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究竟是女人的幸还是不幸

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究竟是女人的幸还是不幸

中国自古以来主张男主内女主外的婚姻模式,社会分工的不同,造就了男女在家庭和事业的两级分化,大部分男人选择在外拼搏,而大部分女人选择放弃工作操持家里的日常琐碎。

男人在事业上精进,越来越多的女人也在家庭上成为一把手,但是说起事业,很多的家庭主妇都是无奈的摇头,家里都忙得不可开交,如何去忙事业。

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究竟是女人的幸还是不幸

01

比起日上杆头的事业,全职妈妈为家庭的默默付出就显得暗淡无光,因为每天都需要,所有的日常琐碎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付出。

进入全职妈妈状态,孩子是我们最割舍不下的情感链条,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等待一朝最难以承受的痛苦分娩,如此种种怎么舍得放孩子一个人孤单的成长。

有的人有公婆帮带着减轻压力,但是更多的人是没有人帮,生了孩子还要自备超强的适应力,马上进入老练妈妈的队伍,不会也得会。

还没来得及慢慢体验做母亲的快乐,就被要求要像个身经百战的战士一样,学会一切带孩子和照顾家庭的特殊技能。

没有谁真正能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也没有谁能切身体会感同身受,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的明白在当下的环境下是怎么样的辛苦。

生活中有很多的场景,带着孩子每天做不完的家务,丈夫下班回来翘着二郎腿玩游戏刷着微信,身体上的累歇歇就好了,而心上的累指望谁能理解呢。

全职妈妈抱怨太累了,也许会被丈夫苛责:跟我的工作比起来,你有什么可累的,不就是带个孩子,做做家务吗?

是啊,不就是带个孩子,做做家务吗?没有收入的隐形付出就成了别人嘴里的矫情。

全职妈妈在没有完全投入家庭前,本也可以在事业上更进一步,最后回归到了没有纷争的家庭里,本以为可以安然的过上幸福日子,却发现不工作的妈妈却进入了更大的硝烟战场。

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究竟是女人的幸还是不幸

02

最近由刘涛和杨烁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我们都要好好的》引发全网讨论,男主向前在外忙事业,女主寻找在家相夫教子,讲诉了全职妈妈的隐痛。

婚姻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生活形态,丈夫在外忙事业早出晚归,女人在家相夫教子什么事都是一个瘦弱的女人在忙上忙下。

有时候,孩子的一场小病痛能让一个女人心疼的要死,抱着生病的孩子在医院跑上跑下时,坐在输液室听到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时,恨不得替孩子承受病痛的时候,那个时候真的希望有个人来帮你。

而你最亲近的爱人,却因为工作,有理由没时间来陪伴照顾孩子,也没有时间去安慰你越渐低沉的内心,让你一遍遍去体验孤单的成长。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而全职妈妈们还要面临更多类似的场景。

听腻了为母则刚的话,生而为人都需要被人温柔以待,分工明确又怎样,如果婚姻分工就完事还谈什么感情。

在感情里没有谁该不该,只有能不能互相体谅与关怀。

每个全职妈妈都是孩子的天使,但是天使却总是没有另一个天使来疼惜。

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究竟是女人的幸还是不幸

03

堂姐阿玲做全职妈妈将近十年了,因为没有人帮忙带孩子,权衡下一直等到两个儿子上学后才开始投入到陌生的工作。

阿玲做这个选择已经酝酿了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大儿子上学了,准备投入工作,小儿子又接踵而来,直等到小儿子上学,她才真正的有机会出来。

多年全职在家想找个理想的工作很难,阿玲选择了一个母婴店的导购,收入不高,但是她每天做的很开心。

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等到合适的时机去拼搏那个时代的发展,错过一个机会也许不会错过全世界,但是青春年少时的斗志昂扬被生活的所有无奈浇熄。

女人忙忙碌碌一生,所有的价值都存在了家庭里,小到一只鞋的存放位置,大到掌管所有人的生活细节,却不能管理自己的一生所求。

有时候我们以为放弃一些就能得到一些,但是除了年龄与皱纹,能增加的只是看透世情冷暖的一颗荒芜的心。

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究竟是女人的幸还是不幸

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犹如沙漠里的一只骆驼,虽然能找到出去的方向,但是却为了存活下去,不得不去寻找先让自己挨住饥渴的那片绿洲。

全职妈妈的希望就是那片绿洲,来自爱人的关心,来自家庭的温暖,来自朋友的鼓励。

女人为家庭奉献半生,都只为了找到那条能给予温暖力量的大路,相持前行,守望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