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熱電製冷

1834年法國物理學家帕爾貼在銅絲的兩頭各接一根鉍絲,再將兩根鉍絲分別接到直流電源的正負極上,通電後,發現一個接頭變熱,另一個接頭變冷。這說明兩種不同材料組成的電迴路在有直流電通過時,兩個接頭處分別發生了吸放熱現象。這便是有趣的帕爾貼效應,也是熱電製冷的依據。

不久以後人們發現純金屬的熱電效應很小,若用一個N型半導體和一個P型半導體代替金屬,效應就大得多。接通電源後,上接點附近產生電子空穴對,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向外界吸熱,稱為冷端。另一端因電子空穴對複合,內能增加,溫度升高,並向環境放熱,稱為熱端。一對半導體熱電元件所產生的溫差和冷量都很小,實用的半導體制冷器是由很多對熱電元件經並聯、串聯組合而成,也稱熱電堆。單級熱電堆可得到大約60℃的溫差,即冷端溫度可達-10~-20℃。增加熱電堆級數即可使兩端的溫差加大。但級數不宜過多,一般為2~3級,如果過多,散熱不及時,很容易導致元器件的燒壞。

神奇的熱電製冷

半導體熱電元器件

因為半導體熱電製冷具有無噪聲、無振動、不需製冷劑、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且工作可靠,操作簡便,易於進行冷量調節。但它的製冷係數較小,電耗量相對較大,故它主要用於耗冷量小和佔地空間小的場合,如電子設備和無線電通信設備中某些元件的冷卻;有的也用於家用製冷器,小冰箱,飲水器等等。

神奇的熱電製冷

總之,熱電效應不僅可以製冷還可以制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某寶上看看,自己動手做一個小的冷熱飲水器,或者DIY一個小型熱電熱氣球,溫差發電機等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