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说到锅包肉,哈尔滨的吃货们都不会陌生,但要讲到它的起源,很多人还是要画一个问号吧!近似西洋菜的做法,混在大东北的小鸡炖蘑菇、大丰收之中难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其实,这道菜最早便是用来招待洋人的,口碑相传,让它阴差阳错地成了哈尔滨的招牌菜。锅包肉起源于100年前的道台府,当时的道台府经常招待官员,其中有一些俄国官员,俄国人喜食酸甜口味的菜,对于传统的东北菜他们吃不习惯,为此道台府厨师郑兴文将北京菜中的焦炒肉片进行了改良,就有了今天的锅包肉。锅包肉一经推出,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反馈,不只俄国的官员,连国内外省的一些官员都对这道菜赞誉有加,道台府锅包肉的名声就这样流传出去了,郑兴文也从此声名大噪!

后来郑兴文自己开了一家私房菜馆,也是收到了一阵好评,更是被食客们赞誉为“老厨家”。但这位烹饪大师创业的道路却是磕磕绊绊,三起三落,直至2013年才由他的孙辈将老厨家的品牌重新带回了哈尔滨的土地上。

迄今为止,老厨家已经开了五家店了,并成为了外地人来哈尔滨打卡的圣地。在这里你不单单能品尝到美食,同时还能感受到百年来餐饮文化的传承。

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在第一家店友谊路店开业时,就有不少哈尔滨的老人儿和一些猎奇的年轻人发现了老厨家。独具特色的装潢和独特的菜系,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哈尔滨。记忆中的味道与味蕾上的冲击,不断吸引着新的食客来光顾。

直至今日,老厨家的菜单上还保留了很多老菜,那些现在在东北餐馆里不常见的一些老哈尔滨菜肴在这儿都能找到。这些传承下来的名菜,留下的不只是好味道,它背后的故事同样令人称道。

2019年5月,老厨家哈尔滨的第五家店南岗松雷店正式投入试运营,其中一个福字厅的设计,便是取用了一道老菜“天龙赐福”背后的故事。老厨家师祖郑兴文曾用松花江的鳌花为光绪皇帝做了“天龙赐福”这道菜,鳌花干炸后鱼肉都分成了一瓣一瓣的,旁边附一块五花三层的猪肉,上面刻上福字,整体看起来十分美观。光绪皇帝吃完后,更是连称了三句“妙”,并亲手题了一块福字匾赠与郑兴文,郑兴文将它挂在了自家客厅的中央。这福字厅便是根据这个设计的。

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老厨家南岗松雷店在设计上延续了老一辈文化的地方还不只这一处,大厅专门拿出了一部分,模拟了当初盛极一时的中东铁路火车餐厅,在那里一坐下四下一打量,还真有点儿在行进中的火车上餐厅的感觉。

在菜式方面,老厨家也同样做到了一如既往的延续。除了招牌的“天龙赐福”外,用马哈鱼、猴头菇制作,摆盘精致,寓意美好,同样传承了百年的一道菜“马上封侯”也出现在了新店的菜单上。

老厨家做的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延续而已。由现任掌门人郑树国带领的厨师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发掘一些快要失传了的哈尔滨老菜,将它们做出革新后又重新推到了食客们的面前。

比较有代表性的像酥黄菜,以前也叫酥白果,最早选用的原材料是肥肉,考虑到吃起来太腻,老厨家将原料的肥肉改为了鸡蛋,做法上也微微做了一些调整,成了今天的酥黄菜。

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在南岗松雷新店,老厨家还加设了一个专门做啤酒菜的档口,所有的菜品全部用珐琅锅加热,制作过程中不加一滴水,全程用老哈尔滨的啤酒烹饪,牛肉、鳕鱼、鸡翅味道浸得都特别足,而且炖得都十分软烂,这样一个档口在哈尔滨想来也就只有老厨家有了。

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在食客的体验上,老厨家总是力求做到极致,与一些一味卖情怀的老店不同,在这里更多的人都是因为吃得开心而选择。九月的菊花刚下来的时候,这里的菊花锅就可以上线了;入冬的时候,还会推出应季的渍菜火锅。老厨家总是把最好的食材带给顾客,所有后厨的食材包括菜品、肉品都经过了专业检疫机构的认证,在品质上给予了最好的保障!

除了应季的食材外,在一些重大节日里,老厨家还会为食客们精心准备一些迎合节日气氛的菜品,像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更难得的是,这些全部是纯手工制作的,真正让人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老厨家冰城再开新店,传承老菜尝出新味道

如果你又有好久没有去老厨家打卡了,那真的强烈建议你去松雷南岗的这家新店尝尝,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新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