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商品營銷的祖師爺-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

擔綱納粹宣傳大任的是一位叫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的,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聽說過“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這句話。這也被稱為“戈培爾效應”。

現代商品營銷的祖師爺-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

“重複是一種力量,就算只是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從一開始“你算老幾”到後來“好像真的滿不錯的”

逐漸改變世人的認知,品牌價值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還記得那2018年世界盃,最終冠軍是法國隊。不過因為我喜歡球隊是意大利和荷蘭,可是這兩隊連預選賽都沒有進入,所以世界盃整體也沒看幾場。但是就是有限的幾場球的轉播中,我卻滿眼滿耳被幾個品牌的廣告,如“馬蜂窩”、“boss直聘”、“知乎”進行轟炸,網上也是罵聲一片。

現代商品營銷的祖師爺-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

洗腦式廣告是否只是垃圾?確實貌似垃圾,不斷重複,毫無技術感。


不一定是這樣的。

其實用戶有2個場景:當在接收場景時,比如看電視,“恆源祥,羊羊羊”煩死了;但是放到消費場景時,當你去了超市,看到一堆羊毛衫,你就會想起來,“煩死人”的“恆源祥”,你就買它吧。而當年的“腦白金”也是一樣,“天天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簡直就是垃圾,但是當你過年送禮時,你就會想到它。

據說2018年世界盃這批廣告,都是出自知名洗腦派廣告人葉茂中。他的營銷關鍵思路就是“重複、重複、重複”。不斷地出現,才是佔領用戶心智最好的方式。

而這一技巧,其實祖師爺應該是70年前的二戰期間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

最早的洗腦廣告大師:“戈培爾效應”

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

現代商品營銷的祖師爺-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德語:Paul 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擔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擅長講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爾的工作能力給希特勒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希特勒在1942年回顧起來仍頗有感慨:“戈培爾博士擁有言辭和才智兩種天賦,沒有這些天賦,柏林的局勢就無法控制......對戈培爾博士來說,他以言辭的真情實感贏得了柏林。”

戈培爾極其擅長演講和包裝,為納粹德國製造了大量的政治宣傳和謊言包裝。同時,他還因此做了一個頗富哲理的總結——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

納粹上臺之初,德國的收音機普及率不高,一時間也沒法讓家家戶戶都很快擁有一臺收音機。於是戈培爾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下達了集體收聽廣播的命令:大夥在一起收聽廣播,誰也不能把耳朵塞了起來。因此,國民們連耳根清淨的自由都沒了。而且,許多廣播節目被安排在上班時間播出,在播出的時候,人們必須放下手頭的工作收聽廣播。

即使廣播的時候你是在咖啡廳或者餐館,那也不會成為漏網之魚,因為像餐廳、咖啡館之類的所有公共場所,都必須配備收音機。而對於行人來說,街頭的揚聲器照樣會把納粹黨的聲音傳送到你的耳朵裡。在當時,沒有哪個國家有德國那麼密集的無線電覆蓋度。

依靠著大量的重複宣傳,成功把納粹的各種宣傳理論植入到德國民眾的心中。從這點來看,戈培爾真可謂是最早的“洗腦式營銷”大師。

現代商品營銷的祖師爺-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

下面是轉自維基百科的戈培爾語錄:

  1. 混雜部分真相的說謊比直接說謊更有效。
  2. 用步槍取得權力也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更好的方法是取得人民的心!
  3. 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複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
  4. 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
  5. 真理是無關緊要的,完全服從於策略的心理。
  6. 我們信仰什麼,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隻要我們有信仰。
  7. 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藝術,我們相信奇蹟,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在我們看來政治正是不可能的奇蹟
  8. 必須把收音機設計得只能收聽德國電臺
  9. 報紙的任務就是把統治者的意志傳遞給被統治者,使他們視地獄為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