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宜昌峽口豆花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峽口豆花是長江西陵峽特有的菜餚和美味小吃,由於水質優良,加之製作精細,故其豆花以潔白細膩,如乳似脂而聞名遐邇。

  豆花和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一定的區別,即豆腐是凝固體,豆花則是半凝固的流質。豆花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將豆花先用石磨磨成豆瓣,去皮後放清水中浸泡,直至豆瓣膨脹發白時撈出,加清水用石磨磨成細豆漿,用粗白布袋將豆漿過濾,取出豆渣將過濾的漿汁倒入大鐵鍋裡,用旺火煮開後,鑿入專用的木桶、木盆或陶瓷罐裡,再將熟石膏用清水化水倒入熱豆漿內,用木瓢拌和幾下,約五分鐘即可成豆花。

宜昌夷陵春捲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用雞蛋、麵粉製成薄皮,捲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臘肉、豆腐乾、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黃色即可食,此菜外酥內嫩、香軟可口,一般在農曆新年期間家庭自行製作,深受宜昌市民喜愛。

宜昌頂頂糕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採用大米粉、糯米粉、紅糖為原料,放入特製的小木格內,置火上蒸10分鐘拿出用木頂頂出糕塊即成。其特點是鬆軟帶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愛。 18、紅薯幹 宜昌本地稱之為苕果子,具體做法是將紅薯煮(蒸)熟後,切成條狀,然後曬乾,即可食用;也可與乾淨的粗沙,一同放置於鐵鍋中烘炒,待其變脆後,即可在篩網中過濾沙子。顏色呈橙黃,香脆可口。

宜昌三峽苕酥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提起三峽特產,當然不能缺少三峽苕酥。三峽苕酥是以三峽地區土家民間傳統食品“苕絲糖”為基礎,精選三峽地區沙土鮮紅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優質鮮糯米、雞蛋為主要原料,採用土家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三峽苕酥保留了鮮紅苕熟化後的特有香氣和風味,口感酥脆,甜味適中,爽口化渣,老少咸宜。產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包裝古樸精美,地域特色顯著,深受本地市民和來三峽旅遊的中外遊客的青睞。

  苕酥典故:

  嘉靖年間,章太后來到三峽夷陵郡遊玩,見當地盛產紅苕,突出啟想。

  她命夷陵、長陽、長樂(五峰縣)所有食品作坊師傅三日之內做出“吃苕不見苕”的糕點。

  土家師傅詹多也是作坊的一員,其妻見他三日未歸,便帶煮熟的紅苕偷偷送去充飢;

  夫妻倆互相推讓,不小心弄破了紅苕皮,摔入餈漿中,詹多忙品嚐餈苕,味美馨香,便靈機一動,悟出了配方。

  眾師傅齊心合力,採用紅苕,糯米,雞蛋原料做出了“有苕不見苕”的糕點。

  太后嘗之,讚不絕口,遂提名為“三峽苕絲糖”。

  回宮後,她令人把“三峽苕絲糖”記入宮中食譜。

  後來,詹多特將些配傳於三峽民間,流傳至今。

宜昌金箍條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將糯米粉和好並搓成條狀,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撈出,裹上白糖。金箍條外酥裡軟,是宜昌人喜愛的小吃。

宜昌油脆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油脆是宜昌風味小吃之一,油脆的製作是用糯米蒸成餈巴,包入白糖與芝麻餡,做成稜子形,炸成金黃色即成。食之外脆內軟、香甜可口。

宜昌冰涼糕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用精大米磨成漿,加白糖和蘇打、熟石膏、生澇糟(即米酒)、鹼等輔料搡合成坯漿。放4-5小時,裝盤上籠蒸熟,出籠後切成稜形即成,是夏令佳品。

宜昌赤花籽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赤花籽,方言稱其為“瓷娃子”,透明膠狀飲品,口感細嫩幼爽,多為路邊小販經營,也可家庭自制。

  赤花籽具體的做法是:

