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农资人实战对策:理性回归、转型聚焦、农服整合、适者生存

2019年的农资行业可谓是“一波三折”,好戏不断,价格战、整合、特肥、农服、跨界、新营销、土地流转、尿素期货等等相关字眼让人眼花缭乱。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游原料经历了过山车似的疯狂,响水事件进一步推波助澜,行业原料炒向了新高。而这也导致这几年来的农资产品价格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不论出厂价如何,似乎各地农资商、经销商在抓住溺水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所谓大乱大治,有起有落,2019年也正是亲耕田发展的第十个年头!2020年1.16-1.17日在亲耕田宿迁总部举办了亲耕田·小康年—乡村振兴·农业全产业链生态服务平台暨亲耕田十周年庆典,亲耕田C2F农资零差价全产业链模式已经熟悉,正在服务9个省的种田大户,似乎为现今停滞不前的农业现状打开一条新的道路!

近几年,整个农资行业呈以下趋势:


一、行业洗牌、整合并购加速。

2019年行业并购整合眼花缭乱,行业巨无霸开始出现,开磷、瓮福合并成贵州磷化集团,拜耳收购孟山都,安道麦收购辉丰农药业务,UPL收购燕化永乐,利民股份并购威远生化等等!

而这一些说明了什么,不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要么慢慢被挤出市场,要么慢慢走向死亡,农资行业的寒冬季已经到来~

而亲耕田早在十年前就已预测到这一现状的到来!十年间,亲耕田不断整合上下游资源,率先提出C2F农资零差价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亲耕田将田联网、企联网和家联网联合起来,整合上游农资企业、下游农业产品企业和服务企业,以农资集采为切入点,为种植户提供零差价的产前、产中、产后综合生态服务平台,解决了种植大户生产成本高、效益低、销售困难等问题。大户们只需要按种地面积缴纳会费便能享受到“农资零差价并配套农业保险、金融贷款、种植指导、订单农业托底收购等福利”。

明年农资人实战对策:理性回归、转型聚焦、农服整合、适者生存


二、常规产品价格透明,利润降低,价格战依然激烈

大宗农资产品定价权进一步由上游资源型企业掌控,常规配方产品价格竞争愈加激烈,愈加透明,常规复合肥尿素化,常规农药配方透明化,中小企业想要在常规产品上切割利润会越来越难。

明年农资人实战对策:理性回归、转型聚焦、农服整合、适者生存

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农资行业的萧条现状,可以说,2019年是农资人最难熬的一年了,而接下来的2020年,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将有一部分农资商特别的乡镇经销商将会失去市场,大部分县级经销商开始慢慢转化为服务商!


亲耕田打造C2F农资零差价模式,把农资直接以出厂价提供给种植大户!亲耕田以“零差价”农资采购降低成本,同时配以“良种+良方的农作物生产套餐和作业流程”的标准化五环种植模式,提升亩产,最终让会员增加收入;在这过程中还联合县乡级农资经销商、城市合伙人转变过去单纯销售身份,变为农业服务商!


三、上游原料理性回归,行业操作节奏趋向正常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互联网时代价格信息量及时透明化,仅靠炒作原料行情难以持久上行,上游原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促使下游渠道采购更加理性,导致用药用肥时间越来越集中,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增大。

上游原料价格的理性回归,有利于行业操作节奏趋向正常,有利于下游提前采购冬储。


四、特种肥料市场红利来临,国外特肥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近两年的行业两会已经演变成特肥会,截止2019年12月,农业部共登记特肥证件21505个,复合肥龙头金正大及其子公司已登记特肥证件42个,成为登记特肥证件最多的企业之一。经“双减”政策引导和企业多年推广验证,特肥使用进一步成熟,容量逐年递增。国外特肥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有机水溶肥、腐植酸肥、专用肥、功能性肥料、土壤修复剂等特肥大行其道,前景看好。


五、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特肥产品问题居多

农业部现已明确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非法添加农药、调节剂等属违法行为。

2019年农业部重点抽查特肥,其合格率远低于复合肥,特肥产品如有机肥、菌肥、叶面肥已成为行业制假售假的重灾区,夸大宣传,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现象层出不穷,预计后续特肥抽检更加频繁和严格。

这一现象尤为值得种植大户们警惕,很多不合格的肥料被各级经销商们推送给各地种植户,打着各种旗号,扯虎皮拉大旗,却不知这是给当下日渐黄昏的农资业带来怎么样的打击!

亲耕田整合国内外最优质的上下游企业,把最好的、质量过关的好产品带给种植大户,让种植大户放心使用,好产品好质量才能用的放心!


六、大田区土地流转、托管进一步加快

传统大田区域土地流转、托管进一步加快,结合中国国情及流转速度,未来十年中国土地流转趋势会呈现“6-1-3”形式并存发展,即60%左右土地流转面积在100-500亩之间在适度规模种地大户,适度规模种田大户将成为流转的主流力量;10%左右土地流转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超级大户和企业承包户;30%左右的散户,散户将在一定阶段内长期存在。

为拓展市场,提升增值服务,全国各地农服公司、农业产业化公司进一步增多,行业分工、农化服务愈加明细。

2019年已经远去,毋庸置疑,2020年的农资市场会更加困难,行业洗牌与融合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受环保、产能、农产品价格、国际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农资行业低增长、负增长、不增长将成为常态化。

随着土地流转,种植大户不断出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产成本上涨较快,如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的增加,导致种粮收益不稳。

二、一些机械设备不够先进,生产效益收到影响。

三、种植面积大,投入大,相比传统农户种植风险大。

四、种植成百上千亩土地,种植大户投入较多,资金压力较大,缺乏持续投入能力等等。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这些困境和问题,直接影响种粮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种粮收益,也制约了农业发展。


如何帮助种植大户解决上述问题,对许多农业从业者都是一次挑战。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谁帮助大户们解决问题,谁就能得到大户的认可,顺应时代发展并能在农业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

江苏亲耕田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10年农业从业经历中针对种植大户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摸索,并在2015年探索出一套创新服务模式——亲耕田C2F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让大户成为会员抱团取暖,平均一位大户种地每亩节约50——200元,并以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托底收购,大户种植少花钱,收获多挣钱!


