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 弗朗索瓦·特吕弗 / 苏珊·席夫曼 / 阿代勒·雨果

主演: 伊莎贝尔·阿佳妮 / 布鲁斯·罗宾逊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上映时间:1975-10-08

片长:96分钟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文:母华敏丨主播 简宁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讲述了雨果的小女儿阿黛尔因恋情受挫而发疯的故事。阿黛尔由法国著名女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饰演,阿佳妮因此片获得了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女演员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此外,她还凭借《罗丹的情人》和《玛戈皇后》等影片多次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是一位风靡欧洲甚至全球的女演员,与苏菲·玛索、莫妮卡·贝鲁奇并称为“欧洲三大尤物”。她完美演绎了阿黛尔的悲剧,把阿黛尔的因情而伤、因情而疯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阿黛尔到底有何痛苦的情史?电影中的她与现实中的她有什么不同?阿黛尔为何过度依赖爱情?女性应该如何规避阿黛尔的悲剧?

本文试图回答这四个问题。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 Part 01

「现实中阿黛尔·雨果的恋情

阿黛尔·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女儿,出生于1830年。她出生的时候,正赶上雨果夫人出轨,所以,阿黛尔究竟是不是雨果的亲生女儿,成了雨果的一块心病。因为这个原因,阿黛尔并不是家中的宠儿,最受宠的是她的姐姐利奥波第娜。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利奥波第娜长相美丽、气质优雅,如天使一般令人着迷,最关键的是她还创造了一个爱情传奇:19岁时,她和丈夫度蜜月时不幸溺水身亡,当她的丈夫确知她不能醒来时,也毫不犹豫地投水随她而去。

这对恋人演绎的爱情神话成了雨果文学世界之外一次活的爱情证明。姐姐和姐夫的生死之恋给了阿黛尔强烈的刺激,促使她要以生命为代价演绎一场姐姐和姐夫那样的爱情童话。

少女时期的阿黛尔相貌美丽、气质温婉、才华横溢,追求者很多。对她最为痴情的是法国青年奥古斯特·瓦克里,他为了追求阿黛尔,不辞辛苦地追随阿黛尔到人烟稀少的泽西岛,但即使如此,也没能虏获阿黛尔的芳心。还有泽西岛房东的儿子,也很迷恋阿黛尔,他去世之前想见阿黛尔最后一面,阿黛尔没有答应。……直到阿尔伯特·平森的出现,阿黛尔的爱情要穴才被点中,她像着了魔一样,放下了女性的矜持和自尊,痴狂而卑微地跟平森谈起了“恋爱”。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平森不同于那些彬彬有礼地追求阿黛尔的法国青年,他是英国的一个花花公子式的人物,他曾为阿黛尔动过心,撩拨过阿黛尔,但当阿黛尔感情热烈起来之后,他却逃跑了。

或许他在玩他最擅长的欲擒故纵的恋爱游戏,或许他发现了阿黛尔精神的不正常——阿黛尔的家族有精神病史:伯伯因情发疯,父亲雨果和阿黛尔都患有书写躁狂症(写作成瘾)及情欲躁狂症(花痴)。此外,一家人经常举行降神会,与鬼魂进行交流。这种种反常的表现令平森望而却步。

平森的逃离反而更加刺激了阿黛尔的征服欲,她从此之后狂热地追随平森到他服役的任何地方,她给平森钱财供他挥霍甚至找情妇;她谎称是平森的未婚妻破坏平森和别的女人的婚约;她用自杀来威胁平森和她结婚;为了和平森结婚,她甚至想出了找催眠师催眠平森的主意……但这种种方法和手段非但没有帮她得到平森,反而加速了平森的逃离。

平森1869年成功逃出了阿黛尔的追踪,去往都柏林,与上司的女儿结婚。阿黛尔遭此重创后,身心俱疲,万念俱灰,患上了严重的躁郁症,后来发展到精神失常的地步。阿黛尔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在精神病院度过的,她肉体虽然活了85岁,但精神早已在失恋后死亡。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 Part 02

