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人运动、到处约p",罗志祥的渣男行为终于有了科学解释

作者|红泥小火炉

编辑|ττ

一个月前就被小号曝分手疑云的罗志祥与周扬清,终于瓜熟蒂落:

周扬清微博公开发长文公告与罗志祥分手 ,并亲自手撕了罗志祥众多黑料。

这个瓜够大,时间掐得好,但这个消息着实不让人意外,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早前的几个月,他们已经开始不大对劲了。

以往频频秀恩爱的罗与周,在今年1月份过后变得静悄悄了,

毕竟小猪以前的每一条ins,周都会悄悄点赞,周的ins动态停更了一个月,没了小猪的任何互动。

就连撒狗粮的高峰期,刚过去的情人节,也不见俩人的甜蜜踪影。

停止了对对方撒糖,并不是高甜剧转向平淡生活剧,相反两人已经暗戳戳针锋相对上了。

小猪先发了一条视频内涵:素颜就是那么简单。内涵周扬清整容。

周也不甘示弱,发了一条微博动态,暗指罗志祥潮牌抄袭

不管是吵架也好,还是短暂的分开,两人的关系在那时已经出现破裂了。

长达九年的爱恨纠葛,说散就散,有的人感到震撼,毕竟抛去徐怀钰不说,周扬清可以算得上第一个被罗志祥公开承认并称赞的正牌女友。

吃瓜群众,有的人不明所以,有的指责渣男,有的痛惜女孩九年……..


禀性难移,“俗气”到底

1979年出生的罗志祥今年44岁了,细数从1996年以“四大天王“出道,之后转型节目主持人、歌手、演员,能歌善舞、自称“全能艺人”,已经活跃大众荧幕前24个年头了。

都说人过了中年之后,历经了人事间的悲欢离合,思想和行动会倾向于稳重保守,可罗偏偏并不。

纵观小猪的发展路子,你会发现,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黑料不断,次次都能绝处逢生。发行的歌、演唱会跳的舞,近乎都是“色”字当道,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

连唱片公司的人都曾这样评价他:很少有歌手像罗志祥一样,销量那么好,可批评和负面新闻那么多。

这一点倒和周星驰所饰演的小市民角色类似,带点小强精神地卖着“恶俗”,观众却非常愿意买这“一本账”。

当励志人设立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性遗忘他的负面,一旦崩塌,细细一挖,却发现黑料一大把。

早年被扒出趁好兄弟欧弟服兵役时,夺去了人家女朋友,欧弟在节目上痛诉了此事。

此后事业正当鼎盛时期,被娱乐周刊爆出和网友“裸聊”。

随后痛哭澄清,但发生过的事情,依旧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黑料。

还没和周分手之前,清明节全国举国哀悼抗疫牺牲者时,罗志祥与20多名女网红,在私人别墅开激情泳池趴。

一面与公开女友秀恩爱,一面与自己的经纪人暧昧不清,就连自己的生日趴,会为这两个女人分别举行一次。

更别说和自己旗下的艺人和周微博曝出的“多人”复杂的关系。

说罗志祥对待与周这份感情是爱过也好,单纯“走肾”也好,但在我看来,这么多年罗志祥一直把“男女”关系置于“母子”关系第二个位置。

真的是恋母吗

从某些端倪可以看出,罗志祥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点情绪依恋自己的母亲的。

出生在“康乐队家庭”(红白喜事场合表演的民间乐队)的罗,童年算不上幸运,父母挣钱不够,家里常常借钱度日,在很小的时候就目睹过,父母被逼债的样子。

家里的生计,也无力负担他支付上高中的费用,他的学历也止于中专。

之后,1994年参加郭富城的模仿大赛,从众多入围者中脱颖而出,年少成名,又经几起几落。

2003年当他推出个人首张专辑《show time》并且大卖时,最希望看到他成功的父亲,却因肝硬化去世了。

这成为了他的心结,他永远都记得,父亲曾在他人生困顿的时候,拿着他的照片,到处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请多多关照一下。”

