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需要精緻的細節

作者王興偉

那天聽課,老師執教《藤野先生》。教師的教學思路是:讀“偉大”——品“偉大”——辨“偉大”。整個設計比較簡潔,教學推進也還順暢。從教學目標的達成看,還是挺不錯的。當然,對於回憶性散文,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聚焦作者表達的感情可能更加合適。這是另外話題,暫且不論。

一節課的整體架構不錯,那麼聽課的關注點就該放在教學細節上,重點關注教師是如何應對學生的課堂生成,重點關注教師對學生的點撥引導,適時把學生的思維誤者正之,疑者明之,淺者深之。很多備課,教師只注重我怎麼設計,我怎麼推進教學,往往忽略課堂如何應對教學意外,這就致使很多老師在教學中,面對學生脫離預設軌道的對話時,捉襟見肘,不知該如何應對,只好讓學生“坐下,想好了再說!”。《藤野先生》這節課,雖沒有如此教學細節,但有兩處細節,教師明顯處理不夠圓潤,沒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遺憾!

一上課,教師提問“文中表達作者對藤野先生高度評價的語句是哪一句?”一學生旋即舉手,回答的是文中“藤野先生”肖像描寫的語句。教師追問,這是什麼描寫?學生答肖像描寫。教師引導,一般表達對人物高度評價的語句,常用什麼表達方式?學生語塞,其他學生回答議論。教師小結,這是肖像描寫,不是議論句,所以不是作者對藤野先生的高度評價。這一教學應對,似乎符合語文邏輯,表面上看沒什麼大問題。但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教學應對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比如,回憶性散文中的肖像描寫是否蘊含作者的評價?回憶性散文作者對人物的評價僅僅是用“議論”嗎?學生為什麼認為“肖像描寫”是作者對藤野先生的評價?要聽聽學生的分析理解,讓學生把話說完,不要急著糾正學生的“錯誤”,這樣教學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有時候,課堂教師的“著急”,扼殺的恰恰是學生活躍的有價值的思考。如果以糾錯的名義,阻止、扼殺、束縛學生的獨立思考,那麼教學還有“教育價值”嗎?因此,教學慢一點,給師生自由呼吸的空間,讓語文課精緻點。

第二處是教師引導學生品讀藤野先生“擔心我解剖實習”說得那句話,教師預設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藤野先生的那句話。有個學生站起來,平平淡淡地讀了。教師指出,要讀出感情,要注意停頓。學生再讀,有了重讀,但拿腔拿調。教師的評價是“不錯”,然後全班齊讀。語文課就是讀書課,讓學生朗讀是很好體悟語言的方法。但是,朗讀必須讀到位,必須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悟話語中的感情,不是有了停頓,讀出感情就一定能讀出感情的。就拿藤野先生的這句話——

解剖實習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興地,仍用了極有抑揚的聲調對我說道:

“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屍體。現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對於這句話的朗讀,我們至少要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這句話哪些詞語要重讀,為什麼要重讀?

第二,這句話的“抑揚頓挫”,語氣如何變化才能讀出來?

第三,這是藤野先生與“我”的對話,朗讀時該不該“拿腔拿調”?

這三個問題處理好了,那麼這句話的朗讀才真正具有教學價值,否則僅僅為朗讀而讀,或者說為點綴語文課而讀,那麼這樣的朗讀,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如何讓學生披文入情讀書呢?

這兩處屬於教學細節,瑕不掩瑜,不精緻但不影響教學的整體優質。但是語文教學我們需要精緻的追求,或者說是苛求,唯如此,我們才能把書讀得更加通透,才能把教學想得更加明白。(2020年10月22日於高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