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時隔兩年,福特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連結成盟一事終於落定。從2018年的諒解備忘錄,到去年7月雙方聯合官宣,再到今年6月10日正式簽約,福特&大眾終極合作最終落實到案。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簽約內容和之前官宣所提基本一致,商用車、電動化以及無人駕駛三大領域,成為福特和大眾之間聯姻的絕對紐帶。


兩家公司均表示,期望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加速產品更新換代,開展創新科技合作,更好地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實用且多樣化的車型,為現有和未來的客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從此次合作的內容來看,未來將會在電動車和智能化領域有更多新的探索。但大眾集團與福特汽車此次的戰略聯盟不會涉及兩家公司之間的交叉持股,雙方仍將繼續在全球市場上通過競爭共促發展。


汽車巨頭相擁取暖


在汽車領域,國際大廠間的合作是推動彼此前進最行之有效的方案。這種合作屢見不鮮,比如日產-雷諾-三菱聯盟、奔馳與寶馬的聯合,又或是如今福特與大眾在皮卡商用車、新能源領域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深度合作。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在美國,福特的皮卡業務一直戰績彪炳。過去的2019年,福特兩款皮卡分別躋身TOP 10,其中近90萬輛的F系列更是爆款中的爆款。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而作為雙方的資源互換,福特將提供皮卡平臺,大眾Amarok系列中型皮卡將在2022年,由福特汽車基於福特Ranger平臺進行研發和生產。福特則以大眾Caddy貨車為藍本研發新的貨車車型,填補市場空缺。雙方希望通過戰略合作,在這些產品的生命週期內能夠生產出總計最高可達800萬臺的中型皮卡、商用廂式車和廂式貨車。


雙方的平臺共享,能夠充分享受到規模化經濟帶來的效益,這顯然對於任何一家車企都是相當具有誘惑力的。


作為目前最重要的新能源和自動化領域,雙方也將進行資源互換。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大眾向福特汽車開放MEB模塊化電動平臺,福特汽車將成為首個使用大眾汽車集團旗下MEB電動汽車架構和模塊化電動平臺的車企。基於大眾汽車集團MEB平臺,福特將為歐洲打造一款純電動車型,該車型計劃將於 2023年推出市場,預期數年內產量將超過60萬輛。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此外,兩家公司都將與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平臺公司Argo AI合作,以Argo AI的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礎,發展獨特且功能強大的自動駕駛汽車業務。


深化“在中國”戰略


而就在簽約當天,福特中國和大眾中國也在微博上互相@了對方,不禁讓我們能夠期待這個聯盟發力中國市場的可能。


中國是大眾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福特也在深化與中國本土企業展開跨界合作,範圍涵蓋電動車核心技術、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等領域,展現出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作為“福特中國2.0”的核心之一,福特推出了“福特中國產品330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福特中國計劃未來三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車型,產品涵蓋福特和林肯兩大品牌,其中超過10款為新能源車型。


基於Global Electric平臺打造的Mustang Mach-E也將於明年登錄中國市場,這也是福特在全新平臺推出的首款EV車型,並能夠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福特中國還在2019年成立了創新中心、設計中心、產品中心以及新能源中心。2019年9月,長安福特研究院正式落成後,使之進一步具備了產品開發以及驗證能力。


福特與大眾“牽手”,聯盟時代的生存之道


電動化、智能化、自動駕駛都是目前全球汽車市場面臨的大趨勢,而作為其中最大的市場,變革也必定是率先從中國市場鋪開。不管二者的合作是否會進入中國市場,兩大世界汽車巨頭的牽手都表示全球汽車市場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在這場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中,任何車企都無法置身事外,即便是福特和大眾這樣的傳統巨頭。在特斯拉成為全球車企市值第一的情況下,更多老牌車企互惠互利的“抱團”,想必也會更多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