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聖誕節裝飾還沒撤下來

我們又馬不停蹄的送走了臘月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

臘肉、餈粑、貼對聯、鞭炮、煙花、壓歲錢.....

光聽聽這些

過年的年味兒和儀式感隔著屏幕都能溢出來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以一碗臘八粥開篇,然後祭灶、掃房、辦年貨、蒸發糕......一直忙到正月十五,年才算告一段落。


臘月二十三(1月17日)

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這天灶王爺要上天彙報每家情況,所以家家戶戶都在這天晚上在自家廚房擺放水果、糖、米飯、等貢品,“賄賂”灶王爺,讓他去天上替自家美言幾句,保佑來年順順利利。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二十四(1月18日)

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讓運氣來來臨。通過掃房、清掃掉灰塵的同時,也清掃掉心裡的不淨,心裡的遺憾,而是以嶄新的環境,一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的未來,迎接美好的明天。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二十五(1月19日)

推磨做豆腐。“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願。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二十六(1月20日 大寒)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以前生活條件艱苦,養了一年的豬隻有到過年才能殺來吃。但今年的肉太貴了,以前都是20斤起步,算了,今年就10斤吧。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二十七(1月21日)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貨,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等,年味十分濃厚。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二十八(1月22日)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在以麵食為主的北方,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能蒸饅頭,所以這一天要準備近半個月的主食。除了要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二十九(1月23日)

小除夕。在我國古代的周到秦的時期,每年年末時皇宮中都會舉行名為“大儺”的儀式。這個儀式主要就是為了祛除鬼魅,祈求來年的平安。所以這個儀式也被稱作是“逐除”,而恰巧這一天都是除夕的前一天,所以臘月二十九也被稱作是“小除”或者是“小年夜”。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大年三十(除夕夜)

這一天的年夜團圓飯是重頭戲,一家人團團圓圓看春晚,放爆竹,辭歲守歲迎歲…...滿桌佳餚、闔家團圓,何等幸福?大家享受那份快樂氣氛的同時,更是在享受這難得的團聚和放鬆之日。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還有二十多天就要過新年了

在2019年裡

下司古鎮和你一起度過了

花香四溢的春天

微風拂面蟲鳥低鳴的夏天

秋風吹沅江,落葉滿下司的秋天

寧靜祥和的冬天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2020下司古鎮依舊在這裡等你

不見不散

(^_−)☆


ps:小互動

看看你今年的關鍵詞是什麼?

(截圖抽取)

臘月裡的年味序曲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