「电影中阿黛尔·雨果对平森的痴恋

电影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只把故事放在了阿黛尔与平森的恋爱上。电影一开始,就是阿黛尔漂洋过海、不辞辛苦地追随平森来到他服役的小岛。她每天除了写日记、给平森和父母写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见到平森。

为了见到平森,她曾经化装成男人去参加晚会;为了笼络平森,她把父母给的钱都交给平森;为了能和平森在一起,她甚至容忍平森有别的情妇;为了逼迫平森和她结婚,她假装怀孕;当使尽种种手段都无法得到平森时,她就和平森的照片结婚……阿黛尔为了能和平森在一起,使尽浑身解数,用尽各种方法,完全没有了“雨果小姐”的骄傲和自尊,卑微到了极点,也可怜到了极致。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阿黛尔之所以如此迷恋平森,一方面平森确实有吸引女人的魅力,二是阿黛尔想仿效姐姐姐夫那样演绎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电影中一句经典的台词就表明了阿黛尔的心迹:“千山万水,万水千山,去和你相会。这件事,只有我能做到。”阿黛尔把爱平森得到平森作为此生最大的梦想去追求去实现。

但爱情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这么蛮不讲理,虽然阿黛尔拼尽了全力去爱平森,但就是无法得到平森相同的回应,平森反而利用阿黛尔离不开他的弱点,扎她的软穴,刺她的心尖。

无奈又下贱的阿黛尔,只能独自舔舐鲜血淋漓的伤口,等到伤口快愈合了,再把那颗赤诚、热烈而不设防的心作为礼物呈送给恋人,去接受他新的伤害。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瓦西列夫深深懂得单恋者的这种痛苦,他在《情爱论》里以饱含同情的笔调写道:“单恋仿佛是从内部烧尽了个人的精神力量,给个人造成看不见的深刻伤痕,引起痛苦的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是完全丧失了自信。……没有得到回报的爱情……也许是最最痛苦的个人悲剧。”歌德也说:“被拒之恋,如置身地狱之火中,我真想知道是否还有比这更令人愤怒和诅咒的事情?”

被平森拒绝的阿黛尔每天就如同生活在地狱之火的焚烧中,受欲火不能释放的折磨,遭爱而不得的煎熬,接受上帝最严酷的刑罚。

这个可怜而美丽的姑娘,最后终于抵不过这些痛苦的打击和摧残,躲进了疯癫的怀抱里,获得灵魂暂时的宁静,从而保护自己避免再受爱情的伤害!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 Part 03

「阿黛尔·雨果为何过度依赖爱情

阿黛尔本来富有写作的天赋,如果她身为男性,有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有社会的期望,有宽松的写作环境,那么她或许可以成为一位像她父亲那样举世闻名的作家,但是,身为女性的她,在成为作家的路途上举步维艰。

最主要的是来自她父亲的阻挠。

阿黛尔年轻的时候本来雄心勃勃地想写一部关于女性解放的书,但是雨果不但不支持她,还处处限制、打击她,不允许她出门,还经常审查她的阅读书目。虽然雨果为法国的自由解放而发声,但在生活中却是个保守、霸道的男人,他鄙视女权运动,瞧不起女性作家,所以,根本不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女权主义作家。

阿黛尔敬畏父亲,不敢和父亲作对,只好放弃写女性解放的书而写父亲允许写的日记。一代才女的非凡才华就只能用在记录生活的日记上,真可谓大材小用。天才的生长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严格限制!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芙曾在《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里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天才女性的毁灭:“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叫朱迪丝,具有惊人的天赋,那情形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她只能待在家里。她虽然像她哥哥一样充满活力、富于想象,而且同样渴望了解世界,但是她既没有被送去上学,也没有机会学会语法和逻辑,更不用说阅读维吉尔与贺拉斯的诗作了。

