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山阴路是上海虹口区一条小路,全长不过650米,但是名气却相当大。这里不仅有鲁迅、茅盾、瞿秋白等大文人的旧居寓所,而且也是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机关的所在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民居文化景观道路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山阴路被多次以文字、图集和视频的形式在媒体间传播。笔者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对各路大咖笔下的山阴路尤为关注,但一直有几个疑问未曾解开。出于对山阴路的特殊感情,笔者在此试图解开这几个待解的密码。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内山书店旧址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千爱里3号内山完造旧居

密码之一:山阴路旧名为什么叫施高塔路?它有什么来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这条路是谁修筑的?山阴路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的产物,简单的讲,这条路是由英美等国的洋人修筑的。当年决策并主持修筑这条路的组织叫公共租界工部局。工部局这个名称不中不西,挺奇怪的,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原来洋人也有入乡随俗的习惯。租界建立后总要有一个处理行政事务的机构,于是他们仿照清政府六部的工部名称,给自己的行政机构取名叫工部局。这个名称在租界建立的初期是恰如其分的,因为那时候租界内部最主要的任务是处理建造房屋和修筑马路等工程上的事务。以后随着租界的发展,各种行政事务的增多,而且有了武装,工部局实质上是行使着公共租界市政府的职能,而此时叫工部局多少有点文不对题。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山阴路街景,红房子是大陆新邨,鲁迅故居在9号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山阴路133弄东照里,弄内12号曾是瞿秋白故居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山阴大楼旧时叫施高塔公寓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继续前面的话题。话说工部局是公共租界的市政府,那么工部局也应该有个领导层,这个领导层就叫董事局。董事局有九个席位,英国人占了大多数,美国人占了两席,德国人占了一席。以后德国人的一席给了日本人,此是后话。而1894年上任的董事局总董是英国人,名叫Jamesl Scott。到此我们应该明白了吧,原来施高塔路名称的由来是由工部局董事局总董的姓氏来命名的,而正是这位施高塔先生主持开发了山阴路。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恒丰里弄堂内景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山阴路69弄恒丰里,69号为1927年时江苏省委机关所在地

密码之二:为什么山阴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与北端的祥德路无缝连接?

问题有些玄乎,实质上是一条马路两个路名,南段叫山阴路,北段叫祥德路,而两条马路的连接处,既不是十字路口也不是路的拐点,这种情况在上海的道路中是极其罕见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到公共租界越界筑路这个问题上。

1902年,当时的公共租界当局向上海地方政府提出越界筑路的要求,经过两年的交涉,1904年,上海道袁树勋终于发布布告,同意工部局修筑包括施高塔路在内的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黄陆路(今黄渡路)、江湾路(今东江湾路)等越界马路。

租界当局为什么要越界修筑这些道路呢?原来他们是以靶子场搬迁之名,行扩张地盘之实。小刀会起义之后,租界当局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并且在公共租界的北部边缘武进路一带建了打靶场,用于练兵。武进路原来叫靶子场路。随着上海城区的扩张,在武进路设置打靶场显然是不适宜的。于是公共租界当局就提出把打靶场搬迁到更为偏僻的北面,也就是现在的虹口公园这一带。上述的这几条越界马路正是通往靶子场的。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1932年上海地图,施高塔路延伸段没有路名,笔直通向靶子场,熟悉的小伙伴已经认出,祥德古道的走向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1948年上海地图,施高塔路已改为山阴路,祥德路已形成,对比上图,祥德路东段是否填河筑路?!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祥德古道从这里通向靶子场,里面曾经是江湾路小学所在地

进入靶子场的路口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在四川北路底,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的正门处,另一个就是现在的山阴路底。当年施高塔路从北四川路向东拐入,一直修筑了650米后戛然而止,前面是一条通往靶子场内部的小路。1932年颁布的上海城市地图中,施高塔路清晰可见,它的北端延伸段是没有路名的两条虚线,笔直通往现在的虹口公园东边缘。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积善里,山阴路西侧最后一条弄堂,典型的石库门里弄

归纳一下:当年上海地方当局只同意越界筑路650米,后面是华界地盘。当然,路名是不一样的,租界当局修筑的路叫施高塔路,华界以后修筑的道路叫祥德路。这就是一条马路两个路名的缘由。

密码之三:山阴路底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市长官邸,这处市长官邸又是如何演变成凶宅的?

山阴路底,确切的讲是祥德路的头上有一条弄堂,26弄。其中的2号是汪伪时期上海市市长傅筱庵的官邸。这条弄堂,以现在的眼光看有些奇怪。弄堂有四个门牌号码,但是这四个号码的建筑式样各不相同。2号结构最好,体量最大,为三层独立式花园洋房。原来当年作为市长官邸时,还没有1号的存在,这个位置以前是一个漂亮的花园,在弄堂的入口处有一个警卫室。在弄堂的深处,也就是3号4号的建筑,是当年警卫市长的部队和仆人的住处。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祥德路26弄2号,底楼的挑窗曾是笔者观望世界的窗口,大炼钢铁拆去弄堂口的铁门还历历在目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在马路上眺望当年的市长官邸

一条知名山阴路,几多密码待解开

祥德路26弄弄堂内景

这是日本人为这位市长挑选的官邸,因为离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很近,周边弄堂住的几乎都是日本人,十分安全。

傅筱庵本人原是浙江籍的大商人,但为人十分圆滑。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军统策划刺汪行动,曾策反傅,希望拉拢傅一起刺杀汪。傅筱庵几经权衡之后,将刺汪计划全盘托出,导致军统特务机关遭受重大损失。戴笠将此事报告蒋,蒋即下令除掉傅。刺傅任务由陈恭澍组织执行。由于傅身边有23名警卫人员,早已戒备森严,几次狙击行动均未奏效,陈即决定从内线打开缺口,收买傅家的老仆人朱升源。

1940年10月11日凌晨,傅在参加了一个日本人举办的宴会后回到家,独自来到书房睡觉,朱升源觉得时机到了,悄悄走进书房,抄起一柄早已准备好的菜刀,狠狠的砍了下去,顿时鲜血飞溅, 傅被杀死在床上。刺杀任务完成后,在军统的策应下,朱升源从容走出傅宅隐身人海。

1940年10月13日的申报,有一条醒目的标题:“虹口昨晨血案,傅筱庵被刺身死;祸生肘腋老仆持刀暗杀,日方大事搜查并无所获”。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傅筱庵,就这样被刺杀于祥德路26弄2号的市长官邸中。官邸变凶宅,历史就是证明。

欢迎各位了解山阴路历史的朋友指正补充,因本人不仅出生于此,成长于此,而且还曾在所述的住宅居住,希望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