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余旭红——从“诗圣”作品探余氏迁徙路线

大家对诗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耳熟能详,特别是末尾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印象特别深刻。这首诗很清晰地描绘出古代一条连接四川和湖北的“川鄂水路通道”。

四川古称“蜀”,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其周围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因重山阻隔,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连浪漫飘逸的诗仙李白也忍不住在《蜀道难》的首句,直呼:“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按现代唯物辩证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正因为相对闭塞,使其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地理优势,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相对安静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川亦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要归功于2000多年前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其农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唐朝中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恰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天府之国”名号由此而来。

视线再转回诗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动荡年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年杜甫52岁。当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当时诗人并不是在四川做官,而是寄人篱下,在成都、夔州一带漂泊,这首诗是描述他接到官军收复北部失地,带领全家老少急切地赶回洛阳老家(巩义)的过程。选择“川鄂水路通道”加平原陆路相结合的路线最为快捷。先走水路——过巴峡,穿巫峡,顺长江漂流而下,真如诗仙李白“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日千里的酣畅淋漓。到达湖北宜昌上岸后,再改陆路北上——经襄阳,向洛阳老家疾行,可见当时“游子归家”的迫切心情。

由诗圣的这篇作品,探究余氏迁徙入川的线路,颇有探幽访古,抽丝剥茧的意趣。

有人提出疑问,杜甫欣喜若狂地回洛阳的605年后,余氏迁徙(1368年)开始,那么他们为何不从麻城到武汉,选长江上这条快捷的“川鄂水路通道”入川?

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先祖的迁徙并没有提前确定和规划好的目的地和行进路线,而是一路躲避起义军和地方匪患,一路寻找安身立命、休养生息之所;二是从长江溯流而上,对于数百人的迁徙大军,财力和现实都不允许。再看诗圣杜甫一家,他们可能搭乘的是长江上顺流而下的商船,而溯流而上的多是满载商品货物的船只,过三峡的激流险滩,往往还需要纤夫拉纤上行。这绝不是先祖迁徙的最佳选项。

“川鄂水路通道”难走,还有“秦蜀陆路通道”可供选择。

公元1351年,红巾军在颖州(今安徽阜阳)起义。1368年(距今650多年)朱元璋攻占元大都北京建立明朝,驱赶元朝臣属,聚集在麻城以观后变的余氏先祖(十兄妹、婿)无法北归,为避免遭遇满门抄斩,商议西逃,于是,携带家属及随从380余人西行逃往四川。

迁徙队伍从麻城出发,朝西北方向过襄阳,直到陕西汉中,这是一条古代著名的陆路通道。陕西向南进入四川盆地要翻越险峻的大巴山,这就是著名的“秦蜀通道”。

“秦蜀通道”共有三条,分别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其中,“荔枝道”大家听起来耳熟,这与杜牧的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杨贵妃有关。这条通道就是在公元750年前后,唐玄宗命人修建的一条专为杨贵妃从岭南运输荔枝进长安的驿道。

而三条通道居中的,就是汉中向南入川的“米仓道”。

余氏迁徙队伍从“米仓道”入川后,又是一路水陆交替,直到泸州(阳)凤锦桥十兄妹(婿)联诗分散。

诗曰:

本是元朝宰相家,

红巾赶散入西涯;

泸阳岸上分携手,

凤锦桥边插柳桠;

否泰是天皆由命,

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誓愿归何处?

如梦云游浪卷沙;

余字并无三两姓,

一家分作万千家。

泸州(阳)分散后,余氏各支分布于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

附件:

河南洛宁余旭红——从“诗圣”作品探余氏迁徙路线

1、古代“秦蜀通道”示意图;

河南洛宁余旭红——从“诗圣”作品探余氏迁徙路线

2、河南洛宁溪村余氏迁徙路线示意图;

3、唐 诗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

这首诗是描述他接到官军收复北部失地的消息后有感而作

[ 唐 ]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河南洛宁余旭红——从“诗圣”作品探余氏迁徙路线

作者简介:余旭红,河南洛阳人。1987年入伍,军旅作家,原驻香港部队新闻发言人。广东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广州政府部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