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萬年曆史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萬年曆史

集寧路古城出土青花雲鳳紋高足碗。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萬年曆史

老虎山遺址發掘現場(1985年)。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萬年曆史


豐鎮市隆盛莊鎮明長城遺址。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萬年曆史


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一處遼代古墓內的契丹女屍。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萬年曆史

航拍集寧路古城遺蹟。

這裡有3處舊石器時代石器打造場、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神奇的烏蘭察布巖畫、古老的長城遺址。這裡是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之地、軍事戰略據點、北魏的搖籃、蒙元帝國的腹裡之地、多民族共有的家園……

烏蘭察布市有著厚重的文化歷史,史前時期這裡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的先民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造了豐富的文化歷史,然而卻鮮為人知。

中華遠古文明的曙光也從這裡升起

今天的烏蘭察布市與呼和浩特市大窯文化遺址所在的保合少鎮接壤,是大窯文化的輻射區域。考古工作者曾在大窯舊石器時代石器製造場遺址以東烏蘭察布市卓資縣輝騰樑上,發現了兩處舊石器時代石器打造場,還在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發掘了一處舊石器時代石器打造場。這3處石器打造場打製的石器與加工石器的方法都與大窯舊石器製造場相似。這3處舊石器製造場距今約1萬年。這說明1萬年前,烏蘭察布大地就有了人類的生息繁衍,這裡的先民們已懂得製作粗糙的生活工具。由此拉開了烏蘭察布地區史前文明的帷幕。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了今內蒙古陰山一帶岩石上有“馬鹿之跡”,即巖畫。烏蘭察布巖畫是中國北方草原巖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四子王旗查干哈夏圖巖畫、畢其格圖溝巖文巖畫、敖特奇溝巖畫,察右後旗三井泉巖畫,察右後旗八號地巖文巖畫等。這些巖畫最早創作於1萬年前,最近的也有數百年曆史。巖畫被譽為形象的史詩、不朽的藝術,尤其在文字未出現以前,人們靠刻繪巖畫來記錄事件、傳播意識、傳遞信息或表達某些情感,是一種以圖像代替文字的文獻寶庫。“中國巖畫之父”蓋山林先生對烏蘭察布巖畫進行過深入研究,著有《烏蘭察布巖畫》一書。烏蘭察布巖畫是我國北方古代遊牧民族的文化遺存,在我國巖畫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反映內蒙古草原文明歷程的巨幅畫廊。

考古研究發現,約5000年前,在烏蘭察布地區,草原文化最初的開拓者就已經走出蠻荒,迎來了文明的晨光。烏蘭察布具有豐富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有石虎山後岡一期文化、仰韶文化王墓山、園子溝文化和老虎山文化等古人類遺址。涼城縣環岱海遺址群和察右前旗廟子溝文化遺址,在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眾多的考古發現證明,約5000多年前,居住在這裡的先民們就創造了豐富的新石器文化。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評價環岱海遺址群中的老虎山、園子溝等古文化遺址的文化內涵時說,“現在歷史教科書上的半坡文化是土房矮房,而涼城的老虎山、園子溝文化則是高樓大廈,它們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之地

2000多年前無比嚴謹的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將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的傳說寫進《史記·五帝本記》,並作為《史記》的開頭篇,說明司馬遷對這一歷史傳說的認可。這是一起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中華文明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因為它建構了中華民族一統的雛形。

“合符釜山”是華夏民族形成的起點,釜山是中華文明的創始之地。那麼,釜山在哪裡呢?據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潘照東和察哈爾文化研究促進會理事長武殿林研究論證,距河北省涿鹿縣西北的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的草原上,也有一座“釜山”。據《魏書·太宗紀》記載,泰常元年(公元416年)“六月丁巳,車駕北巡。” “秋七月甲申,帝自白鹿陂西行,大獮於牛川,登釜山,臨殷繁水而南,觀於九十九泉。戊戌,車駕還宮。” 這兩位學者進行多方考證,認為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中的 “釜山”就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境內。事實上,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白音察干鎮西約31公里處,就有一座“釜山”,恰如一口巨大的鍋扣在地上。

長城腳下的軍事戰略據點和沙場

在古代,陰山以北主要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陰山以南是農耕民族的家園,今天的烏蘭察布市恰好處於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錯地帶。使烏蘭察布地區成為塞外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趙國與匈奴,秦朝與匈奴,兩漢與匈奴,北魏與柔然,隋唐與突厥,明朝與韃靼,都在這一帶展開過激烈爭戰。清初,這裡是清廷與準噶爾進行征戰的一個重要的軍事戰略據點和沙場。

