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世界名畫中的巴黎聖母院!真是富麗堂皇!

來源:書畫新風景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1、《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是法國畫家雅可·路易·大衛奉拿破崙的命令而作,忠實記錄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隆重舉行的國王加冕儀式的一幅油畫,這是一幅寬近10米、高6米的巨幅傑作。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會以為跪在地上接受加冕的是拿破崙,實際上熟悉這段歷史的都知道那是拿破崙的皇后約瑟芬。站在臺階上正在為其戴上皇冠的才是拿破崙。

畫面中,身穿紫紅絲絨與華麗錦繡披風的拿破崙,已經戴上了皇冠,他的雙手正捧著小皇冠,準備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約瑟芬的頭上戴去。約瑟芬身後的紫紅絲絨大披風由兩個貴族婦女提著。在拿破崙的背後坐著那位教皇庇護七世,他無力地坐著,默認這一情景。

為了鞏固帝位,這位皇帝極其傲慢地讓羅馬教皇庇護七世親自來巴黎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號召力,讓法國人民以至歐洲人民承認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時,拿破崙拒絕跪在教皇前讓庇護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奪過來自己戴上。達維特為避免這一事實,煞費苦心地選用皇帝給皇后加冕的後半截場面。這樣,既在畫面上突出了拿破崙的中心位置(拿破崙站起來給皇后加冕),又沒有使教皇難堪。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驕橫一世的拿破崙,畢恭畢敬的約瑟芬,遭到脅迫而無可奈何的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場面中的每個角色,都鮮明生動,絕無雷同。大衛將古典主義的典雅精美髮揮到了極致。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在這幅畫中也有一些對現實的加工:畫中國王的母親出席了拿破崙的加冕禮,端坐於畫面中央的王座之上,而事實是拿破崙的母親出於對兒子的憤怒並未在那天露面;同時接受加冕的王后約瑟芬和為自己加冕的拿破崙本人也在畫家的妙筆下變得更為苗條和高挑了。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這幅畫不愧是大衛一生的精心之作,它充分發揮了畫家的素描造型與色彩寫生的卓越才能:出場人物個個肖似,色彩服從整體構思,金光閃爍,富麗堂皇,表現了人物衣著與殿內環境的強烈質感。古典主義繪畫的嚴正性達到如此境地,這在畫家中可謂無以復加了。

2、《波西米亞女孩》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波希米亞女孩》

《波希米亞女孩》是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在1890年創作的作品,現藏於現藏於美國明尼蘇達藝術研究所。

這幅唯美的畫作,描繪了一位懷抱小提琴、赤腳坐在石凳上,神情憂鬱的吉卜賽少女。畫面背景是霧靄籠罩下的巴黎聖母院,纖細的塔樓高聳雲霄。

在這張令人心生憐意的肖像畫中,布羅格以美麗的艾絲美拉達為靈感源泉。艾絲美拉達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1831年出版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的女主角。這位16歲的波西米亞少女美麗淳樸,靠在聖母院前的廣場上跳舞行乞為生。聖母院的副主教對她產生了熱烈、瘋狂、扭曲的愛,將她推向苦難的深淵……

下面再欣賞幾幅“巴黎聖母院”精美絕倫的彩繪玫瑰窗: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被大火吞食的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