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最开始看到电影《杀戮》的名字,给人感觉是一部严肃的战争片,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拥有如此“凶残”名字的影片,竟然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

电影《杀戮》改编自话剧《杀戮之神》,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用电影的形式进行了改编,因此让这部电影带有了一定的话剧色彩,同话剧的表演形式类似的,影片的故事情节全程发生在一间客厅里,而且人物也只有两对夫妻,这样的情节使电影更加有趣的同时也凸显了戏剧冲突。

故事讲述了两个小男孩扎克利和伊森在公园发生冲突,扎克利用树枝打破了伊森的嘴。作为受害者伊森的父母——开小百货商店的麦克和作家潘妮洛普,邀请打人者的父母——律师艾伦和投资经纪人南希到家里商讨这件事。

就这样,原本素不相识的两对夫妻产生了交集,在探讨孩子伤人事件的过程中,四人从开始的孩子之间的问题,又说到婚姻工作,甚至上升到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话题。几个人的态度也从最初的礼貌寒暄,到据理力争,到最后声嘶力竭完全不顾及形象的地步。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01、电影的独特叙事风格和故事架构,使得影片更加戏剧化

①狭窄的空间和特定的人物,突出影片矛盾点和人物性格特点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电影通常会切换很多场景,这样才能使得故事更加丰富饱满,而影片《杀戮》则恰恰相反,全片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客厅里,期间穿插了厨房和洗手间的短暂镜头,但是都没有超出屋子的范围。

而且影片的主角只有四个人,也就是这两对夫妻,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源于这几个人之间的谈话,通过他们的描述和争论来分辨事件的对错以及各自的内心世界。

相对于通常意义的电影,这种单一场景的室内电影其实更加能够突出故事的精彩之处,也让人物的性格特点放大化。因为没有其他多余的因素,我们关注的重点只能在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之上,也正因如此,会让人更加“走心”,我们可以捕捉到影片中想要表达的很多深层次的内容和价值观。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②层层递进的故事架构,让影片氛围张弛有度

影片的故事情节也设计得很有意思,每当一段争吵即将爆发之时,就会有各种“意外”情况来打断。就像潘妮洛普和艾伦争论到逐渐白热化的时候,艾伦的电话总会适时响起,打断接下来的话题,也让众人的情绪得以平复,亦或是南希在据理力争的争辩时,因为太过激动而呕吐,使得众人只能先打扫卫生,而让两对夫妻有短暂的独处时间。

这样的处理方式有点“吊人胃口”,就是每次要爆发又马上被打住,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同时这种时急时缓的节奏,也让影片更加具有戏剧效果。令人忍不住期待,这一轮激烈的对抗之后,下一番争论又会出现怎样的主题和矛盾,最后的爆发到底何时到来?最后人物会被逼到何种境地?我们也仿佛置身其中,跟着故事情节时而紧张时而放松。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02、唇枪舌战的言语中,这场“杀戮”从暗中一步步走向全面爆发

①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让表面的平和暗流涌动

影片中,潘妮洛普是主导整个事件的发起人,作为母亲,面对儿子被打伤的情况,她是受害者的一方,所以本身就处于道德的高点上。而另一方面,她生活中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的作家,常常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看待问题,与丈夫麦克相处时也总是很强势的要求对方。

但是影片最开始潘妮洛普没有展现出强势的一面,而是态度平静而客观的与艾伦夫妇说起儿子受伤这件事,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潘妮洛普开始展现出严肃又批判的态度,她不止一次强调要扎克利真诚的向伊森道歉,还提出艾伦夫妇教育孩子的问题,这也使得原本就不耐烦的艾伦一度想要离开。

心理学上有一个“沉锚效应”,就是说我们之前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得我们的思维容易被固定起来。

就像影片中潘妮洛普一样,她会习惯性的用道德标准去评判事物,而当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的评价和指责他人之时,其实也是摆出了“开战”的架势。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②情绪的不断积累和矛盾的逐渐激化,终于让问题全面爆发出来

