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八脈交會穴針灸配穴法是針灸醫學的一朵奇葩,最早見於《醫經小學》卷三,題目為“經脈交會八穴一首”,其後在《針灸大全》和《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書中均有記載。本歌訣將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在四肢相通的八個腧穴及其主治病症編成歌訣,便於誦讀和應用。此八穴既能治奇經病,又能治正經病,臨床上常採用上下相應的配穴法.。臨床實操的時候最好配合子午流注,傳統算法比較麻煩,現在的一些小程序和公眾號都配備這種功能(例如子午靈龜),所以使用起來非常簡便。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雲“凡人一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也。(難經作陰絡,陽絡)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陰脈營於五髒,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夏始。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內溫臟腑,外濡腠理。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秘旨也”。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八脈交會八穴歌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注】公孫二穴,是足太陰脾經穴也,通於衝脈,內關二穴,此二穴是手厥陰心包絡穴也,四穴通於陰維脈。四經會合循行之處,在胃心胸之間,故主治胃與心胸之病也。

臨泣二穴,是足少陽膽經穴也,通於帶脈;外關二穴,此二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穴也,四穴通於陽維脈。

四經會合聯繫之處,在於目銳 、耳後、頰、頸、肩之間,故主治目銳 、耳後、頰、頸、肩之病也。

後溪二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穴也,通於督脈;申脈二穴,此二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也,四穴通於陽蹺脈。四經會合別絡之處,在於目內 、頸、項、耳、肩、膊、小腸、膀胱之間,故主治目內 、頸、項、耳、肩、膊、小腸、膀胱之病也。

列缺二穴,是手太陰肺經穴也,通於任脈;照海二穴,此二穴是足少陰腎經穴也,四穴通於陰蹺脈。四經會合系絡之處,在於肺系、咽喉、胸膈之間,故主治肺系、咽喉、胸膈之病也。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八脈八穴八卦治症歌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八六為足,五十居中,寄於坤局。

幹屬公孫艮內關,巽臨震位外關還,離居列缺坤照海,後溪兌坎申脈聯。

補瀉浮沉分逆順,隨時呼吸不為難,仙傳秘訣神針法,萬病如拈立便安。

【注】坎一聯申脈,照海坤二五,

震三屬外關,巽四臨泣數,

乾六是公孫,兌七後溪府,

艮八系內關,離九列缺主。

大比合,取本髒。小比合,用表裡。

資源利用選我生,引離補艮有別情。

我虛弱,用生我者能補益。

乾補坎,離需巽。坤能補兌土生金。

補震要用坎加艮,卦中玄機秘密真。

火大盛,請克我者來施刑。

巽克艮,震克坤。依此類推理說明。

坎火若在膀胱裡,要取艮位再叮嚀。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靈龜八法

即根據八卦九宮學說,結合人體奇經八脈氣血的會合,取其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八個經穴(八脈交經八穴)的按時取穴法。靈龜,是古人稱九龜中的一種,曾將其龜殼燒製後,根據其裂紋表現推算事物的因果關係。八法,是指八卦的推算方法。靈龜八法一說首見於《針經指南》,是古代時辰針灸學的一個主要內容,取穴運算週期為60天。

本法的具體應用是將患者來診之日、時之干支所代表的基數相加之和,陽日除以9,陰日除以6,將不能盡除的所餘數求出。此餘數即是納於九宮八卦之數。所以要掌握八法逐日干支之基數,八法臨時干支之基數以及八法歌——八穴納卦數。現在有小程序代勞,不用每次都計算了。靈龜八法的開穴被繪製成“靈龜八法逐日按時開穴環周盤”,便於臨床應用。由於本法在臨床上常與子午流注納甲法配合應用,所以將此盤複製成“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環周盤”,更便於臨床取穴。