  1.先少好2升的水,放在一邊晾涼。

  2.把買來的約50kg的赤花籽包在乾淨的紗布裡,紮緊口,待水變溫後變放入水中慢慢的揉搓,此時變會有像膠水般粘稠的液體從中滲出。然後一直揉搓,直到沒有更多的黏液滲出為止,然後把混有赤花漿的水攪勻。

  3.把適量的石灰放入小碗內,加入適量的水然後放置澄清,取上面的澄清液到入混有赤花漿的碗中,然後攪拌均勻。待變涼後放入冰箱即可,等待一會兒就可以看到像果凍一般的赤花籽了。

  4.吃前可用紅糖或白糖根據個人口味製成糖水,然後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其中即可。

  冰粉由薜荔的成熟果,在水中搓出果漿,讓其形成半透明狀,或淺黃色的凝膠。夏天冷藏後,加紅糖水食用,實為消暑鎮渴的美妙冷飲.

宜昌蘿蔔餃子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宜昌著名的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是大米、黃豆和蘿蔔。其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黃豆,浸泡4至5小時磨成漿。蘿蔔切成絲拌上辣椒麵、花椒粉、蒜(蔥)苗、精鹽等調料、油炸時,先在特製的彎月狀鐵勺中放入底漿,再放上拌好的蘿蔔絲作餡,再蓋上漿,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成。食之外酥內軟、辣而不刺,味鮮可口。 

     蘿蔔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製作原料以及製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北方水餃主要原料為麵粉、瘦肉和蔬菜,而蘿蔔餃子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和蘿蔔。北方水餃多為下水煮熟,而蘿蔔餃子則非下油鍋炸不可,否則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水餃要輸蘿蔔餃子一段香脆。

  上好的蘿蔔餃子要選用打過霜的新鮮蘿蔔,因為打過霜的蘿蔔味甜、細嫩少渣,口感好。另外要選用上好的大米以及顆粒飽滿的黃豆作原料。具體制作方法是將90%的大米和10%的黃豆浸泡5個小時,再磨成漿。蘿蔔切成細絲,撒上鹽、蔥、胡椒粉、芫須粉、味精等調料,拌勻待用。將植物油倒入鍋裡燒至八成熟,然後開炸。油炸之前,先在特製的彎月狀鐵勺中抹一層底漿,然後放上拌好的蘿蔔絲作餡,放時要放滿鋪勺,中間稍厚,兩邊略薄,再澆上米漿,然後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即成,炸好的蘿蔔餃子形似彎月,外焦裡嫩,鮮、香、辣、燙。

宜昌踏豆餅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踏豆餅是宜昌的一大名吃。每當歲尾,踏豆餅就跟辦年貨一樣,成為每家每戶必備之物。踏豆餅先得把大米、綠豆、黃豆等按一定的比例用水侵泡,然後摻和到一起用磨磨成漿,把漿用勺舀到鍋內灘成篩一般大小薄薄的餅,餅一熟即其鍋,稍涼一會就疊成一寸左右寬的折兒,再用勺均勻地切細,將切細的折而抖在簸箕或卷席上涼幹,這樣豆餅就成了。

  踏豆餅一家一戶是難以勝任的,從磨漿到切細沒有七八個人是轉不開的。這七八個人是轉不開的。這七八個人中有的角色十分重要,比如推餅,刀士有的就臨時聘請,還有磨漿須得有力氣的小夥子來承擔。

宜昌涼蝦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涼蝦以大米、玉米等為原料,以紅糖水為調料,清涼解渴,夏季勾兌冰水後飲用,風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愛的飲品。說到涼蝦,先想到的卻是齊白石的蝦畫,微微波瀾、淡然自在,很有閒趣涼蝦也有此意旨,它雖不能裹腹,卻襯心解渴。端在手上,望著在清水中做碧波盪漾的涼蝦,似若白玉翩然翻舞,沁沁涼爽,微微甜蜜,即可賞心悅目又能品茗玩味,真是駐足小憩的襯心之樂。


五一假期吃不停,湖北宜昌的那些美味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