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點】 灞河不與驪山爭強,向西退讓,軟扭硬折和滻河合流

鳥瞰灞河,猶如一名向長安古城飛奔的健將,它的頭顱在入渭口處,灞河支流輞川河是向前邁出的腿,在藍田縣城輞峪河匯流之前的灞河主流為其後蹬的腿,支流滻河是前擺的臂膀,灞河入渭口以東的渭河,是後襬的臂膀。這一造型的背後,有許多故事。


【文化視點】 灞河不與驪山爭強,向西退讓,軟扭硬折和滻河合流

隋朝灞橋遺址。


原名滋水

現在一般認為灞河的源頭在藍田縣灞源鎮青坪村九道溝北海拔2449米的箭峪嶺,但古時也曾有人認為灞河主流是藍橋河,而藍橋河的源頭在商州區牧護關鎮。長安八水裡,流域跨出今西安市境的,只有3條,灞河就是其一。灞河最早叫滋水。關於這個名稱的來歷,灞河流域有個傳說。

在九道溝下面由上而下有相連的3個水潭,人稱龍潭。龍潭位於峽谷中,最上面的頭潭上有一絕壁,水從絕壁上直流而下,猶如從天而降。傳說很久以前,西安東部一帶雨來成澇,雨去遭旱,人們生活極其艱苦。玉皇大帝得知後,派來三條龍,在西安東開出一條河,下雨時,雨水都彙集到河裡,避免百姓受澇;天晴時,河裡依然潺潺流水,人們可以隨時取水使用。因靠這條河的滋潤,兩岸人豐衣足食,因此人們稱這條河為滋河。三條龍平時分別住在灞河源頭九道溝下的水潭裡,故人稱這三個潭為龍潭。

根據地質科研人員研究,由於受喜馬拉雅地質構造運動影響,300萬年前不僅秦嶺崛起,而且驪山逐漸隆起,灞河藉助地形的高差和斷裂帶,應運而生。

秦穆公改河名

關於灞河名稱的來歷,灞河流域另有個民間傳說。灞河是東海龍王的小兒子,因為剛一出生下來,就吼聲如雷,震得海浪滔天,龍宮晃動,因此取名灞。

根據《史記》《讀史方輿紀要》等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雖說當時中國名義上為周朝統治,但實際上天下大亂,人們不是以和平文明的方式解決矛盾,而盛行野蠻的武力,因此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大魚吃小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草芥螻蟻,成千上萬地死於戰亂。諸侯王們不僅不以自己這種野蠻的霸道行為為恥,反而對外炫耀。秦穆公就是因東進西擴,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為了彰顯自己的霸功,並進一步東擴,把滋水改稱為霸水,在灞河右岸建了離宮霸宮。

為了用單字就能表示為河名,後人給霸字左加“氵”旁,成為沿用至今的“灞”。

灞河改道

灞河出了秦嶺,沒有直接向正北進入渭河,而是斜著向西北流,到了與滻河匯流處,才轉向北。

關於這點,也有個民間傳說。

灞橋區新合街道蘭家莊76歲的丁詩勤告訴記者,傳說,玉皇大帝給長安八水都封了龍,唯有灞河的龍不滿意,認為給它的地盤太小,於是從藍田出來,沒有按規定端朝北入渭,而是朝西拱。拱著拱著,它拱不動了。原來玉皇大帝早就算到灞河龍會這樣,提前派當地的土地神堵截。灞河龍想討個口風,就化身為人,來到地上。土地神則變了個拾糞老漢,在前面等他。灞河龍見到土地神,上前就問:“老叔,你這叫啥地方?”土地神回答:“這叫瓷地(意像瓷質東西一樣堅硬的地)。”灞河龍一聽,哎呀一聲掙死了。後來人們就把掙死灞河龍的地方叫瓷地,位置在現在的未央區譚家街道趙村的紅旗廠大門一帶。建紅旗廠時,才把那個村拆遷了。過去灞河西邊的人打井,能挖出灰白色的泥漿,傳說那就是掙死了的灞河龍的腦漿把土染成灰白色的。

然而真實的灞河形成,卻體現了灞河的隨遇而安。

起初灞河出了秦嶺後,繞洪慶原東側,北流進入渭河,然而喜馬拉雅運動沒有終結,驪山一直在上升。灞河不與驪山爭強,向西退讓,最終和滻河合流。

單從灞河經過的線路來看,彎彎曲曲,軟扭硬折走過了107公里,一點也不痛快勇猛。然而正是因為這樣曲折,才一路接收清峪、藍橋、輞峪、滻河等幾十條溝、峪、河的水,平均每年彙集7.4億立方米水,最多時達10多億立方米,在長安八水中,排名第三,從而滋潤更多的土地。正是因為灞河曲折,宏觀上才構成了一名健將的形象。

【文化視點】 灞河不與驪山爭強,向西退讓,軟扭硬折和滻河合流

記者 金石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