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文:陳惠珍

編輯:小艾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帶你去看看《啊,拓荒者!》的女主。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我之所以讀這本書,當然是有作者的緣故,薇拉.凱瑟是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她是著力宣揚、表現美國“拓荒時代”的典型作家。其思想境界高爽純潔,藝術風格舒緩清新。其代表作有《啊,拓荒者!》、《我的安東尼亞》等。


而其實,我更看重的是本書的譯者資中筠,她是我國一位非常資深的翻譯家,其文筆的優美及對原著的傳神都讓我豔羨、敬佩不已,我之前看過她譯的《廊橋遺夢》、《哲學的慰藉》等,無不讓人愛不釋手。


《啊,拓荒者!》主要向我們講述這樣一個勵志的故事:


19世紀末,年幼的女主人公亞歷山德拉隨其父母及三個弟弟移民來到美國內布拉斯加的原始荒原。


父親去世後,她繼承家業,在極度貧困的情況下,艱苦奮鬥,面對一系列挫折和打擊:三年大旱,莊稼歉收,經濟危機,周圍人紛紛放棄土地逃往城市。面對所有的困境,她始終沒有絲毫的動搖,而是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堅定不移地往前走,用勤勞和智慧,讓那猶如野性烈馬般的大自然被馴服,昔日的荒山野嶺變成千裡沃野。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在一切都好起來,在他們已擁有豐衣足食的好生活時,兩個大弟弟卻為了爭奪家產而背叛了她,阻撓她與心愛的人結婚。她悉心照顧、精心培養的小弟弟大學畢業後又死於情殺……


面對無常的人生,她最終完成了向死而生的艱難歷程,尋得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及幸福。


正如資中筠在譯者序中寫道的:這本書,可以說從扉頁題詞到最後一行字,都溶進了作者心靈深處與土地相關聯的那種熾熱的激情、執著的追求、刻骨銘心的依戀、希望與失望、痛苦與歡樂、美好的嚮往、無私的奉獻……這一切織成了一部交響詩。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所有的這些情感,併為之歡欣鼓舞。


可另一方面,也許是學心理學的緣故,也許是女主人公的命運勾我自己的一些共鳴,並想借此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因而,在這裡,我更願意去透過女主人公的人生故事,並試著對其命運脈絡特點進行梳理總結,去看看造就其命運背後的原因及對其一生的影響。


記得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Jane Nelsen說過:

置身一個家庭就好像在演一齣戲,孩子們為了獲得自己的歸宿感和價值感,會依照自己對所處環境的理解選擇扮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好孩子”、“反叛的孩子”、“學習好的孩子”、“愛運動的孩子”、“善於交際的孩子”等。爾後也沿著這些角色繼續成長為“好學生”、“好員工”、“好妻子/好丈夫”、“好爸爸/好媽媽”等等,以此類推。


而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她所選擇要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依照自己對所處環境的理解,倒不如說是基於如何贏得父親的肯定與愛的基礎之上。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美國著名的心理諮詢大師Norman Wright博士認為:

為了贏得父親的肯定與愛,為了獲得歸宿感和價值觀,女兒們會選擇扮演諸如實幹家、督促者、英雄、拯救者、照顧者、爸爸的小公主等等的角色。


女兒與父親的關係是女兒和男性交往模式的至關重要的雛形。父親擁有許多的“第一”,他是女兒第一個想吸引的男人,第一個與女兒關係密切的男人,也是女兒第一個擁抱和親吻女兒的男人,還是第一個重視女兒並對其刮目相看的男人。


女兒和父親所有的這些經歷都孕育了女兒不同於父親和其他男人的特質:女兒的女性特質。在女兒的童年時,如果女兒和父親的關係有缺陷,女兒的女性特質的發展將受到很大的損害。


女性特質發展的受損對女兒來說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她會成為一位“全副武裝的女戰士”,她會藉助個人的成就,不懈的努力,來塑造一個強壯的具有男性特徵的自我形象。這種偽裝的男性特質猶如一件冰冷、厚重的盔甲和盾牌,用於保護自己免受父親的拋棄和拒絕。


