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曹驩」甲A外援不听话?训练场上“踢”他们

2019年11月,上海嘉定城发博击足球队在西安2比2战平西安大兴队,从而以两回合4比2的总比分,成功挺进新赛季的中乙联赛。这是除上海绿地申花、上海上港以及上海申鑫外,沪上足坛迎来的又一支职业联赛。

在西安比赛的场边,有不少球迷为一名客队球员欢呼着,那就是曹驩。1983年出生的他曾效力于上海中远,并且跟随球队前往西安,重情义的西安球迷从来不会忘记 “自家人”,而这一声欢呼,也把他的记忆,带回到当年的岁月里。

「专访曹驩」甲A外援不听话?训练场上“踢”他们

效力西安时的最后一年,曹驩在伤病中度过,训练中和李毅的一次对抗,致使膝盖内侧副韧带断裂。受伤之后他几乎缺席了一整个赛季,这段时间里,球队从教练到阵容也发生不小变化。

伤好之后没多久,他就加盟了中甲湖南湘涛,“毕竟长时间没有比赛,新教练也不熟悉你,那个时候结婚了又有了房贷,简单来说,如果没有比赛可踢就等于没收入了。”

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次受伤也成为曹驩 整个职业生涯的转折,不过时至今日,他从来没有责怪过李毅,“踢球嘛,也正常,我们那个时候的训练和比赛,节奏与强度都很厉害。”

「专访曹驩」甲A外援不听话?训练场上“踢”他们

还有一些小故事,足以说明当时那个年代的足球氛围,“以前甲A时期的外援质量也不错,别的不说,我们队的奎瓦斯就很出色,当时转会费人民币1000万过来的,算是重金加盟了,还有阿尔希诺,他因为脚上有伤,很多时候一个星期只练两天,但是上了球场还是随便踢。”

“我记得那个时候去日本拉练比赛,很多巴西人看到他都很尊敬,他在巴西的俱乐部效力时,小罗也曾是他的替补,若非受伤应该也不会来中国踢球。当时大多数外援过来之后,都非常投入,融入方面也没有问题,甚至于在训练场上要是他们不听话,中国球员也会‘踢’他们,场下他们也很客气,归根结底当时的收入差距不像现在这么大,技术能力上来说,本土球员虽然没他们出挑,但也不至于说不能踢,这样一来互相配合就更加顺畅一些,不像现在,基本上每支球队都是老外在带着本土球员踢,身价层面更没得比......”

曹驩说,现在一有时间,他也会看一些中超比赛,要说传统南派打法,可能也只有在上港身上才看得到一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踢球的人少了,反倒是人们对足球的追求不像当初那般纯粹与热枕。

“以前没有特点上不了一队,现在稍微出挑一点就可以上一队。对年轻球员来说,轻轻松松达到千万身家,拿着百万甚至千万年薪,容易失去追求和目标。当时来说,大部分球员还是一步步上去的,更加明白积累和珍惜的意义吧,当然,这些也并非完全是球员本身的问题。”

每次看到曹驩,小他三岁的毛剑卿总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老队员,依然对足球怀有梦想!”

用曹驩自己的话来说,虽然没有去过国字号,虽然只是生于1983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段,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影响他对足球的热爱与不舍,“有时候我老婆会和我说,别踢了吧?可我扪心自问,不踢球要立刻转型的话,我应该去做什么?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放下足球,但至少不是现在,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踢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