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破產》做好四件事 輕鬆享晚年

《老後破產》做好四件事  輕鬆享晚年

01《老後破產》寫了什麼?


《老後破產:所謂“長壽”的噩夢》是由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編著的書籍,是錄製組採訪眾多案例老人的全記錄。全書以“金錢問題”為主軸,揭露了破產的日本老人在居住、生活、醫療、人際關係等領域面臨的各種真相,深刻揭露了日本年齡化社會產生的種種養老問題。


建築公司老闆的妻子在獨子過勞死、丈夫病逝之後,無所依靠,有病不敢看,每一分錢都計算著花;寵物店老闆關掉店鋪專心護理重病的母親,母親去逝後他無法再次就業,只能賣掉房子來維持基本生活;中年失業的孩子,仰賴雙親的養老金過活,最後兩代人一同破產……

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為什麼還會“老後破產”?重要的是,每一位老人,年輕時都像你我一樣認真工作,積極儲蓄,善良樂觀,卻沒想到老後生活竟然如此孤獨辛苦,甚至失去求生的慾望……


在中國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富裕且長壽。雖然日本是最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但憑藉政府優厚的財力,解決適齡老人的養老問題應該不是難事,但是書中記錄的淒涼情節卻遠超想象,觸目驚心,讓人不能不認真思考。


《老後破產》做好四件事  輕鬆享晚年


02屬於人個選擇又無可奈何的“老後破產”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健全的生活保護制度,即每月生活費用不滿規定標準的時候就可以申請,申請後看病可以全款免費。這裡要劃下重點:享受生活保護制度的前提是必須沒有存款、房產等大額財產。

日本是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的國家,孤身生活的老年人中大約有二三百萬沒有接受生活保護,他們中的大多數在城市生活,並能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其中有的老人有存款,有的老人有房產,也有的在租房。但是,他們一旦生病,或年老到需要人照顧,為了交付醫療費和護理費,他們就必須縮減生活開支,即便縮減到不能再縮減的地步,也無法避免存款一點一點減少。終有一天,老人的病情會加重,甚至臥床不起。到那時,不接受上門護理或治療是無法活下去的。若無法獨立承擔這些費用,就要接受生活保護,最後將無一例外面臨破產……

在這些老人沒有接受生活保護之前,他們要獨自面對的辛酸、他們每日的孤獨寂寞、他們細數經濟一天比一天窘迫的焦灼,這些,不身歷其中,想必難以體會真正滋味……


《老後破產》做好四件事  輕鬆享晚年


03避免“老後破產”要做好四個準備

中國也正在步入老齡化時代,東北三省人口的老齡化速度併不併比日本慢。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既要照顧父母,又要養育孩子,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自身的晚年又在迫近。 “只靠養老金生活不下去”,“拼命工作也得不到回報的晚年” ,“沒想到,竟會是這樣的晚年!”……日本老年人年經時沒想到的,我們其實也一樣沒想到。


未來不可知,如果你認為自己絕不會“老後破產”,那未免太過樂觀,因為未來永遠都是未知,現在還在工作的人們,終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成為老人;現在還精神飽滿的老人,終有一天會需要他人的幫助。不要覺得老後破產只是日本的問題,全球經濟衰退、物價上漲,年輕人就業困難,生育率下降……樣樣跟我們息息相關,為避免成為“老後破產”的預備軍。從個人角度講,年輕時就要做好四個準備:


一要努力賺錢。不應該滿足於只交納養老金,以為交納了養老金就萬事大吉。養老的事不能只靠政府,政府保障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醫療保障也不是全額報銷,一旦生了大病,如果沒有額外的商業健康保險,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保障,普通百姓還是難以應付。而要消除這些後顧之憂,只能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


二要買房防老。有地方住可以降低生活成本。雖然《老後破產》這本書舉了很多反例,但那是和日本的社會保護制度有關,中國人歷來有房子情結,這完全沒錯,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無關一線二線還是四線五線,房子不管大小,有了房子,才有家的味道,老了才有歸宿感。


三要養兒防老。中國少子化已經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因素,國家提倡二孩政策,正當其時。家庭人口增多,可以使現金流的來源多樣化,也可以增大現金流的量。而單身人士、丁克家庭、獨生子女家庭顯然沒有這方面優勢。


四要學會理財。不管賺多賺少理財不可少,理財是一項可以習得的技能,這項技能在工作後就應該及時學習實踐,提前準備,使錢增值。在年輕的時候,在退休後仍能工作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停止創造收入。中國人願意早早地就享受退休生活,這當然是我們國家進步富裕給百姓創造的條件,但做為個體,我們還是應該轉變觀念,日本老人70歲工作的非常多,其實從另外角度講,老人工作對身體精神也有好處,前提當然是自願。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有大把的時間,老年生活彷彿遙不可及,我們把時間給了工作,給了孩子,給了娛樂,維獨忽視了未來的衰老,沒有準備的老年生活是難以想象的,那麼,能否用我們所有的奮鬥,致我們終將面對的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