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镇“1234”工作模式推进乡村治理

近年来,普文镇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各方面,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城镇治理效能,通过“1234”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1张网格,划分责任联动共建。将集镇1张网格划分为8个责任片区,由镇党政领导班子任各网格组组长,辖区内机关、中心(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为网格责任单位,分片包干负责。实施“党建+城镇治理”,构建镇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格局,落实“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绿化、包设施、包文明、包秩序)责任制;基层以村(社区)为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任网格组组长,各村(居)民小组支书、组长任区域网格长,具体抓好各村(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党员服务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禁毒防艾宣传等工作。将入镇道路及主街道设为党支部责任区、责任路段,由机关党支部、青年人才党支部、事业单位党总支认领负责,切实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组建2支队伍,志愿执法携手共治。一是组建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工作队。由城建、交安、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定期开展城乡综合执法和巡查,集中整治镇区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张乱贴等乱象。二是发挥志愿服务团队作用。全镇15个志愿服务团队3442名志愿者,协助做好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工作,引导群众文明用语、文明出行,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清除街面交通隐患,倾力打造洁美镇容镇貌,助力“三城联创”(创全国文明城市、创世界旅游名城、创省级卫生城市),不断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

围绕3治融合,善治和谐美丽乡村。将“3治”(自治、法治、德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村组通过“五议五决策法”(党支部提议、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村民评议)决定村级重大事项,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说、议、办、评”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实现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方式创新。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村里把一些法律法规管不到、村规民约管不好的事,交由由村民推选出的道德评判团来议。如对毁坏绿化带种植果蔬的行为,通过道德评判团劝导说理,让农户自行纠正,实现了由老百姓自己来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

构建4级体系,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建立以党委为核心、党支部为基础、党员为主体、群众为要素的四级工作体系,全镇52个党支部均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发挥党员“双亮双带”(亮身份、亮职责;带着干、带头干)作用。如曼么老寨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发挥党员“双亮双带”作用,积极投身美丽村寨建设,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提升农村党员群众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集中整治、重点攻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村民镇村治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不断汇聚环境治理“家”力量,形成支部带领党员干、党员带动群众干的生动局面。


原标题:普文镇“1234”工作模式推进乡村治理

审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