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基礎:交界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期前收縮來自於房室交界區,有時包括部分低位右房,衝動逆傳進入心房產生逆行P'波,順傳激動心室產生QRS 波,逆行P'波和QRS波可以同時存在,亦可以只出現逆行P'波,或只出現QRS波,表現形式多樣。


心電圖診斷要點:

① 心電圖提前出現的P'-QRS-T波群,P'波為逆行P'波。

② 逆 行 P'波 位 於QRS波之前時,P'R間期<120ms; 位於QRS波之後時,RP'間期<200ms;逆行P'波亦可與QRS波重疊不顯 。

③ 多伴完全性代償間歇,逆行侵入竇房結後,可伴不完全性代償間歇;基礎心率較慢時,可出現插入性交界性期前收縮,其後竇性PR間期多有干擾性延長。


心電圖基礎:交界性期前收縮


A. 基礎節律為竇性心律, 頻率63bpm,第5 個QRS波提前出現,形態與基礎QRS波一致,無代償間歇,為插入性交界性期前收縮。

B. 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 心率71bpm,第7 個P´波提前出現,重疊於之前的T波上,其後未跟隨QRS 波,為房性期前收縮未下傳,包含房性期前收縮的前後P-P 間期等於基礎心動週期,為插入性房性期前收縮。

非頻率依賴性差傳


交界性期前收縮下傳激動心室,通常產生與基礎室上性節律相同的QRS波。有時交界區的傳導束存在縱向分離、異位灶點就近偏心傳導或恰遇Mahaim 纖維等原因,下傳激動與基礎QRS波略有差異。


特點是:QRS波初始除極仍然和基礎QRS波相同,但q波、R波和s波振幅存在差異,T波方向與基礎QRS波的T波方向一致 。


心電圖基礎:交界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和高位室性期前收縮

A 和B 的基礎節律均為竇性心律。

A. 藍色圓圈標註的是交界性期前收縮, 偽三聯律,QRS 波形態與基礎QRS 波基本一致,但振幅偏高,初始除極均為q波,T 波方向一致。


B. 紅色圓圈所示提前R3、R8的QRS波間期80ms,基礎QRS 波呈rs形,初始向量為r波,期前收縮QRS 波為qRs形,初始向量為q波,且T波明顯倒置,提示存在繼發性復極改變,診斷為室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期前收縮的非頻率依賴性差傳與長-短週期序列無關(頻率依賴性), 聯律間期不一定短。交界性期前收縮的QRS波較窄(間期≤110ms) ,有時很難與高位室性期前收縮鑑別,後者QRS波初始除極通常與基礎QRS波不同,T波方向與QRS主波方向相反。


頻率依賴性差傳

交界性期前收縮和房性期前收縮一樣,在下傳心室過程中,也會遭遇束支不應期而出現差異性傳導,QRS波突然增寬。


心電圖診斷要點:

①提前出現的寬大畸形QRS波,多見於長-短週期序列中,聯律間期較短,可位於其前T波上。

②寬QRS波的形態不固定,但始終保持典型束支阻滯圖形,V1導聯QRS 波 呈 rsR'、rSR'、rR'等右束支阻滯形態或QS、rS 等左束支阻滯形態。右束支阻滯型多見,T波方向與QRS波終末部方向相反。


心電圖基礎:交界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期前收縮伴差異性傳導

上圖:Ⅱ、V1、V6導聯所示節律條中,基礎節律為竇性心律, 藍色圓圈標示為交界性期前收縮,QRS 波增寬, 間期120ms,V1導聯呈rsR´ 形,T 波與終末部R波方向相反,完全性代償間歇,診斷為交界性期前收縮伴3 相差異性傳導。


③逆行P'波如果位於寬QRS波前,P'R間期<120ms;位於寬QRS波後,RP'間期<200ms;位於QRS波中,逆行P'波隱藏不顯。

④多伴完全性代償間歇,也可出現不完全性代償間歇。


交界性期前收縮伴3 相束支阻滯需要和室性期前收縮鑑別:差異性傳導的心搏是室上性的,具有典型束支阻滯圖形;室性期前收縮是穿間隔激動對側心室,類束支阻滯圖形。


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期前收縮既可以逆行進入心房,產生逆行P'波,也能夠順向進入心室,產生QRS波。少見情況下,交界性期前收縮的逆行和順行傳導均受阻,不產生心電圖的逆行P'波和 QRS波,但這次期前收縮卻使交界區產生一次興奮和不應期,隨後到來的室上性衝動遭遇不應期而出現傳導延遲(PR間期延長)和傳導中斷(QRS波脫落), 心電圖酷似一過性房室阻滯,伴隨心電圖改變:

①不明原因的竇性PR 間期突然延長。

②突然出現二度I型或II型房室阻滯。

③不明原因的數個PR間期延長。

④不明原因的數個QRS波脫落,酷似高度房室阻滯。

⑤二度I型和二度II 型房室阻滯交替出現。

單純依靠這些心電圖現象診斷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有時很困難。臨床上若觀察到顯性和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間歇性出現,且交界性期前收縮的代償間歇等於基礎長R-R間期即可明確診斷 。電生理研究證實,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多數是希氏束期前收縮,一些患者需要心內電生理檢查證實。


心電圖基礎:交界性期前收縮

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


A. 基礎節律為竇性心律,心室率較慢,藍色圓圈所示R-R 間期1600ms,頻率38bpm,竇性P 波呈2 ︰ 1 下傳心室(未下傳的竇性P 波標示為橙色圓圈),酷似2 ︰ 1 房室阻滯。紅色圓圈標示為一個顯性的交界性期前收縮,其代償間歇正好等於基礎長R-R 間期,推測基礎長R-R 的形成並非真性房室阻滯,而是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干擾了竇性P 波的下傳。


B:竇性心律,紅色圓圈所示PR 間期突然延長,懷疑隱匿性交界性期前收縮所致。


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期前收縮能夠逆行激動心房,產生逆行P'波,但由於發生過早,傳導系統尚未度過不應期,未能下傳激動心室,心電圖僅表現為提前出現的倒置P'波,稱為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


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需要與未下傳的低位房性期前收縮鑑別:

前者多伴完全性代償間歇,少見不完全性代償間歇;

後者多見不完全性代償間歇,少見完全性代償間歇,不過這種鑑別可靠性很差,因為交界性期前收縮可以逆行侵人竇房結,引起不完全性代償間歇,而房性期前收縮可以不侵人竇房結,出現完全性代償間歇。

記錄長程心電圖(≥5分鐘)或動態心電圖發現下傳的交界性或房性期前收縮有助於明確診斷。


心電圖基礎:交界性期前收縮

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

A. 竇性心律,第3個竇性心搏的T 波終末部出現一個提前的逆行P´ 波(紅色圓圈),代償間歇完全,診斷為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第7個是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藍色圓圈),聯律間期與P4相同或非常接近,進一步驗證未下傳的逆行P´ 波為交界性期前收縮。


B. 竇性心律,第4 個P´ 波提前出現且為逆行P´ 波,不完全性代償間歇,診斷首先考慮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不除外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


聯律間期過短的未下傳交界性期前收縮的電生理機制是期前收縮遭遇下游傳導系統的有效不應期,發生生理性3相阻滯,需要與傳導系統不應期延長所致病理性阻滯鑑別,逆行P'波若出現於舒張期(相當於心電圖T波結束後)而未能下傳者,要考慮病理性阻滯。

未下傳的交界性期前收縮若以二聯律形式出現,酷似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二聯律和2: 1房室阻滯,長R-R間期接連發生,心室率過於緩慢時,患者可以出現緩慢心律失常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