同時,可想而知的是這種盔甲一方面把自己與外部真實的世界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無法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釋放出來,使她在表露其女性溫柔的情感方面存在難以逾越的障礙。最終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女兒與男性的關係,影響著女兒的戀愛、婚姻與家庭生活。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確實,無可否認的是,父親在塑造女兒的身份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影響著女兒的一生。為了能更加清晰地闡明因父親而扮演某種角色會影響女兒的一生這個觀點,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啊,拓荒者!》中的女主角亞歷山德拉的人生故事吧。


亞歷山德拉的父親,堅毅、聰明的約翰.柏格森來開墾這荒原已經有十一個年頭了,依然沒有留下什麼印跡。多年來,柏格森家遭受了一個又一個的挫折。


有一年冬天,他家的牛在一場暴風雪中全部死亡。


第二年夏天給他家犁地的馬在草原上一個狗洞裡折斷了腿,只好一槍把它打死。


還有一年的夏天,他家的豬全得霍亂死了,還有一匹寶貴的駿馬讓毒蛇咬死了。他家的莊稼一再歉收。他家還死了兩個男孩。


四十六歲那年,柏格森總算還清了家裡的債務,但也僅剩下一片貧瘠的、尚未被馴服的土地,一切有待從頭開始,他卻染了重病,將不久於人世。


柏格森在彌留之際,將女兒亞歷山德拉叫到床前,對她說:“亞歷山德拉,你要盡一切力量照顧好你的兄弟們,一切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肩上。你要保住這整塊的土地。”就這樣,亞歷山德拉就被父親指派成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的角色。


我們再來看看亞歷山德拉的父親是在什麼情形下將“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的角色委派給她的。


亞歷山德拉的媽媽是一位“白白胖胖的女人,敦厚、平庸,但有一種讓人舒服的感覺。十一年來,她一直在很難保持整潔的條件下,為維持一個稍微像樣一點的整潔的家進行了難能可貴的奮鬥。她總是思念自己的故鄉,始終無法原諒柏格森把她帶到這天涯地角來。”


亞歷山德拉的其他三位弟弟。大弟弟奧斯卡是個十九歲的“方腦袋、沉肩膀的小夥子,敦厚、平庸”的小夥子。二弟羅是一個十七歲的“稍敏捷點但老是心思不定的瘦削”的小夥子。小弟弟艾米只有五歲大,是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


而在亞歷山德拉的身上,柏格森看到了他父親盛世時的特點堅強的意志和樸實的、直截了當想問題的作風。他當然更願意在他一個男孩子身上看到這種相似之處,但這不是由他選擇的。他日復一日躺在床上。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局面,並且心裡還得感激,總算兒女當中有一個是可以把他的家和他艱難得來的土地的前途予以託付的。


事實上,亞歷山德拉不到十二歲就開始充當爸爸的好幫手了,等她漸漸長大之後,他爸爸越來越依靠她的智謀和判斷力。

亞歷山德拉成了骨子裡仍然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的父親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成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那麼,“成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對亞歷山德拉來說意味著什麼?她頂替的實際上又是家庭中的什麼角色呢?


我們可以看到,於其父親柏格森而言,亞歷山德拉就是他心目中那個“能幹的兒子;於父親死後的整個家族而言,亞歷山德拉就是這個家族的“父親、主心骨、頂樑柱”;對於小弟弟艾米而言,亞歷山德拉則是“父親”又是“母親”,而且是一個“失敗的母親”。

亞歷山德拉所扮演的角色無一不與她的“男性特質”相關聯的。


那麼,被父親選中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的亞歷山德拉後來的人生過得又如何?


都說人生猶如一枚硬幣,有其正面,也有其反面。正面代表的是其成就、價值、美德等,反面代表的是其侷限性、焦慮、痛苦等。


現在就讓我們先來看看硬幣的正面吧!這一面,包括作者、譯者及眾多的讀者已有很多深入的瞭解了,我不想就此再費太多的筆墨。誠然,亞歷山德拉不負眾望,成為真正的扭轉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智力都用在了完成這一使命上。


“她的思想像一本白色的書,上面清晰地寫著有關天氣、牲畜以及萬物生長的事。”經過十六年的艱辛創業,亞歷山德拉硬是把原來的一片荒原變成了“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收成豐碩,開闊中帶著一種爽朗、歡樂和青春氣息”的好地方,並且由於她的成功創業和慷慨待人樂於的照顧者性格為她贏得了鄰里的尊敬與愛戴。


讓我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硬幣的反面吧,也就是亞歷山德拉的人生的坎坷痛苦的一面。我試著梳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點吧!


