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2003年底,是长株潭城市群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区,也是省政府批准的台商投资区,2011年9月获批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成为湖南省第四个“千亿园区”;2015年获评环球总评榜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和最具发展潜力园区;2018年,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604.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5.5%,实现工业总产值901.8亿元,增长1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5亿元,增长15.4%,实现财政总收入(含基金收入)63.8亿元,增长45.6%,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根据商务部2018年公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湘潭经开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再次晋位,排名第38位。2019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7月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26.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4.2%;实现工业总产值633亿元,增长14.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11.5%;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其中,其中:入库税金18.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4亿元,同比增速16.2%。经过近16年发展,湘潭经开区已成为湘潭市和长株潭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

这里是一个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产业新区。

湘潭经开区以汽车起家、以汽车立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汽车之城。已形成以百亿企业吉利汽车、桑顿新能源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中国汽车产业集群50强,湖南省重要的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入驻了麦格纳、舍弗勒、延锋安道拓、克康、埃贝赫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形成了从汽车研发、检测、整车、零部件、销售、培训、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条,“十三五”期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湘潭经开区还是长株潭地区的智能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泰富重装、蓝思科技等龙头企业享誉海内外。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这里是一个区位突出、交通发达的区域中心。

湘潭经开区位于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三市中心,与湘江新区、宁乡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等湘江西岸的国家级园区共同组成“湘江西岸经济走廊”;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106、107、319、320国道,京珠、上瑞高速,湘黔、石长铁路等国家交通干线在区内交汇,京港高铁纵贯南北,沪昆高铁湘潭北站承东启西,形成覆盖北上广等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5小时高铁经济圈。区内有河西中心港千吨级货运通江达海,距黄花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

这里是一个资源丰富、成本优越的投资洼地。

湘潭经开区营商成本低,投资活力强。园区138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开发区,拥有广阔的发展纵深和充足的土地资源;湘潭经开区是2016年国家首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园区,2018年湖南首张增量配电项目许可落户九华,标志着湘潭经开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正式进入实质性运作;获批全省“信用园区”建设试点,有效开展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改革试点工作;园区用水、用气、用工的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

这里是一个人才汇聚、院校聚集的创新高地。

湘潭经开区位于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可以为各类孵化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园区还拥有4家院士工作站,25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9个省级社科类创新平台;长沙、湘潭两市的大学城在区内交汇,对接出一条总长35公里的知识经济走廊,聚集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湘潭市常住人口300万人,其中符合企业需要的技工类人才超过30万人。全市拥有各类高等和职业院校36所,在校学生20万人。

这里是一个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

湘潭经开区从立园之初就注重产城融合,国际规划大师做顶层设计,以湘江风光带为轴,依托F2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滨江马拉松、水上运动等项目,在长株潭中央打造集健身、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活力之城。区内还入驻了喜来登、索菲特等五星级酒店,引进了长沙雅礼、广益、长沙市一中、湘潭市和平小学等众多名校,还有湘潭市中心医院和全市最大的滨湖公园,这里必将成为长株潭融城后一座宜居宜游的滨江新城。

这里是一个锐意改革、服务一流的亲商之地。

湘潭经开区是湖南省园区唯一的系统性改革试点,特别是作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单位,设有行政审批局,依托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可实现企业入驻各项行政审批一个部门受理、一个窗口办结、一条龙服务,确保企业所有手续在园区闭环办结,审批效率实现1天完成工商注册、2天完成不动产登记、30天完成项目开工前全部审批的“123”行政审批“九华速度”。全面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涵盖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事项542项,2018年共受理办结事项约14.6万件,满意率99.8%。同时,湘潭经开区还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综保区一体化运作的园区,综保区有效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率先在全省实施货物分类监管,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已全面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