她有时会拿起一本书——也许就是她哥哥曾读过的——但没读上几页,她父亲或者母亲就会走进来,要她去补袜子,或者要她到厨房去看一下炖肉,同时还会告诫她说,女孩子不应该痴迷于书本。……有时,她或许还会躲在堆放苹果的阁楼上偷偷地写上几页,但写好后,不是默默地烧掉,就是秘密地藏起来。不久,到了她十几岁时,她就被许配给了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羊毛商的儿子。

她不答应,说她讨厌嫁人。……于是,在一个夏天的夜里,她悄悄收拾起属于自己的东西,从窗口挂下一根绳子,逃离了家庭。

她连夜赶路,去了伦敦。那时她还不到17岁,但才华出众——论音乐,林中的鸟儿也比不上她;论言辞,她和她哥哥不相上下;论想象力,她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和她哥哥一样,也对戏剧情有独钟。

于是她来到剧院门口,对他们说,她想当个演员。那些男人一听,便哈哈大笑,尤其是剧院经理,一个胖胖的男人,一边狂笑着,一边对她大声说,女人演戏还不如让卷毛狗来跳舞哩……既然她不可能当演员,还能做什么呢?不就是在酒馆里乞讨,或者半夜里在街头拉客吗?然而,她却是那样地耽于梦想,那样地渴望了解世人的生活,那样地渴望能将自己的天赋化为不朽的艺术。我们知道,她很年轻,容貌又出奇地像她哥哥,长着弯弯的眉毛和大大的棕色眼睛,而这,终于使某个叫尼克·格林的剧团老板对她动了心。她满以为就此可以发挥自己的戏剧才能了,但不久却发现,那个伪君子只是让她怀了孕。

接着——接着还会怎样呢?当一个女人的躯体里跳动着一颗诗人的心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她痛苦不堪,最后在一个冬天的夜里自杀了,尸体被埋在城外的某个路口,也许就是今天大象城堡饭店前那个公共汽车站所在的地方。”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阿黛尔的处境虽然不像莎士比亚的妹妹那么糟糕,但也比她强不了多少:首先,她不能自由的出门与各色各样的人交往,这就使她的眼界和视野受到了很大限制;其次,她不能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书,这成为作家的先决条件被剥夺掉了;再次,她不能自由自在地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这成为作家的最重要条件也被剥夺了。这些交往、看书、写作的自由都一一受到限制,纵然阿黛尔再有天赋再有才华,也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阿黛尔既然无法坚持自己的喜好,无法追逐自己的梦想,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爱情上,用爱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来寻找自己的人生乐趣。

对阿黛尔来说,也只有爱情这一条路途了,所以,她像众多女性一样,把爱情当成自己的唯一追求、唯一寄托,这也是女性痴迷于爱情的最主要原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里对此有详尽的分析:“千百年来,女性不仅始终以爱为与众不同的生活领域,还将之视为实现所有愿望的主要途径或唯一途径。在成长过程中,男性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们想要实现某种愿望,就必须要有所成就。女性则坚信:名望、快乐、安全都能通过爱,也仅仅能通过爱来获得。……这类人在恋爱时会陷入一种与众不同的危机,会充满苦痛地依赖着对方。”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对阿黛尔来说,生活的所有希望和寄托都来自于平森的爱情,平森给她一点小小的甜头,她会高兴许多天;平森给她一点小小的打击,她会流泪好多夜。这种寄托在爱情身上的快乐和希望注定是不能持久的,因为爱情本身就是昙花一现的。据爱情专家统计:爱情的保质期最长只有18个月,更何况,平森对她还没有产生热烈的爱,他只是玩弄阿黛尔的感情。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遭遇到这么一个男人,阿黛尔还有什么路可走?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失去希望、没有爱情的阿黛尔只能躲进疯癫里减少自己的痛苦。一个天才的女性就这样被家庭、社会和时代摧毁了,一个为情而痴狂的女性就这样被爱情夺走了理性和健康!阿黛尔的悲剧让每一个人唏嘘感叹,阿黛尔的悲剧也让我们每一个女性引以为戒!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 Part 04