【靈龜八法歌】

公孫偏與內關合,列缺能消照海痾,

臨泣、外關分主客,後溪、申脈正相和。

左針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經廣按摩,

補瀉迎隨分逆順,五門八法是真科。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醜未八無疑,

丙辛寅申七作數,丁壬卯酉六須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單加四共齊,

陽日除九陰除六,不及零餘穴下推。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飛騰八法

本法於金元時代為針灸大家竇漢唧所倡導。根據時辰的天干屬性選取八脈交經八穴進行針灸療的按時取穴法。其取穴運算週期為五天。本法中,辰的天干、八脈交經八穴及其與八卦之間的配屬關係表。 飛騰八法中時幹、八卦與八穴間的配屬關係在臨床上,按治療時間(時辰)檢索上表處方選即可。 所配屬八卦與靈龜八法不同,因其以時幹為主,故又名“奇經納甲法”。其法,逢壬、甲時,開公孫(屬乾);逢丙時,開內關(屬艮);逢戌時,開臨泣(屬坎);逢庚時,開外關(屬震);逢辛時,開後溪(屬巽);逢乙、癸時,開申脈(屬坤);逢己時,開列缺(屬離);逢丁時,開照海(屬兌)。例如甲子日,戊辰時,即取臨泣穴,己巳時即取列缺穴,庚午時取外關穴,餘皆仿此。

【飛騰八法歌】

壬甲公孫即是乾,丙居艮上內關然,

戊為臨泣生坎水,庚屬外關震相連,

辛上後溪裝巽卦,乙癸申脈到坤傳,

己土列缺南離上,丁居照海兌金全。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刺法啟玄歌(五言)

八法神針妙,飛騰法最奇,砭針行內外,水火就中推。

上下交經走,疾如應手驅,往來依進退,補瀉逐迎隨。

用似船推舵,應如弩發機。氣聚時間散,身疼指下移。

這般玄妙訣,料得少人知。

八法五虎建元日時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順尋,

戊癸甲寅定時候,五門得合是元因。

八脈圖並治症穴歌

衝脈:

考穴:公孫二穴,脾經。足大趾內側,本節後一寸陷中,舉足,兩足掌相對取之。針一寸,主心腹五臟病,與內關主客相應。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治病:〔西江月〕九種心疼延悶,結胸翻胃難停,酒食積聚胃腸鳴,水食氣疾膈病。臍痛腹疼脅脹,腸風瘧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洩瀉公孫立應。

〖注〗九種心疼者∶曰飲、曰食、曰風、曰冷、曰熱、曰悸、曰蟲、曰注、曰去來痛。

結胸者,胸滿硬痛也。翻胃者,朝食暮吐,食難停留也。傷酒,傷食,積滯,腸胃雷鳴,水食,氣疾,膈間臍腹疼痛,兩脅作脹,胸膈滿悶,瘧疾腸風,大便下血,以及婦人胞衣不下,瘀血上攻迷心,皆宜刺此公孫穴,則立應也。

○凡治後症,必先取公孫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九種心疼,一切冷氣:大陵中脘隱白。

