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8月21日下午,一场以“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为主题,以风筝主题系列书签发放为亮点的道德讲堂活动在常州遥观镇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

本次活动共分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等五个环节。丰富多彩的流程吸引了当地众多村民前来观摩。活动过程中,勤新村风筝主题书签发放仪式吸引了足够多的目光,这也标志着勤新村“倾心为你”文明实践站“小风筝串起大平台”文明实践试点项目的正式启动。

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道德讲堂开讲,“倾心为你”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自从2018年12月份勤新村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常州市试点站以来,作为勤新村党总支书记的周建明一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创建省级文明示范村,“我们结合自身特色,取我们勤新村的谐音,打造了‘倾心为你’文明实践品牌,建设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体育健康五大平台,而我自己则担任实践站站长。这次道德讲堂,是‘倾心为你’品牌设立以来的第一次活动。”

本次活动吸引了上百名勤新村的村民代表、学生和老师参加,参与者与组织者互动热烈,现场活动丰富多彩。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勤新村风筝主题系列书签的发放活动,造型巧妙、设计精美、以风筝为主题的书签受到了一致欢迎。

“这是我们特别设置的一个环节,书签经多次修改设计完成,从现场效果看,风筝和文明实践站的结合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周建明说。

此前,周建明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媒介,能把文明实践站的五大平台联系起来,即能串联平台,又能承载五大平台的实施内容?思来想去,风筝最合适。”周建明说。

首先,勤新村是风筝文化特色村,群众基础雄厚。其次,勤新村有风筝协会,非遗项目遥观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许兴南是会长,这么多年一直从事风筝制作技艺的推广工作。“因此,我们设计了‘小风筝串起大平台’文明实践试点项目,希望通过风筝这一媒介,把五大平台串联起来,而此次风筝主题系列书签的发放,标志着这场活动的启动。”

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制作百只筝,理论集阵放飞蓝天

事实上,早在这场活动开始前,许兴南已忙碌了许多天,作为勤新村远近闻名的“风筝大师”,他正在教本村的多名孩子制作100个风筝,准备以后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放飞活动。

在许兴南位于勤新村的工作室,20名经常跟着许兴南学做风筝的当地小学生正在风筝翅上细心的勾勒。

其中一个“硬翅肥燕”风筝已经成型,无纺布做原材料,翅长约一米,通体红色,间或有白色勾勒出浪花状线条,头部青红相接,燕子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小同学正在描画的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分别位于左右两翅,虽然稍显稚嫩,但显然用足了功夫。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一个小男生正在描画的三连发宫灯风筝,宫灯棱角的留白处,分别描上了 “四个意识”、"四个全面"、"四个自信"的全部内容,自成一体,书写得极为规范。

除此以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等浓缩文字在风筝这个承载平台上都得到了丰富的展示。

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风筝进课堂,科普重任在肩

利用风筝,不仅起到了理论宣讲的作用,通过风筝的制作演示,文化讲解,“风筝进课堂”活动将承担起向青少年科普风筝知识的重任。

在遥观镇中心校,此前经常会举办风筝进课堂活动,每次活动前,许兴南和他的伙伴总要做足功课。“青少年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给同学们上一堂风筝活动课,他们既能了解科学道理,又有了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机会。”

此次项目的落地,许兴南将把风筝进课堂活动推向深入,重点则由此前的风筝制作向更深层次的结构设计、数学运算等方面转变。“风筝制作其实和物理平衡、空气动力及飞行升空原理密切相关,同时还要随机应用数学运算方法,探索结构设计,可以说,风筝是物理、数学、绘画和工艺技巧的美的结合。”许兴南希望,参与风筝进课堂的同学能学习到风筝制作的精髓,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学以致用,使学习思考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建风筝文化墙,教化营造文明乡风

“小风筝串起大平台”项目不仅仅只和青少年学生们有关。最近,在勤新村委的广场周围、村间小径的道路旁边,树立起了一些风筝元素的建筑小品,这些也是项目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风筝元素的拓展,以文化墙、文化碑等形式融入乡村的治理,抓好村民教育,营造文明乡风。”周建明说。

勤新村委的广场是周边居民晚间跳广场舞的聚集地,平时人流众多,如今竖起了以“幸福生活,筝筝日上”为主题的“善行义举榜”:对中风丈夫不离不弃的高玉兰、为民服务的带头人江忠良,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李俊秀,一则则传递着正能量的身边事和人得以展示。

以风筝形象为主打元素的24孝文化墙被分为了新旧两个版本,老版展现了闻雷泣墓、亲尝汤药等孝子故事,新版引导居民多回家看看、亲自做饭,树立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文字的内容镶嵌在形态各异的风筝边框内,很是引人注目。此外,以晒家训,弘扬家庭美德的家风家训牌,以倡导道德新风尚为目的的家风文化墙都因独特的风筝元素而成为了遥观当地居民的“网红打卡地”,在网络上形成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传播风筝文化,打造文化圣地

风筝是遥观的特色文化,也是武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有着极强群众基础,被评为风筝特色文化村的勤新村,理所当然地将遥观风筝制作技艺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播作为重点。

“我们将勤新村的文化服务平台建在了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的特色风筝馆,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组织青少年前来学习观摩,一些专业人士也会在现场对风筝文化进行讲解。”

由于专业,也由于风筝的数量众多和品类完备,风筝馆的名气早已走出了遥观,成为很多爱筝人士的“圣地”,其中不乏周边城市的众多拥趸。

同时,以勤新村为基点,以风筝制作技艺为内容,遥观的风筝非遗项目已开始向常州的众多学校散发传播,南塘桥小学、24中等学校都相继开设了“风筝”校本课程。

常州勤新村“倾心为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下“风筝缘”

人人参与放筝运动,致敬火热新时代

在遥观镇,放风筝是当地的传统特色体育运动,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市区级风筝赛事,每一次比赛,勤新村都深度参与,勤新村也是远近闻名的体育示范村。

“拿名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群众参与度,因为放风筝益处多多,对提高群众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

首先,放风筝需要手牵引线,来回奔跑,有张有弛,使全身得到活动;其次,有利于健脑。风筝在高空上下飞翔,摇摆不定,需要大脑随时对空中的风筝与风力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锻炼了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

明年,遥观镇将一如既往地举行风筝比赛,该比赛已明确纳入勤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体育健康平台的内容规划中。届时,勤新村不仅将积极动员本村风筝爱好者参加,那100只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风筝也将在比赛期间进行放飞,以此来致敬这个火热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