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这个“五一”,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这个“五一”,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这个特殊的“五一”假期,在旅游、消费等方面呈现不少新变化。浏览5月6日山东各市党报,多数对假日旅游进行了盘点报道,我们带你一起来看,“五一”假期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这个“五一”,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济南:游客不再扎堆近郊游受青睐

在丰富假日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扩大文旅市场消费的同时,济南公园风景区和文化场馆严控客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文旅市场的平稳有序。

据统计,在景区客流量确保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的前提下,截至5月5日14时,全市重点监测的16家A级景区假期共接待游客69.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304.9万元。全市国有博物馆、国有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累计接待观众2.3万人次,组织各类线上活动参与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其中:9家国有博物馆累计入馆7259人次,4家国有美术馆累计入馆2500人次,13家公共图书馆累计入馆10247人次,12家公共文化馆累计入馆1680人次。

受疫情影响,人们更倾向于走进绿水青山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生态游产品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九如山景区山花绽放、栈道曲折、瀑布成群,游客在美如画卷的纯净山水间涤荡身心;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游人登高赏景,放松身心……

“五一”假期,长途游受到一定影响,推动了本地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链整合,各旅游景区、农家乐餐馆、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纷纷抱团,推出深度体验游线路,使市民在家门口也可享受两日游、三日游的度假产品。

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这个“五一”,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青岛:告别“人山人海”舒适“看山看海”

“五一”小长假,青岛气候适宜,各大景区继续推行预约入园、合理控制客流量等制度,景区旅游指数也基本处于“舒适”状态。5月5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23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58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下降76.29%、79.77%,监测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19.74%,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疫情防控时期,向往大自然的周边游产品备受青睐。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五一”假期,市文化和旅游局面向本地客群及周边客群,重新梳理青岛春季旅游资源,创新设计,适时推出了“时尚健康游主题产品及线路”,涵盖了26个网红打卡点,“山海深呼吸、乡野桃花源、花香飘岛城、浪漫春天里”四大主题游线路。同时,五月的青岛,气候宜人,瓜果飘香,包括采摘、观光等在内的乡村旅游热度持续上升,茶山、三合山、文王山、洋河九顶莲花山等乡村旅游线路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感受畅快呼吸、收获时尚健康的出行体验。

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这个“五一”,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泰安:强化客流管控游客登山赏景

“五一”假期,泰安市假日旅游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围绕“限量、预约、错峰”总要求,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科学谋划、周密安排,通力协作、多措并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假日旅游各项工作,有力保障全市“五一”小长假旅游安全平稳有序。5月1日0时至5日16时,纳入监测的13个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21.9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459.37万元,实现门票收入1188.29万元。

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督促指导所有已开放景区按要求实行限流,制定应对预案,全面推行山东电子健康码亮绿码通行制度,强化防控措施、有序限量开放、优化游览线路,引导游客有序排队、有序入园、有序游览,避免景区人流聚集。

其中,泰山景区严格执行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30%(3.4万人)要求;游客瞬间最大承载量达到25%(1.8万人)时启动预警机制、延缓进山;达到单日最大承载量25%(2.9万人)时暂停售票、限时进山。全面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按照0:00至8:00、8:00至16:00、16:00至24:00三个时段进行分时网络预约购票。

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这个“五一”,各市旅游成绩单如何?

烟台:线下登山赏花线上云游仙境

临夏暖意浓,山川黛色青。五一假期,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一手抓文旅市场繁荣,一手抓疫情安全防控。广大市民和游客线下登山赏花、线上云游仙境,全市假日市场亮点纷呈、平稳有序。

与清明假期相比,全市重点监测的蓬莱阁、龙口南山、塔山、招远罗山、昆嵛山等10家景区接待游客增长267%,营业收入增长187%,游客出游意愿增长强烈,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全市开放的63家A级景区严格执行“预约、限流、错峰”要求,确保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实现安心舒心游览。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梁旭日 整理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