痰膈涎悶,胸中隱痛:勞宮膻中間使。

氣膈五噎,飲食不下:膻中三里太白。

臍腹脹滿,食不消化:天樞水分內庭。

脅肋下痛,起止艱難:支溝章門陽陵泉。

洩瀉不止,裡急後重:下脘天樞照海。

胸中刺痛,隱隱不樂:內關大陵彧中。

兩脅脹滿,氣攻疼痛:絕骨章門陽陵泉。

中滿不快,翻胃吐食:中脘太白中魁。

胃脘停痰,口吐清水:巨闕中脘厲兌。

胃脘停食,疼刺不已:中脘三里解溪。

嘔吐痰涎,眩暈不已:膻中中魁豐隆。

心瘧,令人心內怔忡:神門心俞百勞。

脾瘧,令人怕寒腹痛:商丘脾俞三里。

肝瘧,令人氣色蒼,惡寒發熱:中風肝俞絕骨。

肺瘧,令人心寒怕驚:列缺肺俞合谷。

腎瘧,令人灑熱,腰脊強痛:大鐘腎俞申脈。

瘧疾大熱不退:間使百勞絕骨。

瘧疾先寒後熱:後溪曲池勞宮。

瘧疾先熱後寒:曲池百勞絕骨。

瘧疾心胸疼痛:內關上脘大陵。

瘧疾頭痛眩暈,吐痰不已:合谷中脘列缺。

瘧疾骨節痠痛:魄戶百勞然谷。

瘧疾口渴不已:關沖人中間使。

胃瘧,令人善飢,不能食:厲兌胃俞大都。

膽瘧,令人惡寒怕驚,睡臥不安:臨泣膽俞期門。

黃疸,四肢俱腫,汗出染衣:至陽百勞腕骨中脘三里。

黃疸,遍身皮膚、面目、小便俱黃:脾俞隱白百勞至陽三里腕骨。

谷疸,食畢則心眩,心中拂鬱,遍體發黃:胃俞內庭至陽三里腕骨陰谷。

酒疸,身目俱黃,心中痛,面發赤斑,小便赤黃:膽俞至陽委中腕骨。

女癆疸,身目俱黃,發熱惡寒,小便不利:關元腎俞至陽然谷。

○楊氏治症:

月事不調:關元氣海天樞三陰交。

胸中滿痛:勞宮通裡大陵膻中。

痰熱結胸:列缺大陵湧泉。

四肢風痛:曲池風市外關陽陵泉三陰交手三里。

咽喉閉塞:少商風池照海頰車。

陰維脈:

考穴:內關二穴,心包經。去掌二寸兩筋間,緊握拳取之。針一寸二分,主心膽脾胃之病,與公孫二穴,主客相應。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治病:〔西江月〕中滿心胸痞脹,腸鳴洩瀉脫肛,食難下膈酒來傷,積塊堅橫脅搶。婦女脅疼心痛,結胸裡急難當,傷寒不解結胸膛,瘧疾內關獨當。

〖注〗中滿心胸痞脹,謂腹滿心胸痞脹不通快也。腸鳴洩瀉,謂暴瀉脫肛也。食難下膈傷於酒者,謂嘔吐食不能下,或因酒傷也。積塊堅硬,橫衝於脅,婦女心脅疼痛,裡急脹痛,傷寒結胸硬痛,瘧疾,裡實等病,皆刺內關,無不愈矣。

○凡治後症,必先取內關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中滿不快,胃脘傷寒:中脘大陵三里膻中。

中焦痞滿,兩脅刺痛:支溝章門膻中。

脾胃虛冷,嘔吐不已:內庭中脘氣海公孫。

脾胃氣虛,心腹脹滿:太白三里氣海水分。

脅肋下疼,心脘刺痛:氣海行間陽陵泉。

痞塊不散,心中悶痛:大陵中脘三陰交。

食症不散,人漸羸瘦:腕骨脾俞公孫。

食積血瘕,腹中隱痛:胃俞行間氣海。

五積氣塊,血積血澼:膈俞肝俞大敦照海。

臟腑虛冷,兩脅痛疼:支溝通裡章門陽陵泉。

風壅氣滯,心腹刺痛:風門膻中勞宮三里。

大腸虛冷,脫肛不收:百會命門長強承山。

大便艱難,用力脫肛:照海百會支溝。

髒毒腫痛,便血不止:承山肝俞膈俞長強。

五種痔疾,攻痛不已:合陽長強承山。

五癇等症,口中吐沫:後溪神門心俞鬼眼。

心性呆痴,悲泣不已:通裡後溪神門大鐘。

心驚發狂,不識親疏:少衝心俞中脘十宣。

健忘易失,言語不紀:心俞通裡少衝。

心氣虛損,或歌或笑:靈道心俞通裡。

心中驚悸,言語錯亂:少海少府心俞後溪。

心中虛惕,神思不安:乳根通裡膽俞心俞。

心驚中風,不省人事:中衝百會大敦。

心臟諸虛,怔忡驚悸:陰郄心俞通裡。

心虛膽寒,四體顫掉:膽俞通裡臨泣。

督脈:

