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涯教育 创办高品质学校——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迎来首个招生季

由长春汽开区管委会、东北师范大学、一汽集团共同创办的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迎来第一个招生季,13日,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发布招生公告。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初中七年级新生;小学四、五年级少量插班生。

实施生涯教育 创办高品质学校——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迎来首个招生季

2019年8月,汽开区管委会、东北师范大学、一汽集团共同创办了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先进理念 高端引领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校长王显才,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名校长,国家课程标准长春版语文教材核心编委,曾担任全国小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小语会特级教师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吉林省小语会副理事长,长春市小语会副理事长,中央教科所课标教材讲师团成员。王显才曾任长春市政协委员,长春市“青联”常委。吉林省第十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先后荣获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科研型教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王显才校长先后创办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保税区实验学校。2019年8月出任东师西湖实验学校校长,学校确立了“生涯教育”办学理念,构建了以“生涯教育”为核心的123456学校精神像。确立了“创业、创新、创品牌”的精神文化,以及“追求卓越、善作善成”的工作理念。

东师品牌 强强联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的前身成立于2017年8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2019年8月与东北师范大学正式签约合作,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是汽开区管委会与东北师范大学、一汽集团共同创办的高起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UGCS学校。学校紧邻汽开区管委会、长春西站、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生活圈,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是长春市西部新城中心。学校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54个教学班,2600名学生。

在国家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在省市区政府全面促进一汽发展的战略性部署引领下,东师西湖实验学校提出了“双335”发展战略。

实施生涯教育 创办高品质学校——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迎来首个招生季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空中课堂”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一流课程 一流环境

在王显才校长“生涯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注重课表德育的开发建设,学校德育工作践行课程化构建、课题化研究、课表化实施的德育路径。提出核质教学思想,明确了以“二力发展、四点教学、四有标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学校构建了以四项课题、三大联盟为核心的生涯教育平台。四项课题,即教师教育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疫情危机中的网络教学方式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策略——以东师西湖实验学校“空中课堂”为个案》;东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院重点委托项目《生涯教育、五JING课程与学生成长力研究》;东北师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校长办学思想引领教师精神文化提升的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基于学生学习过程记录与学生成长力的研究》;三大联盟,即吉林省生涯教育学校联盟、未来教育新工具学校发展联盟、东北师范大学幼小初高大教育家成长共同体学校联盟。

王显才校长致力于把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打造成一所具有学府之气、学识之品、学术之风的国际化、中国品的指向未来的学校。

实施生涯教育 创办高品质学校——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迎来首个招生季

一流队伍 一流管理

在东北师范大学专家管理团队的引领下,学校首批创业团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把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打造成现代化、有特色、高品质的示范性学校。

政治坚定的党支部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注重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学校党支部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创业、创新、创品牌学校精神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各层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凝聚人心,团结力量。

追求卓越的管理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确定了追求卓越、善作善成的工作理念。实施主题文化年战略,确定年度主题及三大战役,重构了学校管理架构。

实施人才智库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目前拥有专业教师32名,党员教师15人,占教师比例46.9%,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比例为34.4%,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为50%。学校成立全国专家库、东师导师库,在学校首批创业精英团队基础上,积极引进全国优秀人才、东师专家人才、强师博硕人才,打造一流教师团队。

朝气蓬勃的首批新教师 为实现人才强校,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于2019年引进10名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其中9位硕士研究生。

卓越教师发展工程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充分发挥了大学的资源优势,邀请东北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省市区教研员以及东师体系附属学校的领导及学科专家,每学期两次入校诊断,推动“二力发展、四点教学、四有标准”的核质教学。最终实现学校“卓越教师发展工程”的三个层次,即青蓝工程、希望之光工程、名师工程,并在名师工程建设中,培养一批学校领军人才、学科专家和东青之星。


来源:长春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