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剁手节",你甘心落入这三大心理学套路了吗?

今天,你“剁手”了吗?

双十一

最近这些天,不断有朋友找我淘宝盖楼,也有朋友(年轻人居多)早早地给购物车塞满商品,就熬夜等着双十一的午夜钟声敲响,可以来一次疯狂购物。

双十一

我有时会劝他们年轻人稍微留心点,因为好些商家都是先涨价再降价,其实你们看到的价格甚至可能比平时要贵!

但是,他们很少有人听。有些小女孩还会和我说:“张老师,这些化妆品都是我朋友推荐给我的呢?我从10月份就一直在关注呢!真的很实惠,还有那个.....”

双十一

双十一,一个原本平凡的日期这几年却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着。

从最初的的单身光棍节,逐渐发展成全民的购物狂欢节。

双十一

自从2009年淘宝在双十一推出五折促销后,“双十一购物与剁手”引发了无数消费者的疯狂追捧。

双十一

以上是淘宝网节节攀升的双十一成交金额,而在2015年之后,单日成交金额已经达到了上千亿。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这些消费者在双十一这天剁手不断呢?在这其中有着哪些心理因素起着作用,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呢?

双十一=便宜有好货

早在1995年,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就指出,人们常常怀有某些认知和想法,并且是无法轻易识别的,但它会依然影响我们对某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征的看法。

在2001年,心理学家Kawakami在社会实验中再次发现,当参与者观察不同种族的照片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感受,而对同一种族的感受却有很多相同点。

所以简单说,人们对某个群体和事物的一种概括固定化的看法,即为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同样体现在双十一购物节上。

正如之前我见到的那些年轻女孩们所认为的,“便宜,低价,物美价廉”,成为双十一购物节的潜藏代名词。

双十一

一边剁手一边买“便宜货”

虽然,我们也都知道“双十一”这天的淘宝货并没有那么“便宜”,但我们也会习惯性地打开购物网站瞅几眼。而这也是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印象的神奇力量。

你买我也买

阿里CEO张勇曾说:“我们希望在春节外,有一个全球。全社会的节日。”这个节日,就是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

随着每年双十一所带来的成交量逐渐增加,相应的造势活动也应运而生。

双十一

邀请了一众流量明星的双十一晚会

这犹如春节“存货”般的购物仪式,加上商家在各大公共媒体如电视、广告牌、公众号的轮番轰炸,以及好友的“淘宝求盖楼”申请,朋友圈的购物清单秀......你是否也感到,如果不在双十一买点什么,好像就总有哪里不对。

其实,这些都是商家巧妙利用从众心理引导我们消费的诸多方式

从众心理,是个人受到其他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上表现出符合于多数人的样子。

在如此大规模的双十一宣传下,很多生活中的需求都被放大了很多。

这支口红看上去并不那么紧需,家里还有好多没用完的,但看到朋友圈好多朋友在秀,反正今天是双十一,还是买了吧。

这幅哑铃看起来不错,本来想等明年再买,但反正今天是双十一,还是买了吧。

这件范思哲皮夹克看起来不错,不过衣柜里去年买的好像还没穿过。不过反正今天是双十一,还是买了吧。

很多时候,我们就在这样不知不觉的从众心理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跟从型消费”。

我好像还有些东西没有买

20世纪20年代,

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次记忆实验。

她让参与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出你喜欢的诗,依次数数,等等。

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

做完实验后,她立刻让参与者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

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没有完结的事情,比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叫做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双十一

你可能会奇怪这个心理效应和双十一有什么关系。

那么你还记得购物节中商家免费发放的购物券和预售活动吗?

“满200减100,1元换购300元,预付1元抵100元......”等等。

我们以为自己在满减和预售活动中赚到了那中间的差额,却没想到商家正是在赚我们多付出的钱。

双十一

而在获得了这些购物券和预售信息后,这一“未完成购买活动”总是吸引着我们去多多少少买点东西。

在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的影响下,我们也总是对那些没有花出去的购物券情有独钟

编者结语

在商家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中,我们可能越来越容易把自己手中的钱花出去。而在我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年轻人,很多即便处在“负资产”的状态下,也依然不忘提前消费。

其实,适当的消费,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乐趣的。然而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过度的消费行为除了让我们腰包越来越紧,也会买了很多本来“不必要”的东西。即便在这个双十一购物节之夜,我还是想呼吁大家理性消费,切莫因此让生活陷入窘状。

消费需要理性,而生活也需要一步一步前行

作者介绍

张雪辉

个人资历: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身心健康辅导中心负责人

广州艾壹丁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督导师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广东省精神卫生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委

受训经历:

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18 年,连续咨询个案时数超 20000 小时,督导时数超 1000 小时,带领长程动力关系小组超 1000 小时,具有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培训经验及危机干预经验

接受“国际婚姻家庭师”为期三年的培训课程;(师从哈佛医学院医学博士,美国咨询和治疗家学会前主席大卫.萨夫,40 余年从事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和性治疗)

中美督导组成员,长期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林奇教授、阿诺德教授个案督导

持续六年参与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培训项目

艾壹丁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咨询师培养基地

婚姻家庭教育|EAP员工帮助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