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黨唯一見過列寧的黨員,入黨時間早於建黨,授銜大將卻直接拒絕

我黨唯一見過列寧的黨員,入黨時間早於建黨,授銜大將卻直接拒絕

1921年7月,嘉興南湖上飄著一葉扁舟,舟上圍坐著十餘人,他們剋制住激動的情緒,在這無名小舟上宣佈了黨的成立。殊不知有個三十出頭的中國小夥子,在一年前就於上海加入朝鮮共產黨,被後人稱為“入黨比建黨還早的革命家”。此人便是王維舟。雖然歲月變遷,今人大多對這名字倍感陌生,然而但熟讀黨史的人卻都是把他烙刻心中,不敢忘懷。


王維舟,生於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本名王天楨,或是當時的局勢不容他“天真”,故改名維舟。王維舟同志祖籍四川清江,戰亂與生活上的窘困使他很早就受共產主義影響,中共未成立前便已加入朝鮮共產黨。中共成立後,他熱淚盈眶,似是見到了振興中華的曙光,立即遞交了入黨申請,隨後組織召開會議,將王維舟的組織關係從朝鮮共產黨轉入中國共產黨。就這樣,他成為我黨中資格最老的黨員,還是唯一見過列寧的老布爾什維克。


毫不誇張地說,王維舟同志是真正的老革命家。論“老”,他雖與主席都享年83歲,實際上卻比主席大上六歲;論“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年紀輕輕的王維舟就已投身於四川“保路運動”中。雖遭清政府鎮壓,但王維舟沒有氣餒,於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10月與好友冉崇根、石體元等在四川組織青年義軍,成功打下縣城,以響應“辛亥革命”。同年12月2日,王維舟帶領義軍成立東鄉軍政府,任警備隊長一職,時年24歲。相比之下,同樣是早期便投身革命的朱老總,此時還在滇軍任司務長一職。


王維舟一戰成名,在軍中一路高升,然而由於舊軍隊中充斥著腐朽不堪的氣息,王維舟最終在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捨棄一身榮譽,丟掉一身包袱,如曾經改名一般決絕,離開了舊軍隊,向上海出發。可以說,上海是一座給了他新希望的城市,他在上海的這段時期,對共產主義著迷不已,抓住機會加入朝鮮共產黨。同年,為更好地瞭解共產主義思想,他親赴蘇聯學習。誰也沒有想到,在這趟學習之旅中,他有幸見到了列寧同志。1921年,王維舟抱著極大的熱情啟程回國。在北京,他與好友吳玉章同志共同組織了赤心社,宣傳馬列主義,組織募捐救災。在中共正式成立後,他如願轉入中共。


1923年,王維舟回到四川並主持成立了共產主義組織,向百姓、青年等宣傳共產主義,他曾組建的川東遊擊軍成為了後來武裝起義的重要力量。1933年,川東遊擊軍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此後川東遊擊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33軍,王維舟同志任軍長。全面抗戰爆發後,王維舟臨危受命,任八路軍129師385旅副旅長,後任旅長兼政委。解放戰爭期間,王維舟又出任西北軍區副司令,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黨唯一見過列寧的黨員,入黨時間早於建黨,授銜大將卻直接拒絕


其實,論資歷、輩分和戰功,給王維舟授銜上將絕不為過,若是考慮到川東遊擊軍曾對敵人造成過重大打擊,就算是授銜大將恐怕也絕無一人敢提出異議。然而就在軍銜評定徵詢個人意見時,王維舟卻主動放棄。雖然眾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組織上尊重了他的意見。十年動亂時期,王維舟已是八十高齡,但他依然義不容辭,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老同志,在多方之間奔波斡旋,最終積勞成疾,於1970年1月10日遺憾病逝。縱觀王維舟同志的一生,乃是為革命而不懈奮鬥的光輝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