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今天,筆者想和你們分享一下育兒經驗。其實,有一種在學步期廣被使用,而且使用過多的管教方法就是打屁股,除去極少特殊的機會,兩歲以下的孩子實在不必打屁股,如果你兩歲大的孩子堅持要跑過馬路,也許你除了打他一下屁股別無選擇,可是,通常你應當能夠以佈置一個舒適的家,以分散注意力,以身上的約束等來處理學步期孩子的行為,不應該動不動就訴之於打屁股。打屁股是以後才用得著的管教方法,在學步期還不適用,如果你時常失去耐心,常常打你學步期的孩子,那就得找專家來解決你自己的情感問題了。

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但很多父母打學步期孩子的理由是“他們存心破壞”。譬如說,媽媽看到學步期的寶寶把書架上的書弄得亂七八糟,還在撕一本她的寶貝書,她認為這孩子是在洩恨,破壞,於是狠狠地揍他一頓,其實並非如此,一個四歲大的孩子這樣做可能是懷了敵意,可是,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這樣做只是向書的世界探索,他不但撕下書頁,而且還會填進口中,做父母的不應不分清。

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還有在飲食方面的問題是做父母的另一個管教難題,很多飲食問題發生於學步期,除非孩子生理上有什麼障礙,本來是不應該發生飲食問題的,而心理上的因素就是父母在這方面的技巧太差。想想看時常發生的情形是怎樣?大約在一歲左右,小傢伙開始挑嘴、鬧食,飯量也小一點了,我們不應大驚小怪,因為,如果他繼續象週歲前那種吃法,不久,他就長得象馬戲團裡的巨人那樣子了。

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所以,孩子成長到在食物的愛好方面更有個性,而他的胃口也時好時壞,可是,做母親的卻一直擔心孩子吃得不夠多,感到焦急、憂慮,開始加壓力,催促,勸說,“把胡蘿蔔吃掉,你會長高高壯壯喲”!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母親越加壓力,孩子越不肯吃,而孩子吃得越少,母親越著急,就越加壓力。要不了多久,母親就面對了一個傷腦筋的問題了其實這一切都是莫須有的,為什麼?

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因為我們父母有一個得力的同盟,只要利用得法,保證有效,此同盟即自然的飢餓,如果我們為他準備合標準的食物,任他自己愛吃什麼就吃什麼,他自然會攝取足以維持其健康的食物的,不過,我們還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允許他改變他的愛好,如果他突然討厭起一向愛吃的水果或蔬菜,就讓他討厭去,彆強迫他,只要你給他準備了營養充分又不偏重於哪一種養的食物,就隨他吃多吃少,你不會遇到問題的。

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最後,學步期的孩子常會在吃飯開始時磨時間或調皮,這一方面是由於胃口的減弱,一方面是由於有些別的事比吃更有吸引力,我在這裡所謂的別的事是指象玩弄食物在桌子上敲勺子,把東西丟進食物等引人入勝的行為。這些行為對做母親的來說,是煩人的,可是必須認清這對一個學步期的孩子說是正常的絕沒有故意惹媽媽的意思。把食物拿開,讓他下去,如果他立即吵著要食物,就再給他一機。

父母們要明白,學步期的孩子不該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