考穴:後溪二穴,小腸經。小指本節後外側骨縫中,緊握拳尖上。針一寸,主頭面項頸病,與申脈主客相應。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治病:〔西江月〕手足拘攣戰掉,中風不語癇癲,頭疼眼腫淚漣漣,腿膝背腰痛遍。項強傷寒不解,牙齒腮腫喉咽,手麻足麻破傷牽,盜汗後溪先砭。

〖注〗手足拘攣者,屈伸難也。戰掉者,手足顫搖不能握也。眩者,暈也。中風卒然昏僕,不能語言,癲癇不省人事, 抽掣,頭痛及暴發火眼,熱淚常流,行痺,腿、膝、背、腰歷節周身疼痛,項強,傷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上下牙齒、腮、齦、咽、喉腫疼,手足麻木不仁,破傷受風,寢汗等證,先砭後溪穴,開通脈道,無不愈矣。

○凡治後症,必先取後溪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手足攣急,屈伸艱難:三里曲池尺澤合谷行間陽陵泉。

手足俱顫,不能行步握物:陽溪曲池腕骨太沖絕骨公孫陽陵泉。

頸項強痛,不能回顧:承漿風池風府。

兩腮頰痛紅腫:大迎頰車合谷。

咽喉閉塞,水粒不下:天突商陽照海十宣。

雙蛾風,喉閉不通:少商金津玉液十宣。

單蛾風,喉中腫痛:關沖天突合谷。

偏正頭風及兩額角痛:列缺合谷太陽紫脈頭臨泣絲竹空。

兩眉角痛不已:攢竹陽白印堂合谷頭維。

頭目昏沉,太陽痛:合谷太陽紫脈頭維。

頭項拘急,引肩背痛:承漿百會肩井中渚。

醉頭風,嘔吐不止、惡聞人言:湧泉列缺百勞合谷。

眼赤腫,衝風淚下不已:攢竹合谷小骨空臨泣。

破傷風,因他事搐發、渾身發熱顛強:大敦合谷行間十宣太陽紫脈(宜鋒針出血)。

○楊氏治症:

咳嗽寒痰:列缺湧泉申脈肺俞天突絲竹空。

頭目眩暈:風池命門合谷。

頭項強硬:承漿風府風池合谷。

牙齒疼痛:列缺人中頰車呂細太淵合谷。

耳不聞聲:聽會商陽少衝中衝。

破傷風症:承漿合谷八邪後溪外關四關。

陽蹻脈:

考穴:申脈二穴,膀胱經。足外踝下陷中,赤白肉際,直立取之。針一寸,主四肢風邪及癰毒病,與後溪主客相應。

治病:〔西江月〕腰背屈強腿腫,惡風自汗頭疼,雷頭赤目痛眉稜,手足麻攣臂冷。吹乳耳聾鼻衄,癇癲肢節煩憎,遍身腫滿汗頭淋,申脈先針有應。

〖注〗腰背脊強,不能俯仰也。足內踝紅腫,名繞踝風也。足外踝紅腫,名穿踝風也。

惡風自汗與雷頭風痛,暴發火眼,眉稜骨痛,手足麻木拘攣,臂冷,及婦人吹乳,乳房紅腫(未產者名內吹,已產者名外吹也),耳聾鼻衄,癲癇抽搐,肢節煩疼,遍身腫滿,頭汗淋漓等證,此皆風熱痰飲,流注攻衝為病。並宜先針申脈,立時有功。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凡治後症,必先取申脈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腰背強不可俯仰:腰俞膏肓委中(刺紫脈出血)。