在四人相互的指责和抱怨中,所有人撕掉了伪装的面具,而各种矛盾也一一呈现出来。从一开始针对孩子打架事件的家长间的矛盾,渐渐变成夫妻之间的内部矛盾,进而演变成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后来又产生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文明与野蛮的矛盾。

等到如此层层叠叠的矛盾逐一浮出水面,我们也看到了成年人的世界里竟然有如此纷繁杂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正是通过这种递进的方式,让人们清晰的看到这场“杀戮”不是由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问题引起的,而是所有矛盾的升级和叠加,让众人的情绪越积越多,最终到达宣泄的临界点,从而全面爆发的过程。

03、一场畅快淋漓的“杀戮”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①言语可以是治愈人的良药,也可以是伤人至深的利器

从影片中不难看出语言的力量,这股力量像一只只破风而出的利箭,扎的人体无完肤。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无一幸免:潘妮洛普从冷静清高到崩溃大哭;麦克从最初置身事外的“和事老”变成自暴自弃的自卑中年人;南希由从容优雅的女强人转而成为声嘶力竭的怨妇;艾伦从一直高高在上的姿态也展现了惊慌失措的一面。

相对于身体生的伤害,有时候言语的伤害可能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为言语的攻击可以让人失去尊严,将人心底深处的伤疤狠狠揭开。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失去了理智,放弃了克制,说着极尽冷嘲热讽的话,也面对着来自他人的挖苦和讽刺。

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的:“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②大人不理解孩子的世界,有时候孩子的世界更简单纯粹

电影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一段,莫过于在最后,当四个人在客厅里吵得翻天覆地,甚至大打出手之后,面对一室的狼藉和满地散落的郁金香,几个人最终精疲力尽的瘫坐一旁。而镜头一转,又来到了两个男孩最开始打架的公园,与大人们战火纷飞不同的是,两个孩子已经勾肩搭背的在一起玩开了,有说有笑的向前走去。

看到这里,不仅让人感到好笑,几个大人煞有介事的一番争论和辩驳,最终闹得鸡飞狗跳,而孩子们却早已和好如初,仿佛大人们只是上演了一场毫无用处的闹剧。其实,孩子的世界远比大人来得纯粹,在大人看似复杂的情况,也许在孩子眼里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而且,两对夫妻最终“商讨”的事情,早已不是孩子的打架事件,这件事只能算作一个引子,引出了每个人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和矛盾。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③当文明与野蛮碰撞,我们能否保留最后的底线

影片最后所有矛盾大爆发的时候,可以说是异常精彩。潘妮洛普以坚决的姿态捍卫着自己的信念,同艾伦争论了一番“文明”与“野蛮”的主题之后,情绪更加无法控制,最后还将南希的包直接扔了出去。而南希责备丈夫艾伦不断响起的电话彻底点燃,将手机抢过来扔进了水里,之后更是无所顾忌的放肆大笑。艾伦面对妻子的指责和坏掉的手机,颓废的靠在墙边,而麦克更是不顾是否有有女士在场,直接拿起烟酒和艾伦共饮了起来。

从最初的种种“文明”表现,到最后几个人无一例外的卸下了包裹的一层伪装,展露出了“野蛮”的一面。四个人不再顾及得体的举止和礼貌的用语,也不再考虑自己的人设是否依然崩塌,将所有为人处世之道抛诸脑后,让“野蛮”登堂入室。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所谓的“文明”是否只是虚伪的代名词。

电影《杀戮》:客厅变“战场”,唇枪舌战之下,众人“体无完肤”

总结一下:

看完《杀戮》,着实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不止惊叹于导演的巧妙构思和演员的精湛演技,更加叹服于仅仅通过“吵架”的形式,就能表现出如此深层次的主题,带给人如此多的感受。其实,相对于一些视听盛宴类型的“大片”,像《杀戮》一样的室内“话痨片”反而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和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