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低到尘埃的身世

跌宕起伏的人生

盖世无双的才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2019年3月21日-6月9日,“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大展亮相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

其实,直到第一次前往法国时,她才开始使用“潘玉良”的名字。

“潘玉良”不是她的本名,“张世秀”才是。但“潘玉良”三个字和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玉良”是她的字,而“潘”,则是她丈夫的姓。

她的一生,今日看来自是跌宕起伏:一岁丧父,两岁丧姐,八岁丧母,十三岁(或记十四岁)被亲舅舅卖入妓院(有说是婢女非妓女)。经历了旧时代的满目疮痍,潘玉良幸运地遇见了比爱情更珍贵的理解和懂得,数次出入最高学府,足迹踏过中西文化的土地,后再次负笈出洋,守在法国没有自来水的小公寓里一画就是四十年。最终虽孤羁他乡、魂落异地,但多数作品回到了丈夫的故乡,这对她而言,或许远比肉身的陪伴更重要吧。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2019年3月21日-6月9日,“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大展亮相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图为展厅内景

这样的经历或许太苦,但对艺术家而言亦或是福,生命的丰富扩宽了她的感受与表达能力,漫长无声的寂静则给予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沉淀。

这世间,人心皆有不甘,但唯有不断成长,方不被世界辜负。


2019年3月21日-6月9日,安徽博物院、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历时三年打造、法国塞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先生担任主策展人的“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大展亮相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透过四个版块:“蒙帕纳斯工作室”、“裸体绘画的争议”、“隐形城市”、“春之歌”65件涵盖肖像、裸体、风景、舞蹈人物等作品,观众可细细揣度“潘玉良”,也借由此展之启幕,大众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位传奇艺术家。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大展内景

《春之歌》可谓潘玉良最出众的主题之一,她在其中营造了一个美丽桃源:远处薄雾缠绕的高山,近处无无虑无忧的裸女,嬉戏在绽放的粉色桃林和弯弯细柳中,黄金时代世俗的热烈欢畅与东方女子柔媚细腻的躯体交相呼应,惠风和畅,湖柳婆娑,充满潘玉良浓厚的个人色彩。本展即以此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潘玉良自1937年至法国后四十年的创作。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春之歌 1950 布本油彩 安徽博物院

此次展出的65件作品风貌多样,其中安徽博物院的一级藏品:潘玉良画于1943年的失落群像《论画的友人》值得关注。虽然这幅画如今已下落不明,但这七幅肖像和展示于本展厅的绘画初稿《庭园聚会》(年份不详)保存了群像的原貌。潘玉良先画了小型初稿,再逐一描绘每个独立人物。她罕有地运用这种创作方式,反映出这幅作品与众不同的重要性。在完整的画作中,这七位女性聚于私人花园,潘玉良坐在正中审视一幅小画作,而其他六位友人在旁边讨论她的创作。一班法裔女性在艺术家身边结伴成群,反映了女性情谊以及在战间团结和平的景象。观众可仔细看那幅潘玉良低头看画之作,本次展厅墙壁的绿色正来源于此,而它亦为展览海报的关键内容。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庭园聚会》(年份不详) 现场摄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七幅初稿 (现场摄)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自由写生像 年份不详 木板油彩 安徽博物院

那件众所周知的《红衣自画像》则被用心安置在一面墙上,尤为醒目。身穿暗红色旗袍的潘玉良坐在椅上,身后墙上挂着一块花布,她双手下垂,右手拿着一封信,写着“玉良”二字。在潘玉良远赴法国的漫长岁月里,她与家人的情感联系全依托彼此来往的信件,这件作品是她回到巴黎约三年后完成的。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红衣自画像 约1940 布本油彩 安徽博物院

潘玉良回到巴黎后定居在蒙帕纳斯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艺术中心。她的居所临近著名的大茅屋画室,一所提供廉价开放工作室 (ateliers libres)作为人体写生的私人艺术学院。开放工作室强烈地挑战了高等美术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潘玉良经常在大茅屋画室素描及绘画,《三人头像》、《友谊头像》等这些描绘各国艺术家和学生的群像很可能就是在那创作。群像多样的人物、姿态、表情和构图反映潘玉良细腻的观察力以及捕捉动态人体的纯熟技巧。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三人头像 1940 布本油彩 安徽博物院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少女与红玫瑰 1946 布本油彩 安徽博物院

《少女与红玫瑰》与《酣梦》两幅女性裸体油画是潘玉良二度赴法后,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脱离学院派柔和用色及细腻笔触的早期实验作。画作明显受亨利・马蒂斯(1869-1954) 20世纪20年代的宫娥作品影响,同样描绘了在华丽闺阁中双手或单手高举、侧躺在花哨坐垫上的女人。然而潘玉良的绘画依然有学院派影子,身体塑造较平滑工整,应在休息的人物姿态稍微僵硬刻板。潘玉良要待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出对女性体态的自然描绘。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临窗窥视的女人体 1968 纸本彩墨 安徽博物院

展厅其他作品中,裸体模特儿多以更传统的审美客体形式向观者呈现,但《临窗窥视的女人体》的裸女却与众不同地窥视着窗外我们无法看见的事物。窗口散发的光晕引人入胜,而裸女们对窗外好奇的窥探,好比我们对裸女的凝视。潘玉良透过多重视觉层次,幽默地点破艺术观众的窥视心。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街景 年份不详 木板油彩 安徽博物院

虽然潘玉良从1937年回法后直至1977年逝世都居住在巴黎,但她稀有绘画城市面貌,《街景》是罕有的市区街景之一。前景描绘着一位女子,而中景则有另一位在独自步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数百万法国男性战死沙场,大量的寡妇或单身女性在战争前后投身社会工作,大幅增加了女性的社会参与度。画中的独身女子正反映女性在战间期革新的社会定位。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海滨乐 1959 纸本彩墨 安徽博物院