肢節煩痛、牽引腰腳疼:肩髃曲池崑崙陽陵。

中風不省人事:中衝百會大敦印堂合谷。

中風不語:少商前頂人中膻中合谷啞門。

中風半身癱瘓:手三里腕骨合谷絕骨行間風市三陰交。

中風偏枯,疼痛無時:絕骨太淵曲池肩髃三里崑崙。

中風四肢麻痺不仁:肘髎上廉魚際風市膝關三陰交。

中風手足瘙癢,不能握物:臑會腕骨合谷行間風市陽陵泉。

中風口眼喎斜,牽連不已:人中合谷太淵十宣瞳子髎頰車(此穴針入一分,沿皮向下透地倉穴。左瀉右,右瀉左,灸可二七壯)。

中風角弓反張,眼目盲視:百會百勞合谷曲池行間十宣陽陵泉。

中風口噤不開,言語謇澀:地倉(宜針透)頰車人中合谷。

腰脊項背疼痛:腎俞人中肩井委中。

腰痛,起止艱難:然谷膏肓委中腎俞。

足背生毒,名曰發背:內庭俠溪行間委中。

手背生毒,名附筋發背:液門中渚合谷外關。

手臂背生毒,名曰附骨疽:天府曲池委中。

◎楊氏治症:

背胛生癰:委中俠溪十宣曲池液門內關外關。

遍體疼痛:太淵三里曲池。

鬢髭發毒:太陽申脈太溪合谷外關。

項腦攻瘡:百勞合谷申脈強間委中。

頭痛難低:申脈金門承漿。

頸項難轉:後溪合谷承漿。

帶脈:

考穴:臨泣二穴,膽經。足小趾次趾外側,本節中筋骨縫內,去一寸是。針五分,放水隨皮過一寸,主四肢病,與外關主客相應。

治病:〔西江月〕手足中風不舉,痛麻發熱拘攣,頭風痛腫項腮連,眼腫赤疼頭旋。齒痛耳聾咽腫,浮風搔癢筋牽,腿疼脅脹肋肢偏,臨泣針時有驗。

〖注〗中風手足舉動難,謂手足不遂也。若疼痛麻木拘攣,兼發熱者,風熱也。頭風旋暈及腫痛連腮、項、目、牙齒、兩耳、咽喉皆赤腫痛,遊風搔癢,筋脈牽引,腰、脅、四肢與肋疼痛等證,皆宜刺此臨泣穴,立時有奇功也。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凡治後症,必先取臨泣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足跗腫痛,久不能消:行間申脈。

手足麻痺,不知癢痛:太沖曲池大陵合谷三里中渚。

兩足顫掉,不能移步:太沖崑崙陽陵泉。

兩手顫掉,不能握物:曲澤腕骨合谷中渚。

足趾拘攣,筋緊不開:足十趾節握拳指尖(小麥炷,灸五壯)丘墟公孫陽陵泉。

手指拘攣,伸縮疼痛:手十指節握拳指尖(小麥炷,灸五壯)尺澤陽溪中渚五虎。

足底發熱,名曰溼熱:湧泉京骨合谷。

足外踝紅腫,名曰穿踝風:崑崙丘墟照海。

足跗發熱,五指節痛:衝陽俠溪足十宣。

兩手發熱,五指疼痛:陽池液門合谷。

兩膝紅腫疼痛,名曰鶴膝風:膝關行間風市陽陵泉。

手腕起骨痛,名曰繞踝風:太淵腕骨大陵。

腰胯疼痛,名曰寒疝:五樞委中三陰交。

臂膊痛連肩背:肩井曲池中渚。

腿胯疼痛,名曰腿叉風:環跳委中陽陵泉。

白虎歷節風疼痛:肩井三里曲池委中合谷行間天應(遇痛處針,強針出血)。

走注風遊走,四肢疼痛:天應曲池三里委中。

浮風,渾身搔癢:百會百勞命門太陽紫脈風市絕骨水分氣海血海委中曲池。

頭項紅腫強痛:承漿風池肩井風府。

腎虛腰痛,行動艱難:腎俞脊中委中。

閃挫腰痛,起止艱難:脊中腰俞腎俞委中。

虛損溼滯腰痛,行動無力:脊中腰俞腎俞委中。

諸虛百損,四肢無力:百勞心俞三里關元膏肓。

脅下肝積,氣塊刺痛:章門支溝中脘大陵陽陵泉。

○楊氏治症:

