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如其人:上官婉兒(三)

內心骨子裡的反叛掙扎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自由和壓抑之間,在兩者的夾縫之中求生存,不自由,毋寧死,這是婉兒骨子裡的反叛。

婉兒的成長,經歷了由小康墜入困頓,由喜至悲的轉折,這在她幼小的心靈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雖然她有幸逃過一劫,然而,一個人怎麼可能輕易與過去一刀兩斷?

詩如其人:上官婉兒(三)

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婉兒欲投誠,與韋后同時被殺。婉兒絕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她並無絲毫猶豫的投誠背後其實是對那個舊王朝的憎恨。可惜的是,李隆基拒絕並殺掉她,旋即又後悔,他找來大臣張說,命他大力收集上官婉兒的詩歌,專門為她出了二十多卷的詩集——《唐昭容上官氏文集》。

上官婉兒死於倉卒之際,時春秋四十又七。婉兒最毅然決然地走向死地,心中必無遺憾,此生足矣!

詩如其人:上官婉兒(三)

上官婉兒出身名門,本無憂無慮,單純率真,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使她的人生徹底轉變,在深宮大院裡,以奴婢的身份生活,她看透了這裡的高低尊卑,看透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她也學會了隱藏,學會了假意敷衍,討人歡心,她要改變命運。儘管憑藉其傑出的文才和自身的努力,她獲得了煊赫的聲名和地位,但她始終是關在籠子裡的鳥兒,少有發自內心的快樂,她帶著面具生活,早已厭倦這樣的生活,她渴望終有一天,遠離政治,掙脫牢籠,飛向藍天!

詩如其人:上官婉兒(三)

婉兒流傳下來的作品雖然不是很多,但可圈可點之作不在少數,她雖不是盛產的大詩人,但在那個年代她以一女子之肩身擔數職,且皆得盛譽,實屬不易。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死裡逃生,從最下等的奴婢成為巾幗宰相,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活出了頑強的底色,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她的人生就是一段生動的命運交響曲。

婉兒是內心足夠強大的巾幗英雄,亦是溫婉可人柔情似水的美麗女子,一代才女上官婉兒的墓葬出土了,沒有遺體,沒有陪葬,徒有銘文而已,墓誌銘中贊她 "光前絕後,千載其一",詩如其人,人如其詩,她是天上謫仙,充滿傳奇色彩的她留給世人的註定也是一個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