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和資本


資本主義和資本


資本主義,顧名思義,就是以資本私有化、經營市場化,利潤最大化、經濟全球化為基本特徵的社會制度!

馬克思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英國工會活動家、政論家托馬斯·約瑟夫·登寧說:“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資本主義和資本


由此可見:

追逐利潤最大化是資本的基本屬性,所以,資本是嗜血魔鬼;

資本家是人格化的資本,所以,資本家是嗜血魔鬼的化身;

資本主義社會是制度化的資本集團,所以,資本主義社會是嗜血魔鬼的社會;

資本主義國家是政治化的資本寡頭、金融寡頭,所以,資本主義國家是嗜血魔鬼的國家;

資本主義國家總統、總理、首相是代表資本寡頭、金融寡頭根本利益的政治寡頭,所以,資本主義國家總統、總理、首相是嗜血魔鬼的總決策者、總執行者、總代理人!

所以 ,西方國家領導人面對國內的資本大佬是一條嬉皮笑臉、無所作為、 搖尾乞憐的哈


資本主義和資本


資本主義使我們發展,使我們擁有財富,使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大部分產品得到滿足,使普通人有房有車有存款,一部分人還有退休金或養老保險,有興趣了可以旅遊,周遊列國,品嚐異地美味,領略異地風情,並且把生產力推進到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階段。

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歷程中的一個階段,資本家通過僱傭關係賺取生產要素創造的利潤,以資本家擁有資本和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我們說的資本主義制度是指工業化基礎上的、以僱傭製為生產關係和經濟基礎的、以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為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資本只是獲利的工具,看待資本主義和資本必須站在人類發展的總體高度,不可感情用事,各執一詞,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誕生

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不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雖然早就存在,但是,決定不了社會的性質。現實中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往往是割裂的,有時候是單獨存在的。

二、隨著社會分工的深化和生產力的提高,交換越來越頻繁,貨幣產生了,貨幣的產生可以節約交易成本,攜帶方便,交易靈活。

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先是固定在羊身上,後來被貝殼、貴重金屬等取代,再後來,固定在金銀銅等貴重金屬上,很多國家實行了銀本位制,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金本位制,同時,紙幣大量流通、發行。今天,電子貨幣盛行。

農業社會時期,交換一直存在,農民與牧民,手工業者與農民、牧民,中間還有職業商人。此時的生產關係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雖然,僱傭工人不叫工人,叫學徒、徒工,性質是一樣的。只是蒸汽機發明之前,生產規模比較小,以小作坊為基本單位,有些是以家庭為單位。由於生產規模不大,僱傭工人也不多,有些是半工半農。雖然不居統治地位,但資本主義性質已經具備。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農牧業社會已經存在。


資本主義和資本


三、蒸汽機發明之後,工廠規模迅速擴張,工人隊伍迅速擴大,有無業遊民,有失去土地的農民,有破產的手工業者等,這時,資本主義僱傭制普遍確立,但是,國家政權仍掌握在地主階級的代表——封建皇帝手裡。這時的資本主義是經濟結構與政治結構分離的社會形態。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規模的擴大,逐步居於主導地位,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實質上奠定了。

最早崛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或通過武裝奪權,或與封建君主政權妥協,建立了各類政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時,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在這些先發國家首先實現了統一。

今天,全球並非所有國家四者是完全統一的。亞非拉很多國家是掛羊頭賣狗肉,是名義上的民主共和國,名字順應潮流而已,是趙四爺盤在頭頂的辮子,換湯不換藥。

四、資本主義的滅亡

今天是全球資本主義的頂點,其歷史使命已經完成,生產力表現為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手段表現為信息化網絡化。前者是物質生產者——機器,後者是精神生產者——人類。二者已經分工,前者進行物質產品的生產,後者進行精神產品的生產。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滅亡不是憑武力消滅的。武力與民主選舉都是爭奪政權的手段,無論採取什麼手段取得的國家政權,總要制定方針政策,治理國家。政府只是實施部門,結果如何?是由方針政策本身決定的,首先是經濟政策方針。經濟制度是基礎,經濟制度的設計者是經濟學,不根本創新經濟學,一切都是空話。要消滅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必須用經濟手段。


資本主義和資本


五、資本主義的錯誤在哪裡?

作為最後一個私有制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的功績還是可圈可點的。由於依靠稅收穫取的宏觀資金不足,造成宏觀失控:貧富兩極分化,腐敗,能源危機,資源危機,戰爭,環境惡化,經濟危機,交通事故和擁堵,世風日下等等,都是宏觀失控的表現形式。美國人喜歡戰爭,也是由社會的宏觀失控造成的資源稀缺。

造成宏觀失控的根本原因是宏觀資金不足,宏觀資金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學的落後。只要根本創新經濟學,壯大數倍的宏觀資金,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物質的東西必須由物質改變,任何口號,道德都是虛弱無力的,是缺乏方法的自我安慰。

根本創新經濟學難嗎?非常容易。一切經濟學大師們看著卻難於上青天,因為他們的思想已經被當今似乎完備的理論死死鎖銬,完全被自己的思維邏輯所困擾。談根本創新,他們有一萬個理由反駁。由於,他們控制著世界的精神,阻礙著歷史的前進。普通人卻毫無辦法。

社會主義社會不過是兩項科學設計,不需要道德,自覺等精神的東西參與。一項是經濟學的根本創新,簡單至極;一項是城市結構綜合優化設計,簡單至極。這兩項設計都是科學,都是對自然規律的迴歸,是無為而治的昇華,完全是自然而然,瓜熟蒂落,毫不費力。

社會主義社會保留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精華,延續的是人們創新的積極性,剝離的是生產關係加上的腐朽的東西,打碎過時的經濟學這個理論枷鎖是前提。

其實,地球上歷次物種大滅絕,被滅絕的物種都是有貢獻的,都是發展的臺階與接力棒,使命完成了,必須騰出空間,完全滅絕,恐龍是,歷次大滅絕的物種都是。這裡不是物種自身的錯誤,而是宇宙系統總體最優化的需要。要發展得更快、更好更節約,必須進行新陳代謝式的除舊佈新!


資本主義和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