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真實病例分享:

37歲的山東淄博籍男子王某,半年多前出現不規則的頭痛,主要位於左側太陽穴部位,偶爾會夜間疼醒,去個體診所就診,懷疑其為“神經性頭痛”,給予口服止痛藥物後,頭痛症狀減輕。

但是近半個多月以來,出現了頭痛症狀加重,嚴重時整夜無法入睡,並出現了右側肢體的麻木,走路時,感覺右腿變短,視力也變得模糊。後來去當地和省城三甲醫院就診,經顱腦CT檢查,確診為丘腦部位的膠質細胞瘤。

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頭痛和腦部CT片

因腫瘤部位特殊加之經濟條件所限,無法進行手術治療。自確診之日到不幸離世,僅僅半個多月。

這是筆者接診的一位病人,今天凌晨剛剛去世。筆者對此也感到非常惋惜。

希望朋友們,能對這種比較常見的腦部腫瘤能有所認識。

膠質細胞瘤是什麼?

膠質細胞瘤來源於神經上皮,腦的膠質細胞瘤則是由腦組織的膠質細胞癌變所產生的惡性腫瘤,也稱為腦癌。其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50%左右,因為膠質細胞瘤沒有包膜,和正常腦組織分界不清,而且生長速度較快,所以手術難度大、死亡率高,多數病人會在半年內死亡。

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腦瘤

顱內腫瘤的發生率雖然較其他部位的腫瘤為低,但是一旦發生,因其部位特殊,所以死亡率極高。據相關的臨床病例統計資料顯示,腦膠質細胞瘤是34歲以下腫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歲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頭部出現三異常,多提示顱內腫瘤病變,必須引起重視,早檢查莫耽擱。

第一個異常:頭痛。

頭痛是眾多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日常的感冒、發熱、失眠都可以引起頭痛,另外腦卒中、精神緊張、受涼後也可導致頭痛。

對於年輕患者出現的頭痛,往往不會考慮顱內病變所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但並不是因為年輕,就不會得重病。如果頭痛反覆發作,口服藥物效果不佳,並且出現了逐漸加重的趨勢,還不能指出明確的部位,則需要引起重視,這很可能是顱內壓增高引起的。

顱腔是一個密閉的腔隙,其容積約為1400毫升,而且這個容量對於成年人來說,是恆定的。如果顱腔內的內容物增多,比如發生了腫瘤或者出血,就會導致顱內壓增高,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頭痛,而且多伴有頻繁的嘔吐。

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腦顱

第二個異常:眼球凸出。

在臨床上,也有較多的疾病會引起眼球的凸出,如甲亢導致的浸潤性突眼,眼球和眼眶內的腫瘤等,青光眼病人,因為眼壓增高,眼球堅硬,也可出現眼球凸出的情況。

對於顱內腫瘤導致的眼球凸出,主要為顱內壓增高和腫瘤組織的壓迫擠壓所致,這種凸出因為逐漸發生的,病人往往不能自己察覺,而且多伴有視力下降或者視物重影。

如果是出現了視物重影的情況,則要引起高度重視,很可能是腫瘤壓迫所致。

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重影

第三個異常:流口水。

幼兒因為唾液腺的發育和吞嚥功能不健全,常常出現流口水的情況。成人如果出現流口水,特別是清醒的狀態下,則很可能是面部的肌肉功能失調引起的,首先考慮神經方面的病變。

顱內腫瘤發生的早期,和輕微的腦血管疾病的表現類似,也可以出現流口水的情況。主要是腫瘤組織侵犯或者壓迫了相應的大腦組織引起的。

有些病人可能沒有流口水的症狀,而是表現為肢體的麻木和活動不靈,需要綜合臨床表現來進行判斷。

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寶寶流口水

對於大腦腫瘤常用的檢查方法主要有:CT、磁共振、腦血管造影、腦電圖檢查等,現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很先進,診斷早期的腦瘤並不困難。

保護性醫療制度,是否增加人文關懷值得考慮。

我國現在普遍執行的是保護性醫療制度,特別是一些重大疾病,比如癌症。因其威脅到生命安全,並明顯縮短病人的生存時間,為了樹立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打擊其生存慾望,往往會對其進行保密,僅與家屬進行溝通。

37歲男子腦瘤確診半月後去世,頭部出現三異常,早檢查或可救命

終點

國人普遍“怕死”,所以這種制度安排和國外有所不同。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導致病人在清醒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可能隨時失去生命的現實,等病情加重,出現意識障礙的時候,也就沒有告訴他的可能和必要,而糊里糊塗地死了。

死亡是每個人必然的歸宿,不分高低貴賤。

臨終前每個人應該都會突然感覺有一些願望還沒有實現,有些話還沒有和親愛的人說。如果能告訴病人,他的生命已經以天或者小時計算,來日無多,能讓他在清醒的時候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夙願,也許比隱瞞他的病情至死更讓人感受到人文的關懷。

您說呢?

毛醫生在線,專業服務大眾健康,瞭解更多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