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1 2 3 4 5 6 7

do - re - mi - fa - so - la - ti


3.25

星期三 陰 宜穿毛衣


“叮”

“喂”

“你好,我是XXXX大學的志願者”

“老師好”

“你也可以叫我然然姐姐”

“那我叫你然然姐姐吧”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這是我通過學校的志願者協會

在疫情期間找到的一份志願活動

線上為相隔百里的中小學生進行線上功課輔導

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首先要選擇可以教授的課程

“聲樂 美術 編程 數學 英語”

還要填寫獎學金獲得情況和支教經歷


於是我憑藉著年年獎學金吊車尾的成績

搭配上藝設學子+合唱團老團員的身份

悄咪咪混進了學校的聲樂支教團隊


現在視屏對面坐著的這個小朋友

粉色的毛衣 蘑菇頭

黑色的耳機幾乎要把小小的臉頰全部遮住

一臉嚴肅

我立刻就想到一同支教的小夥伴口中的第一節課

“獨挑大樑來了一小時單口相聲”


不過還好

第一節課在不斷糾正

do - re - mi - fa - so - la - ti

的發音中

不知不覺結束了


這大概是一個嚴肅正經

稍微長大一點有可能會成為沈佳宜的小朋友吧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3.26

星期四 陰 宜做手工


人們說

“一回生,二回熟”

好像第二節課開始我就不再是老師

而是一位友善的網上鄰居


從閒聊中

珊珊告訴我她很喜歡唱歌

但是畫畫似乎也不錯

姑姑還幫她報了數學英語

但是她每天早上已經有了一節語文一節數學

我試探著問

不如我們一週兩節聲樂課、一節美術課?

於是今天

我又變成了一位美術老師


3.31

星期二 晴 宜曬太陽


“老師啊我們畫畫是要帶油畫棒還是水彩筆呀”

“嗯,好像都可以,你喜歡用哪一種呢”

“我喜歡水彩筆”

“那我們就用水彩筆吧”

“但是你上次,既用了水彩筆又用了油畫棒”

“嗯(我要怎麼解釋)”

“所以我有一點點看不懂你”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4.1

星期三 陰 宜吃甜食


剛剛下課前珊珊說:

老師你什麼時候來雲南玩呀

我家住在XX路XX號

你來了的話一定要來找我呀

我讓我奶奶給你燒雲南的特色菜

特別好吃


然後我告訴她

雲南真的是一個很美的地方

如果我畢業旅行到了雲南

你可一定要帶我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哦


於是今天我們有了這樣一個約定

真的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十分甜蜜


4.8

星期三 晴 宜翹課上課


今天珊珊好像記錯了上課時間

學校的老師還在直播

突然接到了她的微信電話

急匆匆在平板上打開了錄屏

奔向客廳 打開電子琴

一氣呵成


“其實我的老師剛剛也在給我上課”

“那怎麼辦,你是不是錯過了很重要的一節課”

“沒關係我錄屏了,一會可以看錄播”

“那老師,你一會一定要記得看錄播哦”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4.9

星期四 晴 宜暢想未來


如果能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和一個天真浪漫的小朋友一起做手工

那是怎樣有趣的一件事情呀


珊珊說:

老師我以後想像你一樣當老師

或者是發明家

這樣我就可以發明任意門

讓你到我這裡來了


聽起來

多麼偉大的發明呀

似乎每個小朋友小時候都有一個發明家的夢想

但是我好像已經忘記

我是出於什麼原因

想要做一個發明家了


4.10

星期五 晴 宜拖堂


“哇老師你手裡拿的那個是什麼”

我揚了揚手裡剛折出來的蝴蝶結

“這個,蝴蝶結摺紙”

“這個好好看,我好想學”

“那我教你吧”

“好呀!”


一個半小時過去了

“老師你是不是覺得這個很簡單呀”

“老實說,不太難”

“但是對你們大人來說簡單的事情

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真的好難”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4.16

星期四 晴 宜犯迷糊


“老師你會折小鉛筆嗎”

“我不會哎”

“那這節課我教你折小鉛筆吧”

“嗯,好的呀”


周圍:

“哇,你在幹嘛”

“這是你的老師嗎”

(一群小朋友們湊過來)

大概我是聽了一節公開課吧


“老師你要跟上我的速度哦”

“畢竟在幼兒園是學過畫畫的 手速是一定要在的”

“你可以在這一塊填上你喜歡的顏色”

“不對不對,是這樣折”

“老師啊,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很簡單啊”


不過這節課才進行了三十四分鐘

我們就失聯了

這是我這個星期與珊珊失聯的第三天

人名教師太難了

當代大學生太難了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4.19

星期日 陰 宜告別


相比悄無聲息的沒了蹤影

我一向討厭告別

但是 這是我的最後一節課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

音符的空隙間可以清晰地聽到鳥叫聲


“這應該是我給你上的最後一節課了”

“那,往後的譜子我們不學了嗎”

“恐怕是的......”

“那,老師我以後想聯繫你的話”

“你可以繼續用你爸爸的QQ給我發消息”

“好的,老師再見”

“再見”

支教日誌——跨越兩千公里的十二個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