手足拘攣:中渚尺澤絕骨八邪陽溪陽陵泉。

四肢走注:三里委中命門天應曲池外關。

膝脛痠痛:行間絕骨太沖膝眼三里陽陵泉。

腿寒痺痛:四關絕骨風市環跳三陰交。

臂冷痺痛:肩井曲池外關三里。

百節痠痛:魂門絕骨命門外關。

陽維脈:

考穴:外關二穴,三焦經。掌背去腕二寸,骨縫兩筋陷中,伏手取之。針一寸二分,主風寒經絡皮膚病,與臨泣主客相應。

治病:〔西江月〕肢節腫疼膝冷,四肢不遂頭風,背胯內外骨筋攻,頭項眉稜皆痛。手足熱麻盜汗,破傷眼腫睛紅,傷寒自汗表烘烘,獨會外關為重。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凡治後症,必先取外關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臂膊紅腫,肢節疼痛:肘髎肩髃腕骨。

足內踝紅腫痛,名曰繞踝風:太溪丘墟臨泣崑崙。

手指節痛,不能伸屈:陽穀五虎腕骨合谷。

足趾節痛,不能行步:內庭太沖崑崙。

五臟結熱,吐血不已,取五臟俞穴,並血會治之: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腎俞膈俞。

六腑結熱,血妄行不已,取六腑俞,並血會治之:膽俞胃俞小腸俞大腸俞膀胱俞三焦俞膈俞。

鼻衄不止,名血妄行:少澤心俞膈俞湧泉。

吐血昏暈,不省人事:肝俞膈俞通裡大敦。

虛損氣逆,吐血不已:膏肓膈俞丹田肝俞。

吐血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中衝肝俞膈俞三里三陰交。

血寒亦吐,陰乘於陽,名心肺二經嘔血:少商心俞神門肺俞膈俞三陰交。

舌強難言及生白苔:關衝中衝承漿聚泉。

重舌腫脹,熱極難言:十宣海泉金津、玉液。

口內生瘡,名枯槽風:兌端支溝承漿十宣。

舌吐不收,名曰陽強:湧泉兌端少衝神門。

舌縮難言,名曰陰強:心俞膻中海泉。

唇吻裂破,血出幹痛:承漿少商關衝。

項生瘰癧、繞頸起核,名曰蟠蛇癧:天井風池肘尖缺盆十宣。

瘰癧延生胸前,連腋下者,名曰瓜藤癧:肩井膻中大陵支溝陽陵泉。

左耳根腫核者,名曰惠袋癧:翳風后溪肘尖。

右耳根腫核者,名曰蜂窩癧:翳風頰車後溪合谷。

耳根紅腫痛:合谷翳風頰車。

頸項紅腫不消,名曰項疽:風府肩井承漿。

目生翳膜,隱澀難開:睛明合谷肝俞魚尾。

風沿爛眼,迎風冷淚:攢竹絲竹二間小骨空。

目風腫痛,努肉攀睛:和髎睛明攢竹肝俞委中合谷肘尖照海列缺十宣。

牙齒兩頷腫痛:人中合谷呂細。

上片牙痛及牙關不開:太淵頰車合谷呂細。

下片牙疼頰項紅腫痛:陽溪承漿頰車太溪。

耳聾,氣痞疼痛:聽會腎俞三里翳風。

耳內或鳴、或癢、或痛:客主人合谷聽會。

雷頭風暈,嘔吐痰涎:百會中脘太淵風門。

腎虛頭痛,頭重不舉:腎俞百會太溪列缺。

痰厥頭暈,頭目昏沉:大敦肝俞百會。

頭頂痛,名曰正頭風:上星百會腦空湧泉合谷。

目暴赤腫疼痛:攢竹合谷迎香。

○楊氏治症:

中風拘攣:中渚陽池曲池八邪。

任脈:

考穴:列缺二穴,肺經。手腕內側一寸五分,手交叉鹽指盡處骨間是。針八分,主心腹脅肋五臟病,與照海主客相應。

治病:〔西江月〕痔瘧便腫洩痢,唾紅溺血咳痰,牙疼喉腫小便難,心胸腹疼噎咽。產後發強不語,腰痛血疾臍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癰多散。

