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才能?

沒有被髮揮的天賦,沒有被使用的才能,就如同久未使用的器官一樣,會遲鈍會退化,讓我們最終庸碌一生。

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4、

所以,能在我們精力旺盛的青年時代,找到自己的長處,找到熱愛並能為之奮鬥的事業,是多麼幸運的事!

那麼,如果年輕時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現在已經30歲、40歲、50歲,還能去追逐夢想嗎?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他在何種程度、何種意義上實現自我的解放。”

清楚地認識自己,永遠都不晚。只要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努力地拼搏過,這一生也就不虛此行。

願你我的心中,都永遠活著那個目光清晰的少年,竭盡自己所能地追尋理想,永不止歇。

愛因斯坦:越是能儘早認清自己的人,越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是“野生成長”,專注分享最有用的成長乾貨。關注我,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