人格發展的不完整性、不平衡性

從小生活的艱辛使亞歷山德拉在精神上過早地長大,幾乎沒有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失去了自我整合的絕佳時機,以至於她後來的事業與情感的發展也出現極大的不平衡性。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書中的一段對亞歷山德拉的大房子的描述也暗含了她人生的不完整性:“如果你上山走進亞歷山德拉的大房子,你會發現裡面給人一種奇特的、還沒有佈置完的感覺。舒適的程度很不平衡。有一間屋子牆上糊好紙,地上鋪上地毯,傢俱擠得特別滿;而旁邊一間屋子則幾乎是光禿禿。”


她對土地、對莊稼、對牲畜、對運營等等無不顯現其敏銳、果敢、成竹在胸的成熟女性的智慧,但對於情感的表達,她卻一直是遲鈍而不自如的。


她對小弟弟的智力上、生活上、學業上的培養可謂是卓有成效的、非常成功的,但對小弟弟情感上的引導卻是缺失的。


“如果亞歷山德拉想象力豐富一點的話,她就會猜到麥麗心裡在想些什麼,她也會早就看出艾米的心事。可是,正如艾米不止一次想到的,這正是亞歷山德拉盲目的一面,而她所過的那種生活又不足以使她的觀察力敏銳起來。她的一切訓練都是為了使她所從事的工作卓有成效。她的個人生活,以及自己個性的發揮,幾乎都是下意識的;好比一股地下潛流,隔好幾個月才間或冒到地面上來,然後又流回自己的地下去。”最終也因她自己的疏忽及不敏感間接導致了弟弟陷入與任性、熱情衝動、“讓人們都情不自禁地愛上她”的已婚婦人麥麗的苦戀中不能自拔,以至於他們倆人在一次幽會中被麥麗暴戾的丈夫衝動之下槍殺的悲劇。


後來的亞歷山德拉一邊是擁有許多的財富及人們對她的讚美,但另一邊則是她直至四十歲仍是孑然一身。她的人生顯現出相當明顯的不完整性及不平衡性。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對自己的女性身份缺乏認同

由於亞歷山德拉是骨子裡仍然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的父親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她獲得父親肯定與讚賞的品質是其身上具有的某些男性的特質:富有冒險精神、堅忍不拔、靈活應變、果斷、善於接受新事物、強壯、結實、富有力量等等,而其身上的女性特質諸如美麗、溫柔等等則不為其父親所留意及讚美。


於是,亞歷山德拉為了獲得父親的喜愛與肯定,她會單純天真地認為:“我想讓爸爸喜歡我,爸爸喜歡我這種男子漢的氣質,我不能讓他失望。”就這樣,亞歷山德拉的女性特質被壓抑下去,而其男性的特質則不斷地得以強化。


她自己從未注意過自己作為女性的特徵及外表,她身邊的人也一樣的忽視她的女性身份的存在。就連與她最親密的小弟弟艾米也從未留意她姐姐的容貌,“在麥麗.沙巴塔告訴他之前,他從來沒有想過他姐姐是個漂亮的女人,他原來根本沒有把她想成一個女人,只是姐姐就是了。”


書中有兩段她自己說的話也許從另一個側面也可證實了她對她自己的女性身份的認同的不足:

“也許我這個人不管怎麼樣也不會太溫柔;不過我變成那樣一個女孩子,肯定不是我自己選擇的。就是那一條常春藤來,一遍一遍地砍斷,她也會變硬的,像一棵樹一樣。”

“有時候,在城裡,銀行裡、縣辦公室裡的人好像喜歡看到我。我自己想,那是因為跟外表乾淨、健康的人打交道比較愉快。”


寂寞的一生

作為被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的女兒,亞歷山德拉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家族。她照顧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別人的依靠。


她身邊的每個人似乎也習慣於從她那裡得到幫助和關心,卻沒有人想到她也是一個人,她也需要別人的理解和關懷。所以,她的生活一直很寂寞、孤立無援。


以至於一開始時,唯一真正賞識她的美、理解她的自少年起的好朋友卡爾.林斯特侖姆也認為他對她從未有過真正的幫助,他的存在只會給她增添一分負擔,多一樣她感到有責任要照顧的東西,而決意離開她。連最親近的小弟弟艾米也不理解姐姐的需求,不體恤姐姐的寂寞,對姐姐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與自己心愛之人卡爾結婚的想法也充滿不解與尷尬。