〖注〗內痔肛腫,洩痢赤白,咳痰唾血、尿血,及牙齦咽喉腫痛,小便赤澀艱難,心胸腹痛,噎咽不快,產後敗血,上幹心氣,身發強直,不能語言;或瘀滯腰痛,臍腹間寒,子死腹中,胎衣不下,上攻膈塞,並刺列缺,其證必痊。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凡治後症,必先取列缺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鼻流涕臭,名曰鼻淵:曲差上星百會風門迎香。

鼻生息肉,閉塞不通:印堂迎香上星風門。

傷風面赤,發熱頭痛:通裡曲池絕骨合谷。

傷風感寒,咳嗽咳滿:膻中風門合谷風府。

傷風,四肢煩熱頭痛:經渠曲池合谷委中。

腹中腸痛,下利不已:內庭天樞三陰交。

赤白痢疾,腹中冷痛:水道氣海外陵天樞三陰交三里。

胸前兩乳紅腫痛:少澤大陵膻中。

乳癰腫痛,小兒吹乳:中府膻中少澤大敦。

腹中寒痛,洩瀉不止:天樞中脘關元三陰交。

婦血積痛,敗血不止:肝俞腎俞膈俞三陰交。

咳嗽寒痰,胸膈閉痛:肺俞膻中三里。

久嗽不愈,咳唾血痰:風門太淵膻中。

哮喘氣促,痰氣壅盛:豐隆俞府膻中三里。

吼喘胸膈急痛:彧中天突肺俞三里。

喉喘氣滿,肺脹不得臥:俞府風門太淵中府三里膻中。

鼻塞不知香臭:迎香上星風門。

鼻流清涕、腠理不密,噴嚏不止:神庭肺俞太淵三里。

婦人血瀝,乳汁不通:少澤大陵膻中關衝。

乳頭生瘡,名曰妒乳:乳根少澤肩井膻中。

胸中噎塞痛:大陵內關膻中三里。

五癭等症。項癭之症有五:一曰石癭,如石之硬;二曰氣癭,如綿之軟;三曰血癭,如赤脈細絲;四曰筋癭,乃無骨;五曰肉癭,如袋之狀,此乃五癭之形也。扶突天突天窗缺盆俞府膺俞(喉上)膻中合谷十宣(出血)。

口內生瘡,臭穢不可近:十宣人中金津玉液承漿合谷。

三焦極熱,舌上生瘡:關衝外關人中迎香金津玉液地倉。

口氣沖人,臭不可近:少衝通里人中十宣金津玉液。

冒暑大熱,霍亂吐瀉:委中百勞中脘曲池十宣三里合谷。

中暑自熱,小便不利:陰谷百勞中脘委中氣海陰陵泉。

小兒急驚風,手足搐搦:印堂百會人中中衝大敦太沖合谷。

小兒慢脾風,目直視,手足搐,口吐沫:大敦脾俞百會上星人中。

消渴等症。三消其症不同,消脾、消中、消腎。《素問》雲:『胃府虛,食鬥不能充飢。腎臟渴,飲百杯不能止渴;及房勞不稱心意,此為三消也。』乃土燥承渴,不能克化,故成此病。人中公孫脾俞中脘關衝照海(治飲不止渴)太溪(治房不稱心)三里(治食不充飢)。