烏蘭察布境內有豐富的長城遺址,有趙長城、秦長城、漢長城、北魏長城、金長城(金界壕)和明長城等。戰國時,烏蘭察布區域大部分是趙國和匈奴的領地。趙國為了防禦匈奴和鄰國的侵擾,在這裡修築長城。到趙武靈王時,“亦變俗胡服……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之塞”(據《史記·匈奴列傳》),修築了一條東起代(今河北蔚縣),西至高闕(今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的長城。這條趙長城由河北省進入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經察右前旗、卓資縣,由旗下營鎮進入呼和浩特市。趙長城遺址長約170公里,在卓資縣境內趙長城保存得較好。古老的趙長城不僅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萬里長城的母體部分。烏蘭察布市境內的長城遺址最明顯的是明長城,有“主邊”和“次邊”之分。目前,豐鎮市、涼城縣與山西省交界處的明長城遺址保存較好。

這裡是秦漢兩朝與匈奴激戰的沙場。戰國時,烏蘭察布區域的大部分是趙國和匈奴的領地。秦並六國後,又在原來這裡的趙地設置雲中、代郡、雁門三郡,大舉抗擊匈奴。秦亡後,匈奴趁中原地區楚漢相爭,無暇它顧之機,大舉南進,這裡的大部分地區為匈奴所佔有。西漢時,匈奴單于庭設在代郡、雲中郡(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今天的烏蘭察布地區是匈奴單于的遊牧地。秦漢兩朝都曾在烏蘭察布草原與匈奴激戰,都在這裡修築長城。戰爭與和平在此交替轉換,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拓跋珪的故鄉,北魏的搖籃

烏蘭察布市有很多鮮卑人的歷史遺存。克里孟古城位於察右後旗白音查干鎮西北27公里處,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去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文物搶救保護項目。叭溝村鮮卑葬群位於興和縣城8.5公里處。長川古城位於興和縣城關鎮15公里處。東漢時,拓跋鮮卑進入烏蘭察布地區,這裡一度成為拓跋鮮卑的統治中心。

長川古城是始祖神元帝拓跋力微於220年在鮮卑首領沒鹿回部大人竇賓的允許下建築的最早城池。《中國帝王辭典》記述:“拓跋力微開始還不能自立,受西部的侵擾,投靠於沒鹿回部大人竇賓。後與竇賓共攻西部,竇賓軍敗馬失,力微把自己所乘的駿馬給賓,賓甚為感激,就允許力微率領部下居於長川”。在力微部居長川城39年中,長川城成為這個部落大聯盟的活動中心。

拓跋珪出生在烏蘭察布,並在牛川起事。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北魏開國皇帝,鮮卑族拓跋部人。拓跋珪是鮮卑族拓跋部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於公元371年,出生在今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灘北岸。《魏書·太祖紀》記載:“……生太祖於參合陂北”。學者據《水經注》、《北史》、《魏書·地理志》和《清史稿》等的相關記載和實地考證認為,參合陂即在今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灘。

淝水之戰後,前秦的統治瓦解,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年僅16歲的拓跋珪復國,公元386年大會於“牛川”。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著《兩朝南北史》記載:“牛川,出綏遠,涼城西,經左雲至大同入河”。“牛川”即今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同年2月拓跋珪遷都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古城遺址)。4月,改稱魏王,改國號魏,史稱“北魏”。北魏天興元年(398年),拓跋珪徙都平城(今大同),史稱魏道武帝。拓跋珪在“牛川起事 ”後,便一直將發展戰略定為南擴東進。他為後來北魏統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石。

“參合陂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示弱遠避的典型戰例,是拓跋珪帶領北魏戰勝後燕的一次重要戰役。公元395年,大會戰發生在參合陂,拓跋珪率領的數萬北魏軍在參合陂大敗數萬後燕軍。使當時強勢的後燕實力受到重挫,北魏勢力得以迅速壯大,為北魏挺進中原,統一中國北方奠定了堅實基礎,歷史意義極其深遠。