這個作為“拯救者和照顧者”的女人最終只淪為家人、親朋好友們眼中的“供給機”。


令人頗為心酸的是,每當她深感寂寞、身心疲憊之時,她只能靠心中的一個幻想來慰藉自己。書中有這樣的一段描寫:


待她年事日長,這個幻覺更多是在她感到疲勞,而不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出現。


有時,她在野外工作了一整天,監督工人們給牛身上打戳記,或是把豬裝車,回到家來身上涼颼颼的,喝一杯加香料的家釀熱酒,然後上床,渾身累得痠痛。


這時,就在她入睡之前,那個老幻覺又出現了,她感到有人把她的身子舉起,抬走,那是一個強壯的人,能把她身上的疲勞一掃而光。


壓抑的人生

由於肩負拯救者和照顧者的使命,亞歷山德拉一直都是一位全身武裝的女戰士,一生不敢停歇地往前衝往前衝。


作為女性的本能使她不可避免地產生被照顧、被呵護的慾望與需求,並化作一種幻覺陪伴、支撐著她走過那些艱難的歲月。但即便是一種幻覺也遭到她強大自我的壓制。終其一生,她必須扮演強者的角色,不能顯露自己任何的脆弱。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對此,書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說實在的,貫穿於她整個少女時代的,只有一種幻想。


有時會有一種幻覺,好像有一個十分強壯的人把她身體托起,輕輕地抬走。這人當然是男人,但是和她認識的男人都毫無相似之處;


他比他們都強壯、魁梧、敏捷的多,他輕而易舉地抬著她走,好像她是一片麥葉。她從來沒有看見過他,但是她閉著眼睛可以感覺到他像陽光一樣金黃,渾身都散發出熟透的玉米地的香氣。


她能感覺到他走進來,彎腰把她舉起,然後她就覺得自己被舉著疾馳過田野。


每當出現這樣一次夢幻之後,她就生著自己的氣,趕忙起身,跑到從廚房隔開來的浴室中,站在一個鉛桶裡使勁擦澡,最後往自己晶瑩雪白的身上澆幾桶涼水而告終。


好了,關於亞歷山德拉人生硬幣的正反兩面的論述就先告一段落了。讓我們來看看亞歷山德拉最終的命運吧!


值得慶幸的是,亞歷山德拉在經歷最鍾愛的小弟弟艾米之死的悲劇以及另兩個貪婪的弟弟的背叛後,大病了一場,並由此悟出一直以來出現在她生命中的那個幻象中強壯有力的臂膀屬於誰的。


她終於明白了這樣的一個人生哲理:


一個人能給予另一個人真正的最大的幫助就是能理解他/她;


在這個世界上,幸福一出現就得馬上抓住它;


失去容易得到難;


當我們的人生的重心從外在、從家人、從周圍的人迴歸至自我的身上,意識到我們的需求與願望與別人同等的重要,而滿足他們也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的人生就自在了。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又存在多少被父親選中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的女兒們,她們的人生又會如何?


雖然上面我們討論的只是一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的人生故事,但我始終認為人性都有其普遍性,人類個體的命運也遵循週而復始地重複著、循環著的定律。誰又能說這些女兒們的命運脈絡的特徵與亞歷山德拉的無相通之處呢?


比如,由亞歷山德拉的故事我會聯想到大家熟知的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澳門賭王千金何超瓊;又比如,在亞歷山德拉的身上,我也似乎看到自己的影子;但由於篇幅的緣故,在這裡我也不想展開這些現實中的故事了。也許,你也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想到自己的人生經歷。不是說文學源自於生活,生活又可呈現於文學之中嘛。



我依然認為,看見即療愈,當我們能與文中的主人公產生某種共鳴,我們能重新審視我們的人生,療愈便開始了。

那些被父親選為“家族命運的拯救者和照顧者”女兒的人生會如何?

諮詢師專訪/隨筆

“諮詢師專訪/隨筆”是艾壹丁心理為大家打造的諮詢解答、諮詢師隨筆分享的乾貨欄目;


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關於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親子教育、家庭關係、生活困境、情緒困擾等方面的具體問題,希望可以得到諮詢師專業的建議和幫助,可以在文末留言,或者後臺留言,我們會每天隨機抽取一個問題進行解答。


該欄目於每週四準時更新,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