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宋朝.晏殊。

《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時教坊曲,後用為詞牌。

這是一首寫盡離恨相思之愁苦的詞作。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檻菊愁煙蘭泣露。”

詞人在清晨看到欄杆之外的菊花,好似籠罩著薄薄煙霧,而蘭花上又似有滴淚般的晨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詞人抬眼去望暮秋的清晨,羅幕微露著秋日早晨的涼寒,連燕子也受不住這秋天旳寒意,雙雙南飛去。

“明月不諳別離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詞人夜來難眠,明月不知道離別相思的愁苦,月光灑向了人間,直到第二天早晨仍然月已西斜照著硃紅的門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漄路。”

詞人思維跳躍情思正來昨夜西風凜冽,凋零了綠樹已見凋零了。秋風蕭蕭又落葉飄飄。樹都如此這般,何況是人的情懷更是見無限感概。詞人自己獨自登上了高樓遠眺,山見闊遠又見水長流,望盡天涯的路漫漫而心有所念。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詞人此時情悠悠來恨悠悠,思念心愛的人又見不到心愛旳人。只有希望寄書信傳遞感情了,可是又遙遠在萬水千山之外,更何況又不知道心愛的人在何方,這封書信送到那裡去呢?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首詞寫盡遠離心愛的人的相思之情,舒緩溫情的格調,表達出了詞人在暮秋懷念人的感情。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語言洗練精彩,喻意高遠而回味無窮,是歷來被稱讚的經典佳句。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是宋朝最好的詞文大家之一。他寫的詞,高遠而廣闊,有婉約詞的印記,但是又在超越。晏殊的詞大氣而立意深遠,柔和似珠玉,又見音調起伏。

晏殊是宋朝詞壇領袖之一,但是又是政治家。他被譽為“富貴閒人”。晏殊實際上是出生在一個平凡普通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個小小的官吏,家庭況狀不算富裕,僅僅可以維持生活而已。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從小非常聰明,又求知好學,5歲就學著寫作,人稱他為“神童”。

他14歲就與來自各地的幾千名考生一起參加入殿考試。在大殿之上,晏殊的坦然自若不怯大場面,下筆飛快早早就答完成試1卷。宋真宗大加讚賞,賞賜晏殊同進士出身。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聰明過人又好學,同時也是一個誠實的青年人。

晏殊入殿答題完了後,又要進行詩、賦、論的統一考試,等著考試題目出來,晏殊看了說到“我已經做過這些題目了,可不可以用別的題來測試我?”他的誠與實和才華又受到宋真宗的讚賞,特意親授晏殊為秘書省正事,留秘閣繼續學習深造以備今後大用。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晏殊,為何“山長水闊知何處?”

後來晏殊為官之路雖然也坎坎坷坷,但是相對來說是比較順順當當的,最後官拜宰相達到仕途高端之位。

晏殊雖然許多年高官顯貴,但是平常待人以和善。他舉賢唯才是舉,許多能幹有文化有見知的人,他知道並瞭解後大力舉薦給朝庭。如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韓琦、富弼、歐陽修等都是經過他培養、薦引得到了重用。

晏殊在政治上提倡立學,大力推進改革教育,堅持厲行變革,“慶曆興學”和為史學家稱讚的“慶曆新政”都有晏殊貢獻和努力。

沙沙小觀園,詩文交友來,得失亦欣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