黑痧,腹痛頭疼,發熱惡寒,腰背強痛,不能睡臥:百勞天府委中十宣。

白痧,腹痛吐瀉,四肢厥冷,十指甲黑,不得睡臥:大陵百勞大敦十宣。

黑白痧,頭疼發汗,口渴,大腸洩瀉,惡寒,四肢厥冷,不能睡臥,名曰絞腸痧。或腸鳴腹響:委中膻中百會丹田大敦竅陰十宣。

○楊氏治症:血迷血暈:人中。

胸膈痞結:湧泉少商膻中內關。

臍腹疼痛:膻中大敦中府少澤太淵三陰交。

心中煩悶:陰陵內關。

耳內蟬鳴:少衝聽會中衝商陽。

鼻流濁汙:上星內關列缺曲池合谷。

傷寒發熱:曲差內關列缺經渠合谷。

陰蹻脈

考穴:照海二穴,腎經。足內踝下陷中,令人穩坐,兩足底相合取之。針一寸二分,主臟腑病,與列缺主客相應。

治病:〔西江月〕喉塞小便淋澀,膀胱氣痛腸鳴,食黃酒積腹臍並,嘔瀉胃翻便緊。難產昏迷積塊,腸風下血常頻,膈中快氣氣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注〗上焦火盛,咽喉閉塞不通;下焦熱結,膀胱氣痛,小便淋澀,胸中腫痛;或食積酒積,內虛傷脾,發黃;或臍腹痛;或嘔瀉,胃翻吐食,乳癰,大便燥結,及婦人生產艱難,瘀血塊痛,昏迷,腸風下血不已;或膈中之氣,怏怏不快,如梅核氣格塞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等疾,急刺照海穴,則諸證自散。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凡治後症,必先取照海為主,次取各穴應之(徐氏):

小便淋澀不通:陰陵泉三陰交關衝合谷。

小腹冷痛,小便頻數:氣海關元腎俞三陰交。

膀胱七疝、賁豚等症:大敦闌門丹田三陰交湧泉章門大陵。

偏墜水腎,腫大如升:大敦曲泉然谷三陰交歸來闌門膀胱俞腎俞(橫紋可灸七壯)。

乳弦疝氣,發時衝心痛:帶脈湧泉太溪大敦。

小便淋血不止,陰器痛:陰谷湧泉三陰交。

遺精白濁,小便頻數:關元白環俞太溪三陰交。

夜夢鬼交,遺精不禁:中極膏肓心俞然谷腎俞。

婦人難產,子掬母心不能下,胎衣不去:巨闕合谷三陰交至陰(灸效)。

女人大便不通:申脈陰陵泉三陰交太溪。

婦人產後臍腹痛,惡露不已:水分關元膏肓三陰交。

婦人脾氣、血蠱、水蠱、氣蠱、石蠱:膻中水分(治水)關元氣海三里行間(治血)公孫(治氣)內庭(治石)支溝三陰交。

女人血分單腹氣喘:下脘膻中氣海三里行間。

女人血氣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皆痛,頭目昏沉:腎俞百會膏肓曲池合谷絕骨。

老人虛損,手足轉筋,不能舉動:承山陽陵泉臨泣太沖尺澤合谷。

霍亂吐瀉,手足轉筋:京骨三里承山曲池腕骨尺澤陽陵泉。

寒溼腳氣,發熱大痛:太沖委中三陰交。

腎虛腳氣紅腫,大熱不退:氣衝太溪公孫三陰交血海委中。

幹腳氣,膝頭並內踝及五指疼痛:膝關崑崙絕骨委中陽陵泉三陰交。

渾身脹滿,浮腫生水:氣海三里曲池合谷內庭行間三陰交。

單腹蠱脹,氣喘不息:膻中氣海水分三里行間三陰交。

心腹脹大如盆:中脘膻中水分三陰交。

四肢、面目浮腫大不退:人中合谷三里臨泣曲池三陰交。

婦人虛損形瘦,赤白帶下:百勞腎俞關元三陰交。

女人子宮久冷,不受胎孕:中極三陰交子宮。

女人經水正行,頭暈,小腹痛:陽交內庭合谷。

室女月水不調,臍腹痛疼:腎俞三陰交關元。

婦人產難,不能分娩:合谷三陰交獨陰。

○楊氏治症:

氣血兩蠱:行間關元水分公孫氣海臨泣。

五心煩熱:內關湧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氣攻胸痛:通裡大陵。

心內怔忡:心俞內關神門。

咽喉閉塞:少商風池照海。

虛陽自脫:心俞然谷腎俞中極三陰交。

上八法,先刺主症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諸應穴,仍循捫導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快然無所苦,而後出針。或用艾灸亦可。在乎臨時機變,不可專拘於針也。



對針療法(二)八法神針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