「女性应该放弃对爱情的幻想

绝大多数女人,幻想着有朝一日有一个“白马王子”驾着祥云骑着白马拯救自己脱离平淡乏味的生活,从此过上幸福美满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生活。具有这种想法的女人,要么是受童话的影响太大,要么是中言情小说的毒害太深,根本不知道生活真实的样子。

生活的常态是由平淡组成的,轰轰烈烈的时刻是昙花一现的,风花雪月的甜美恋爱时光也是稍纵即逝的,人生的大多数时光是单调重复的。哲学家罗素曾在《幸福之路》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所有伟大的著作都有乏味的部分,所有伟大的生活都有无聊的时候。……一本从头到尾都是熠熠生辉的小说绝对不是一本伟大的书。除了极少数伟大的时刻,大多数伟人也不是一直生活在兴奋中的。苏格拉底会不时出席宴会,也一定会在毒参发生药效时十分享受自己的谈话,可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克珊西比一起平静地度过的。他会在下午散步,可能还会顺便见几个朋友。

据说康德一生从未去过故乡柯尼斯堡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周游世界之后,达尔文在家里度过了整个余生;掀起了几次革命之后,马克思决定在大英博物馆度过自己的余生。

总之,可以看出,生活平静是伟人的特质,他们的快乐不是外人眼里的那种兴奋,没有坚持不懈的工作是不可能有伟大的成就的,这种全神贯注和艰苦卓绝让他们几乎没有精力再进行更加刺激的娱乐活动了……”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多数女人,爱的并不是男人,爱的只是男人爱自己的感觉,爱的是男人对自己的关怀备至和体贴呵护,并且以为这种关怀备至和体贴呵护会维系一生,那女人是太天真了。

因为男人对爱的投入是有限度的,当高高在上的女神变成了日日相伴的老婆时,白月光也就成了饭黏子,朱砂痣也就成了蚊子血,男人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事业上,不会再把女人放到第一位。

而女人,则多数把爱情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为此九死而不悔,伤痕累累而不放弃。这就是男性和女性最大的不同,也是女性事业成就普遍不如男性高的主要原因。

火养先生也持如此的观点:“男性之所以在很多领域做得比女性出色,大概是因为男性对情感依赖没有那么强烈,且懂得及时止损、抽身,知道感情不应占据人生很多内容。”男人的目光多注视着自己的工作和学业,这些东西是自己能把握并且投入能产生回报的东西;而女人的目光多注视着男人和爱情,这些是自己不能把握并且投入并不一定能产生回报的东西,甚至有的时候投入过多会适得其反。

如此下去,女人怎么能不被男人超越呢?落后于男人的女人又怎么能赢得男人的爱慕、仰视和尊重呢?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这部电影之所以到今天仍能够打动人心,主要就在于它揭露出了女性的通病——为爱而痴,为爱而狂,为爱而不顾一切,为爱而尊严扫地,为爱而卑微如仆。

阿黛尔的悲剧是众多女性容易遭遇到的悲剧,阿黛尔的弱点也是众多女性身上都有的弱点。但愿在新的时代,阿黛尔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本期话题】你觉得女性为何痴迷于爱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简介

母华敏,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女性婚恋和电影改编研究,曾在“今日头条”开设“女性婚姻爱情面面观”等栏目。另开设有公众号和博客“予心安处”。出版有《电影精品鉴赏》《长城影视》《高校影视教育调研与对策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王安忆创作简论》等书,发表论文20余篇。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本文主播简介

简宁

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本期插图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美艳无双的文豪小女儿,一生苦追一男子,为他挥金如土,供养情妇,本应成为作家,却为爱精神失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