未来的农资市场如何应对?

理性回归、前景看好、转型升级、瘦身聚焦、服务增值、整合资源、适者生存


一、原料理性回归,上下游联合协作是必然。

当前上游原料价格步入下行周期,常规化肥去品牌化、复合肥尿素化,利润进一步透明,上下游生存都相对艰难,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冬储将遭遇严峻挑战,上下游协同作战,抱团取暖,一体化发展将成为诸多企业新的战略选项,农资价格走势步入正常化、合理化是行业幸事。

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行业门槛的提高,农资行业会愈来愈规范,此举更有利于正规企业、大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快速发展。传统大肥用量减少是必然趋势,但特肥及新型肥料的推广跟进又扩展了无限市场,长久来看,中国农资市场整体良性向好,前景可期。

亲耕田模式是一种新型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农资集采零差价F2C模式,将传统“农资产品赚钱+服务免费”方式转变为“农资产品不赚钱+服务收费”。亲耕田将田联网、企联网和家联网联合起来,整合上游农资企业、下游农业产品企业和服务企业,以农资集采为切入点,为种植户提供零差价的产前、产中、产后综合生态服务平台,解决了种植大户生产成本高、效益低、销售困难等问题。大户们只需要按种地面积缴纳会费便能享受到“农资零差价并配套农业保险、金融贷款、种植指导、订单农业托底收购等福利”。

明年农资人实战对策:理性回归、转型聚焦、农服整合、适者生存

二、转型升级,专注聚焦,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扪心自问,作为企业和经销商,你究竟销售的是什么?是产品?价格?奖品?客情?品牌?技术?方案?预防?治疗?服务?究竟哪方面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是用户,你愿意购买你销售的产品?

受中国农资市场的区域性、分散性、复杂性及“三缘”(地缘、人缘、血缘)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专用产品、功能产品、定制化产品、作物经理、单一作物解决方案时代来临。针对中小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应结合自身定位,优劣势、发掘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聚焦某个细分作物或区域市场深度发力,做局部区域做到一米宽一千米深。做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专的地头蛇是打败竞争对手的致胜法宝,即使等到被整合的那一天,你做到最优秀、非你不可替代,大鳄也只能整合你。

未来的农资行业,一定是带着服务性质的服务商,一些只有销售性质的零售商将会慢慢消亡!亲耕田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生态服务平台,将是农资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脚踏实地,回归原点、产品品质与农化服务并重。

随着大户时代的到来,大户对农药种子特肥的品牌依赖越来越强,对工业化的传统大肥品牌依赖越来越弱,大户为什么对大肥的品牌依赖减少?其根本原因是产品力、实际价值和品牌力不匹配。化肥是生产资料,不是奢侈品,作为最贴近市场化复合肥企业,更要脚踏实地,加快新型肥料研发,提升产品内涵和效果,给予用户最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在任何时期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都是企业成长的源动力,产品力是驱动增长的第一要素,农资市场不缺产品,缺的是有产品力、有效果的新产品、好产品。所谓供大于求是宏观层面的基本判断,但在微观层面,好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好产品自带“流量”,再好的营销都解决不了产品力本身的问题。

农化服务是多年老生常谈的问题,核心是服务如何落地,谁来服务,当前的队伍能不能做服务?农化服务是销量提升最好的助推器,多数企业的业务员仅仅是销售推广员,无法承担农化服务的职能,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管理错位,重销售轻农化,重销量轻服务,没有相应的指导、监督、培训、激励措施,多数业务员不会干,不愿干,不想干。

五、整合资源赢天下,借力用力创未来

屌丝逆袭的楷模汉高祖刘邦曾说,我做策划写方案不如张良,做管理搞后勤不如萧何,开客户打市场不如韩信,但哥能整合三个职业经理为我所用,这是我当老板做大的根本原因。整合资源的境界并不在于你对资源的掌控,而在于你的资源整合能力,大户时代到来及经作大基地用户的快速崛起,多数企业单方面的产品服务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快速弥补企业自身短板的最佳手段是跨界整合,为我所用。

明年农资人实战对策:理性回归、转型聚焦、农服整合、适者生存


迄今为止,亲耕田先后与国内外一线品牌20多家上下游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均为国内外一线企业品牌,旨在为联合农场会员提供最优质的农资商品!目前,亲耕田模式已经辐射包括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等9个省,在将来,亲耕田模式会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覆盖全国!


至今,亲耕田有效帮助400多万亩会员降低农资集采成本4000万;帮助会员合计销售粮食100亿斤以上、完成销售收入10多亿元;小麦水稻玉米等订单30多万亩,带来增收5000多万元;提供农业生产经营贷款近10亿元,构建上下游资源的共赢对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闭环,实现降本增效,增产增收,帮助农户种好地、卖好粮!


可以预见,未来的农资市场会越来越难,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仰望星空面对未来,相信我们的农资人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亲耕田打造C2F农业全产业链生态服务平台

让农民种地更轻松,让农民种地省事又赚钱!


亲耕田——

让农民更富裕、让市民更健康!

打造让作物和人类共同健康农业全产业链!

关注亲耕田(公众号:qgt008),关注未来农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