《海滨乐》、《拿面具的女人体》、《六个女人体》三幅作品展示了潘玉良如何透过试验不同的构图来创作大型群像。《海滨乐》融合及细化了其他两幅较小型画作的构图,聚焦位于正中的裸女。虽然她首先吸引我们的目光,但她蜿蜒的体态亦将视线导向左边正在扭动、同样重要的人物。这个对应人物出现在很多其他作品之中,例如第二单元里的《希望和平》(1952),突显艺术家善用婀娜多姿的动态线条塑造女性体态。这一对盘曲扭动的人物源自一些约1955年创作的舞蹈绘画,其后贯穿潘玉良的创作。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歌舞艳声 年份不详 纸本彩墨 安徽博物院

而在《歌舞艳声》(年份不详)这幅作品中,潘玉良以中国绘画元素和形式重新诠释西方的“黄金时代”经典主题。在画面中间的一群女子身穿民国时期的中式服装,跳着传统扇舞,而右边有另外两个女子弹奏琵琶类乐器和吹奏笛子。虽然作品以彩墨所绘,但以色块点染和交错线条绘画的风景带后现代主义抽象意味。这幅作品也对传统中国手卷作变奏。本应从右至左展开细琢的卷轴可长达二十米以上;潘玉良大幅缩小的作品更接近西方绘画。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展厅内特设的场景区 观众可以在这里“听”到鸟叫声

个人而言,潘玉良最了不起的地方,不仅在于独特的艺术风貌,更在于能克服时代女性之逆境脱颖而出,接受现代美教迅速成长,用艺术之名勇敢地和不公正的人生际遇斗争,懂得自己的价值,也明晰个人的弱项。正如她的画,很少矫揉造作,无论造型还是色彩多爽朗而直接,尤其在艺术生涯中晚期,“合中西于一冶”的融会贯通愈发明晰,于油画、水墨画、素描、版画、色粉画、雕塑等领域均有建树,成为一个全面的艺术家。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潘玉良

潘玉良确有天赋。1928年,她在上海举办首次个展便引起业界轰动。“现在我女界之先驱者潘女士。以其作品出示于社会。即技术恶劣如余。亦觉光耀万分。今后男子不能再轻视女子在艺术界无发现新方向之可能。女士影响于中国艺术界前途。岂浅鲜哉。”金启静参观后发出如此感想(1928年12月6日《申报》第3张第12版)。李金发则云:“本国许多投机取巧的男画家,当然不能望其项背。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在人体的描写与油色的调处上,可以知道她是努力至少十年以上苦工的人。”(1935年5月7日《中央日报》第3张第3版)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潘玉良(前左一)与老上海美专西洋画系的老师们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潘玉良在罗马美术学院的毕业典礼

但这位从人世黑暗底层挣扎出来的新女性的自我救赎,则有着漫长的蜕变过程。对比早中期作品,潘玉良第二次出国后技法更成熟,尤其是用细腻笔致勾画人物轮廓和五官,东方韵味更突出,那些中西兼容的笔韵和线条形成了她的独特风格。潘玉良实际对很多艺术门类都有精深造诣:她在法国学过油画,又到意大利学过雕塑,回到中国又学水墨画,一生都在不停学习。这些带着浓烈中国意味的符号,是艺术语言返璞归真的探索,也映照着一颗想念故土的心。她的画总让人感到某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她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绚烂的色彩里展露无遗。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成员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举办展览并合影留念。第二排左起依次为滑田友、蔡柏龄、潘玉良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中央大学艺术科在天津参观时留影:左二蒋碧微、左三徐悲鸿、左五潘玉良、左十黄二郎

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不论人像画还是裸体画,潘玉良对人物的描写实则直指人性,如她画的大量裸体,出自于学院派训练的价值观和追求艺术精神的本能,她从学院派掌握了形体造型,从野兽派学到了色彩的自由表达,从后期印象派那里吸收并延续了点描技法,同时融入了中国水墨的笔法和彩墨晕染的气韵。她倾毕生心血和精力创造了“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留下了展示她多方面艺术才华的大量作品。正是这些独特际遇与独特时代的结合,造就了潘玉良颇具自我叙述意味的绘画。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潘玉良巴黎住宅 (右起)苏雪林、方君壁、潘玉良

从1937年至1977年,她旅居法国40余年,始终没有加入法国国籍。期间不与任何画廊、书商签约,维持着清苦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我在卧室画素描,常常一画就到天亮,地板上、墙上,全贴满了我的画,屋子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有一次,四个月没有收到家信和补贴。我饿着肚子画罗马的斗兽场、画威尼斯宫,我觉得很快乐,我从来没有那么快乐地找到自己。”她在绘画中找到了自己。而据曾到访潘玉良家的张仃回忆,“那是极旧极旧的楼,木头楼梯,一上去吱吱嘎嘎响。房子很小,拉一根铁丝,挂一块布帘子,里面可能放个马桶什么的,她在里头换衣服。楼上没有自来水,她每天要到楼下提水…”相比生活上的孤寂凄冷,此时的潘玉良在艺术上却更见成熟。她频繁参加巴黎的沙龙展;于1945年出任留法中国艺术学会会长;1955年更是成为了首位巴黎市和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分别收藏其作品的中国画家。 

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救赎


潘玉良之墓

1977年7月22日,82岁的潘玉良长眠于巴黎蒙帕纳斯墓园第七墓区,墓地编号:143PA 1977。临终前她交待友人,穿旗袍入殓,并将所有作品运回国内。1984年包括她生前收藏(30幅)在内的4000余幅画辗转由安徽博物院收藏。

安徽,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