于是他把这种亏欠情转移到照顾母亲身上,一边拼命搞事业,一边与母亲亲近,由于没有边界,衍生成了一种畸形的与母亲的亲密关系。

2008年,罗志祥的演唱会,妈妈作为神秘嘉宾上台索吻,而且是两性关系中常有的嘴对嘴舌吻才行。

更令人惊讶的是,被媒体拍到的次数却不止这一次。

社交媒体上,也曾发过一张妈妈依偎在他怀里的照片,并调侃妈妈“有乳沟”。

仔细想来,罗志祥对母亲的宠爱超出一般母子之爱,更像是情绪乱伦


并非全部是俄狄浦斯情结

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让人想到弗洛伊德的著名理论——俄狄浦斯情结

他认为,人类第一个欲望的对象就是父母中的异性一方,但是很快他会因为明白妈妈是爸爸的、爸爸是妈妈的,而非独属于自己而感到沮丧,还会因为这种“想要和妈妈/爸爸结婚”的想法而害怕受到另一方的惩罚,产生“阉割焦虑”

因此会将这种爱恨交加的心理压抑在心中,并且随着性欲的发展逐渐向同龄人身上转移,形成正常的性取向。

这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理论,可惜这并不是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发现的现象,它更多是来源于弗洛伊德的自省,把自己的这种想法想成是全人类共有的想法了。

当然这并不是个无稽之谈,很多孩子会在小时候信誓旦旦的说我要娶妈妈、我要嫁给爸爸,但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在性上渴望自己的父母,而是情感依恋上。

拓宽了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是这样解释类似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的:

在我们是婴儿的时候,对母亲的幻想是全然好的,母亲在我们饿的时候会立刻送上乳汁;在我们把大小便弄到身上不适的时候,母亲会马上帮我们擦屁股、换上洁净干燥的纸尿裤;她们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把我们抱在怀里,轻轻摇晃,让我们有一个好心情。

于是我们愿意永远的和妈妈在一起。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她可能不会马上回应我们的需求,母乳的供应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其他食物。这个时候,在我们的心中,就会树立起一个坏母亲的形象。

两种形象最初是黑白分明的,我们会在这二者之间不停摇摆,一会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一会又觉得是臭妈妈、坏妈妈。

但是这两种印象最终会趋于整合,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自我的发展以及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也是与环境调节顺应的过程,是人格发展的过程。

罗志祥的问题,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恋母上,美国精神分析师Marcus在他的《为什么男人会出轨》中对出轨男性的类型做了一个区分,其中有两类和罗志祥的情况很相似。一类是“老男孩(adulteen)”,一类是“采花贼(sampler)”

他们一种是非常自恋、希望别人仰慕自己,喜欢交往漂亮女性,因为这样子的女性很“拿的出手”,对他们而言,女性是展示自己魅力和能力的一种装饰。

他们通常会显得心态很年轻,打扮得也很年轻,好像一个高中男生;而另一种——采花贼,就类似于我们说的“狗熊掰苞米”型的恋人,他们不断更换配偶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性欲化自己的焦虑与抑郁的原因,他们需要用性行为来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在心理学的圈子里,常常会有一种宽容、慈祥的空气,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把自己的潜意识意识化,那潜意识就会成为TA的命运。这种想法可能忽视了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TA不是我们的来访者,在这里并不需要被全然的中立、接纳和分析。

我不知道罗志祥是否知道自己和母亲畸形的情感纽带,不知疲倦的追寻着“新鲜”的女性的行为是源于什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他还是做了,并且乐在其中。他或许会因为无法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感到一丝痛苦,但是转而又被辣妹吸引目光,并且义无反顾的继续他的“狩猎”,这一点是不该被忽视的。

一味的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出发去分析一个人,会抹消他的道德属性和道德责任,这是一个非常脱离社会现实的做法。

出于经世致用的思想,我们还是留有一个“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办的环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