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坟墓冢陵,晓地位尊卑

地位尊卑,古来有之,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血淋淋的现实,生如此,死亦如是。活着的人自不必说,等级的存在我们时刻感受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死的等级区别——墓葬。

而我国的墓葬,分为四个等级,恒古未变,便是坟、冢、墓、陵。

我们先来说说“坟”,相信这个很多人都听过,它也确实和大多数人相关,普通平民百姓的墓地就称为坟,它的构造很简单,就是地下棺材,地上土丘。这些坟地大部分没有立碑作记,因为他们的子孙经济条件比较一般,没有能力为死者立碑作记,立土为丘,供以祭祀之用。这便是最低等级的规格。

从坟墓冢陵,晓地位尊卑

(坟)

比平民的身份更高级一点的话,那就是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并非官员,但在社会上又具有一定的地位,知名度也比较高,所以知识分子死后的墓地称为墓。与坟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外表。从外表来看的话,墓只是个深坑,放入棺材,然后埋掉,之后就是铺平,在某些地区有不存在留土堆之类的,连植被都不会去种的,这样的做法也是有说法的,也有的地区堆个土堆,会用砖块或石头砌成形,竖立墓碑。(墓碑的记述更详细些。)其中的代表如昭君墓、湘妃墓、付好墓等等。

从坟墓冢陵,晓地位尊卑

(湘妃墓)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冢的埋葬对象都是一些社会中上游人物,达官贵族、王侯将相之类。这种墓地的特点就是地位越高,看着就是越宏伟,怎么说呢,地位多高,生前的贡献多大,冢的外观就会有多雄伟,会越高,越大。这就是冢的主要特点和与其他两个的区别。

从坟墓冢陵,晓地位尊卑

(冢)

最后便是陵了,《说文解字》释陵为“大阜”,即高山,引申为帝王陵墓。汉代以前,陵多指高山,但汉代以后,则逐渐以陵代指帝王坟茔。我国著名的帝王陵墓有秦始皇陵、汉朝各帝陵、唐十八陵、明十三陵等等。而最为壮观和宏伟的,则是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陵乾陵。这两座陵墓都在高山的基础上开凿建成,十分壮观。

从坟墓冢陵,晓地位尊卑

(乾陵)

而还有另外有种特殊的“林”,比如说山东的孔林、袁世凯的袁林,这是历史上的特殊情况。孔子是因为并非帝王,但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故而历代帝王以及名人都对其推崇备至,因此有了孔林的由来。袁世凯死后,其子及一些亲信想给其墓葬为陵,但是遭到国人当时的口诛笔伐,激烈反对,迫于压力,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改为袁林。

从坟墓冢陵,晓地位尊卑

(孔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