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常思冥想慕木蘭,香氣襲人在梨園。"

梨園名家常香玉在臺上演繹眾多經典劇目,贏得眾多戲迷的追捧。她一生對藝術執著追求,並將戲曲發揚光大傳承後人。

常香玉與梅蘭芳同樣在我國戲劇界有很高的名望。可惜僅梅葆玖先生一人繼承梅蘭芳的衣缽。

而常香玉有二女一子,其中長女常小玉和次女陳小香都繼承她的衣缽。常香玉還有一個孫女是大家所熟知的戲曲藝術家小香玉。

出身戲曲名家,成就不凡

小香玉原名叫陳百玲,1965年出生在河南鄭州。自幼生長在梨園世家的小香玉對戲曲尤為熱愛,她自小就格外崇拜常香玉,時常跟隨在常香玉身後學習豫劇,久而久之的耳濡目染,小香玉將豫劇表演得模有樣。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小香玉常借常香玉的名號在校園中享有特權,當時住宿時學生們都輪流洗襪子,每回輪到小香玉洗時她就耍賴不洗,大家見她是常香玉的孫女也不敢有半點怨言。

小香玉上學時喜歡調皮搗蛋,可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秀,有時弄得老師哭笑不得。她身體柔韌性極好,常香玉對她寄予厚望,期望有朝一日能繼承她的衣缽。

果然,小香玉聰明伶俐又刻苦耐勞,在圈中名氣越來越大。後來她憑藉優秀的戲曲作品名聲斐然,收穫一大批忠實粉絲。

作為常香玉後人,小香玉能得到常香玉的真傳可謂非常幸運。實則小香玉並非常香玉的親孫女。

一生為戲曲獻身,親授技藝給後人

常香玉原名叫張妙玲,1923年出生於河南省鞏縣,9歲隨父學藝,後拜翟彥身、周海水為師。隨後改名為常香玉,隨義父姓。

10歲登臺,她把一生都獻給藝術,更希望自己後繼有人。

她嫁給丈夫陳憲章時,陳憲章已有一子陳金榜,常香玉對繼子陳金榜視如己出。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陳金榜長大後娶常香玉的徒弟為妻,婚後生下一女,此女正是小香玉。出乎意料的是,常香玉格外疼愛孫女小香玉。

雖小香玉不是自己的親孫女,可小香玉與自己的秉性如出一轍。在常香玉眼中,小香玉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尤其在豫劇表演上非常有天賦。

她決定收小香玉為徒。小小年紀的小香玉欣然答應,便跟隨常香玉專心學習豫劇。在常香玉的精心教導下,小香玉在1980年出演《花木蘭》一炮走紅。

常香玉給她改名為"小香玉",意在希望小香玉能如自己那樣將常派豫劇發揚光大,並強烈要求小香玉日後能將《拷紅》《白蛇傳》《花木蘭》三個曲目頻繁呈現給廣大戲迷。

小香玉許下重諾表示願遵守與常香玉的約定,常香玉遂把小香玉接到家中親自傳授,可小香玉童心未泯受不了管制半夜逃離常香玉的家。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常香玉不肯就此作罷,她對小香玉更是嚴格要求,小香玉每部戲都會得到常香玉的細心點撥。

功夫不負有心人,小香玉在若干年後成為家喻戶曉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此時的她不忘初心仍積極為豫劇的傳播四處奔波。1994年,小香玉拿出數十萬元的積蓄創辦中國首所希望藝術學校。

起初小香玉確實懷有感恩之心,謹遵常香玉的教誨,專心藝術,積極發展常派豫劇。畢竟在眾多藝術家中她的唱功不是最優秀,開始確實有藉助常香玉扶搖直上,一是她是常香玉的親傳弟子;

二是她的藝名與常香玉的藝名僅一字之差,並由常香玉親自賜名,聽到她的藝名人們自然而然想到常香玉。

祖孫兩人的觀念發生分歧

起初常香玉大力支持孫女,她甚至帶病奔赴山西為孫女的辦學行動四處奔波。常香玉身體力行足以可見她對小香玉甚是滿意。

可僅數年時間,常香玉發現自己最疼愛的孫女小香玉已不同往日,小香玉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從1997年,常香玉發現小香玉上臺表演的豫劇不再純正,中間加入舞蹈和武術等新鮮元素。小香玉的表演雖贏來眾人的喝彩,可其中多少有憑藉常香玉博人眼球的成分。

常香玉對小香玉頗有微詞,她認為小香玉表演的豫劇與"純粹常派豫劇"差距越來越大,完全是有背自己的初衷。

常香玉思索再三,她不想小香玉任性妄為下去。於是她忍無可忍當面質問小香玉。面對繼奶奶的追問,小香玉解釋道:"時代變了,您那一套不吃香了,豫劇也得與時俱進。"

原來轉眼多年,祖孫倆人的代溝如此之深,常香玉堅持"常派豫劇"絕對純粹,而小香玉卻認為豫劇與時俱進方可長遠。

兩人堅持己見互不退讓。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一直都保持純粹,這與常香玉這類藝術家的苦苦堅持分不開的。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常香玉試圖想把"誤入歧途"的小香玉拉到正道。可多年後,小香玉未出演一部傳統的豫劇,這讓常香玉大為震怒。

她請來律師,擬定《關於撤銷小香玉稱號的決定》,她不希望孫女利用小香玉這個藝名來爭名奪利。

在極度失望下,常香玉才迫不得已通過法律手段收回小香玉這一藝名。常香玉仔細閱讀完該決定後掂量再三才慎重地簽下自己的大名。

直到臨終前,常香玉都對小香玉不能釋懷。可小香玉仍在公共場合使用小香玉這一名號,律師稱這不是侵權。

常香玉已收回小香玉這名號,孫女仍以小香玉自稱,律師:不是侵權

不得不說小香玉確實有負繼奶奶的期望。雖時代不同,兩代人存在著觀念的不同,長輩想收回名號,作為晚輩的小香玉應遵從她的心願。

除開小香玉這一藝名,還可用其它藝名代替,至少常香玉生前所願可了,前去弔唁時也有所交代。戲曲終是藝術精髓,再改變就不倫不類。常香玉的此舉也有自己的道理。

文/史海觀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