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新月是《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人物,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新月是一代匠人韩子奇与妻妹冰玉的私生女,故事久远,我们要从韩子奇的师傅梁亦清说起。

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玉器行“奇珍斋”的梁亦清,原是回族底层的琢玉艺人,韩子奇原本是去朝圣,被梁家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故事也就从这师徒接手一件活计开始了。

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天灾人祸,梁亦清日夜劳累,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了,人也没了。为了还债,韩子奇顶着忘恩负义的名声,来到了仇家“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

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日子似乎顺风顺水的过下来,韩子奇回到了奇珍斋,娶了师傅的大女儿君璧,生了儿子,奇珍斋也做大做强起来,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玉器行。

生活平静而富足,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冰玉的恋人奥立佛在一场爆炸中丧生,冰玉伤心欲绝,韩子奇与冰玉在海外艰难度日,日久生情,新月就这样出生了。

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新月是私生女,战争结束,韩子奇回国,冰玉远走他乡,君璧收养了新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她是有气的,她是有恨的,她从来就是一个坚强的女性,父亲死的时候,她不过十五岁,母亲哭得方寸大乱,她没有,她一个人挺起腰杆,站了出来,变卖家产,还清债务,开起小茶馆,担负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很多人说她把钱看得太重,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们也能否认这个女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她其实非常爱丈夫孩子,即便知道了丈夫妹妹做出了不伦之事,表面上她对韩子奇冷嘲热讽,没有好脸色,实际上她是在意他的,只不过她将这份在意深深的埋在了心底。至于爱财,唉,我只想想说,在经历了家庭破产,父亲累死之后,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女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自然明白了钱的重要性,她不是吟诗作对的小姐,她不要风花雪月,她要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就是钱。

新月是个美丽的,就像她的名字,新月,腼腆,羞涩,清秀,稚嫩,多么美好的一个姑娘。她的成绩优异,她单纯善良,积极向上,她感受到母亲的疏离,对于她上大学的事,母亲表现出了异常的反对,好在父亲是支持的,在父女二人的努力下,新月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北大。

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新月与大学班主任楚雁潮之间产生了爱情,新月是回族,楚雁潮是汉族,民族的不同成为了他们俩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面对来自家庭的强烈反对,新月并没有放弃这段感情,相反,她更加坚定的,执着的守护着这份爱情。新月是出生在新中国的,她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她的骨子里是反对那些种族偏见的,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新时代的女性,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不止的拼搏,以及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勇敢。

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未名湖畔,垂柳依依,河水倒映出一个苗条的身影,哦,那是我们美丽的新月,她就是这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即使生活对她不公,即使她的身世尴尬,她也不曾对生活有过抱怨。爱情的火焰温暖着她,她始终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她也没有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平,弥留的时候,她依旧将北大的校徽别在了胸口了,那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信仰,这就是新月,美丽的新月,坚强的新月。

16年后,楚雁朝在她坟前拉那曲《梁祝》。凄美的小提琴旋律诉说着对她深深的爱恋和深深的思恋,她的母亲也站在了坟前,微风轻轻,摇曳着荒草萋萋,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曾经美丽羞涩的姑娘,就像夜空中那一轮纤细的,稚嫩的新月。

他在姐妹之间摇摆不定,铸就了亲生女儿的悲剧

新月的悲剧是韩子奇在姐妹俩之间徘徊造成的,或者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洪流造就了韩子奇跌宕起伏的人生,也铸就了一家人的悲惨人生,书名是《穆斯林的葬礼》,新月是以穆斯林的礼仪下葬的,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埋葬了一个时代,一个制造悲剧的时代,当这个时代过去,迎接我们的就是崭新的生活,就如同那一弯新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