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啸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在灵异故事中得到救赎

这些海啸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在灵异故事中得到救赎

《巨浪下的小学》,是一本关于日本3.11大地震的非虚构作品,获得了2018年福里奥文学奖。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这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

作者理查德将目光锁定了一所受灾的乡村小学——大川小学,海啸发生时,学校有78个学生,其中74个孩子以及老师中的11个都不幸遇难。这个死亡率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日本,学校是最安全的地方,家长们知道把孩子接回家还不如让他们呆在学校安全,所以地震发生时,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去学校接孩子,可是谁知道却是这样的结果。

据幸存者描述,学校背后有一座山,爬上去就能躲过海啸,有孩子要求到山上去,而老师只是让他们安静下来,并告诉他们呆在原地。学校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没有撤离到后面的山上?……这成了一个谜。

理查德花了6年的时间进行深入调查,走访了很多孩子遇难的家庭,一点一点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这些海啸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在灵异故事中得到救赎

尽管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但作者根据亲历者们的口述,记述了一些超自然的事情。

比如紫桃佐代美的女儿千圣,是大川小学的遇难学生之一,她从小就有很强的第六感能力,在地震发生前的三个星期,她从噩梦中惊醒,哭着说:“学校消失了”。

或许住在乡下的人都是与自然共存的,大家与植物、动物,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共同生活,所以凭直觉就能感受到周围的气场。

这些海啸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在灵异故事中得到救赎

《巨浪下的小学》还记载了不少幽灵故事,这通常是非虚构作者、记者们会回避的事情,但这本书的作者把它们记录了下来,既然有人讲了,那就如实记录,对它们的真假不做评判。毕竟这些本来就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大学会专门搜集这类故事,作为研究的素材。

比如:

在一个安置难民的社区,从前的老邻居经常出现在临时住房里,和大家一起喝茶,没人敢告诉她,她已经遇难了,而她坐过的垫子都被海水浸湿了。

多贺城一个消防站接到好几个报警电话,而让他们去的地方,所有的房子早就被海啸毁掉了,消防员赶去后,为那些亡灵祈祷,之后电话久戛然而止。

仙台市有个出租车载了一个满面愁容的客人,但是他要去的地方并不存在,司机开到一半,发现后面已经没有人了,但司机继续开往目的地,最后停在一幢已经夷为平地的房子钱,司机礼貌地打开车门,让这位看不见的乘客下车。

……

对于这些灵异事件,寺院的金田住持解释说,海啸突如其来,他们就这么消失了,死者毫无准备,活着的人也没机会说再见。失去亲人的人和死去的人,他们之间有强烈的依恋,死者眷恋生者,生者怀恋死者,自认会出现鬼魂。

有位18岁的少女在海啸中遇难,母亲用美甲装饰祭坛,每天早上都要跟死去的孩子说话,自然得就像是在打长途电话。

还有的母亲一直没找到孩子的遗体,就通过灵媒和孩子对话。

在日本的文化中,日本传统宗教神道教属于泛灵多神信仰,也就是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认为世间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鱼虫,都寄宿和依附着神灵。所以死去的亲人,也都和活着一样。

这样的信仰,不得不说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抚慰。

在日本,鬼神文化异常发达,鬼怪大多不隶属于宗教体系,而是产生于民间文学和传说,反映地方性风俗和趣味。

这些海啸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在灵异故事中得到救赎

葛饰北斋《百物语之小幡小平次》


这些海啸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在灵异故事中得到救赎

《百鬼夜行図屏風》


日本人信奉万物有灵,“每一粒米里面,都住着七个生灵,你不好好吃,就是对不起神灵”。

所以他们到神社里参拜某一个已经死掉的人,是把他当成一个活人来参拜。这就使得生死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的不清楚。

日本哲学家大森庄藏也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论证,灵魂是存在的。

灵异故事,对心理有疏导作用。

有个故事叫《四十千》。

说有个有钱人,梦见一个人对他说:“你欠我四十贯钱,现在该还了。”醒来后,怀孕的老婆正好生下个儿子。

他明白了:这个儿子是来要账的。于是存了四十贯钱,儿子的花费都从这里出。

小孩儿长到三四岁时,钱花得只剩七百文了。一天,保姆逗孩子时说:"四十贯差不多没了,你也该走了吧?"话音刚落,这个孩子就死了。剩下的钱刚好够买棺材下葬。

这类故事,平常听了也就一笑置之,但遇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幸,它就有心理疏导作用了。

在《巨浪下的小学》中,寻找鬼神并不可耻,他们不在乎遇到的是不是鬼魂,他们只是希望能遇到鬼魂。灵媒这一行业似乎拥有了存在的合理性,他们可以假借死者的名义,鼓舞人们面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