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與畫鄉

原來古堰畫鄉是被一江(甌江)隔開的兩個村落:古堰(通濟堰)和畫鄉(大港頭鎮),只能靠渡船往來。

碼頭邊的大樟樹

古堰與畫鄉

建於民國,因亭前兩大樟樹而得名“雙蔭亭”。

古堰與畫鄉

沿著古堰的河廊行走,移步換景,甌江、青山、藍天,倒影,每一幀都是純淨絕美的畫面。

古堰與畫鄉

雕像為南宋丞相何澹,晚年辭官居麗水,為故鄉主持修建通濟堰築洪塘、為應星樓書碑、建萬象樓、主持修撰《龍泉縣誌》記載香菇發源史,功勞濟濟。

古堰與畫鄉

龍九子之一:贔屓(bìxì),又名霸下,力大無比。,和龜十分相似,又稱“龍龜”。

古堰與畫鄉

龍廟,為紀念詹南二司馬築堰而建,原內有二司馬的雕像,現已不復存在,現在看到的只有龍王爺。

古堰與畫鄉

首建通濟堰的詹、南二司馬雕像。

古堰與畫鄉古堰與畫鄉

豆寶行走古堰商業古街,氣定神閒地踱步,時不時環顧四周似乎思忖著:這是什麼地方,怎麼這麼美?

古堰與畫鄉古堰與畫鄉
古堰與畫鄉古堰與畫鄉

中午在諸葛氏家用餐,我們要一整隻雞,老闆怕吃不完,說雞很大,半隻就夠了。沒想到半隻就有這麼大的份量,肉質Q彈,雞皮黃燦有韌性,絕對是土雞,太好吃了。

古堰與畫鄉

畫鄉,石板古道兩旁均為商鋪,現已開闢為“畫廊一條街”。

古堰與畫鄉
古堰與畫鄉古堰與畫鄉
古堰與畫鄉

麗水三寶之一的龍泉青瓷,全球唯一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陶瓷類項目。

古堰與畫鄉
古堰與畫鄉古堰與畫鄉
古堰與畫鄉

切忌行色匆匆,雖然一天足夠遊玩,但一定要宿一晚,沉下心來,駐足享受慢時光,感受夕陽下甌江兩岸的畫中景、景中畫,夜晚在客棧品茶享受村莊夜晚的靜謐。

古堰與畫鄉

千年古樟、堰頭古街、通濟堰的傳奇、創意油畫……

人文歷史和本土油畫藝術交暉,煙雨江南,畫中水鄉,時光停滯,沉醉不知歸路。

古堰與畫鄉古堰與畫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