北魏南遷後,拓跋珪和他的後代沒有忘記這片草原,多次來烏蘭察布草原巡遊,烏蘭察布草原也因此成了北魏帝王的“皇家苑囿”。

蒙元帝國的腹裡之地

蒙古帝國時期,烏蘭察布一帶曾經是蒙古鐵騎挺進中原的前沿,汪古部在這裡為蒙元帝國的建立和統一立下顯著功勳。在元朝的建立過程中,烏蘭察布草原還曾是蒙古汗國的軍事指揮中心。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曾經把九十九泉作為前沿指揮所,還在這裡避暑消夏。如今,在輝騰錫勒草原還有窩闊臺屯兵北伐時的兵器庫和點將臺遺址。在四子王旗有氣勢壯觀的元代罕烏拉敖包遺址群,堪稱世界敖包遺址群之最。後來,元朝將烏蘭察布草原劃為元朝的腹裡之地,直屬於中書省。並將此地區提格,建有德寧路、淨州路、集寧路。還建立了10多座城鎮,興辦孔廟。在淨州路、集寧路發現的“文宣王廟碑”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集寧老虎山公園的山上。當時這裡,草原生態得以恢復,畜牧業和農業都得到穩定發展。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繫進一步加強,人們長期雜居,互通婚姻,出現了民族大融合。

烏蘭察布作為蒙元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著豐富的蒙元文化遺產。2003年,集老高速公路的路基赫然橫亙在黃旗海平原腹地,這裡昔日的寧靜被打破,許多年來一直無人問津的集寧路古城,驟然進入人們視線。

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鄉土城子村。古城建於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原系金代集寧縣,為西京路大同府撫州屬邑,是蒙古草原與河北、山西等地進行商貿交易的市場。元代初年,升為集寧路,屬中書省管轄,下轄集寧一縣。集寧路古城遺址中出土有七大窯系的瓷器,還出土了6件青花高足杯。青花瓷器是元代的青花,是非常珍稀的文物,這些考古發現轟動了考古界。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被列為2003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集寧路古城是元朝重要的商貿中心,“南瓷北輸”的主幹線,後毀於戰爭。

多民族共有的家園

明清時期,察哈爾部、杜爾伯特部、漢人、滿人等都向烏蘭察布草原湧來,烏蘭察布地區成為多民族共有的家園。

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察哈爾部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禁衛軍),興盛於北元達延汗時期分封的察哈爾萬戶和後來的察哈爾八部。察哈爾部曾為蒙古大汗開疆擴土、維護統一橫刀立馬,為中華民族不受列強欺辱,保家衛國浴血奮戰。

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趁三藩之亂時反清,結果兵敗,布爾尼陣亡,察哈爾汗裔嗣絕。同年,清康熙廢止察哈爾部的王公扎薩克旗制,改為總管旗制。總管旗由清廷進行管理,其王公不像扎薩克旗那樣擁有土地和屬民。察哈爾蒙古部的地位驟然降低,被遷至大同、宣化邊外,進入到廣闊的烏蘭察布草原和今錫林郭勒盟一帶。烏蘭察布成為察哈爾的家園,他們在這裡譜寫了絢麗多彩的察哈爾文化。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與蒙古國交界。這裡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後裔杜爾伯特(也叫四子部落)的駐牧地。杜爾伯特曾為清朝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四子部落於天聰四年(1630年)附清後,從崇德元年(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順治六年(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率全旗戶丁自呼倫貝爾遷徙到今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境內。鄂木布後世子孫世襲四子部札薩克旗全稱為“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罕卓哩克圖郡王旗”,史書簡稱為四子王部落旗。直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廢除封建世襲制度,札薩克多羅郡王位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領四子王旗達313年之久。

我國近代史上曾發生了3次移民潮,即“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從明朝中期到民國初年,晉西北一帶由於自然環境惡劣,人民生活貧困,無數人背井離鄉來到口外的包頭、歸化(呼和浩特)、烏蘭察布等地經商、謀生,這種移民活動被稱為“走西口”。這其中,山西人最多也最為成功,他們不僅打通了中原腹地與內蒙古草原的經濟文化通道,帶動了這一地區的繁榮和發展,也使晉商文化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走西口”的移民潮中,烏蘭察布地區佔有重要的地位。

同時,還有很多滿族和回族等也來到烏蘭察布草原。至此,烏蘭察布草原成為杜爾伯特部、察哈爾部蒙古族、漢族、滿族等多民族共有的家園。草原遊牧文化與黃河農耕文化在這裡交融共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