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导读

三国时代人才如过江之鲫,文争武斗,分分合合,给我们奉献了一场有关智慧与韬略的饕餮盛宴,而司马懿在大众看来无非是这场盛宴的一碟小菜。但是事实上,三国再精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再聪明,却也都是在为司马懿做嫁衣,最后还会是三家归司马。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随着大戏的落幕,隐居于后的收盘者悄然现身,那就是这场智慧盛宴的拾掇者司马懿。因此,我认为,应该为大家还原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并阐释他何以能笑到最后的原因。

胜者为王?剩者为王!

翻遍正史野史,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无论是《晋书》还是《资治通鉴》,如果用两个字形容司马懿,一是赢,二是剩。所谓赢,是指司马懿是最后的赢家,三国非统一于魏而是统一于晋,最终的赢家不是曹家而是司马家。

所谓剩,是指司马懿几乎熬死了所有同时代的英雄豪杰。仅就曹氏一族来说,司马懿一人陪着曹家玩了四代人——曹操、曹丕、曹叡 、曹芳。其崭露头角于曹操时代,备受重用于曹丕时代,大展宏图于曹叡时代,乾纲独断于曹芳时代。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这样来看,曹家之败亡,司马家之胜利,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关系更大。在那个群雄竞起、人才辈出的动荡时代,赢是终极目的,每个人赢的诉求不同,有人鞠躬尽瘁,以攻为守,劳师远征;也有人韬光养晦,隐忍待时,等对手先后逝去,自然不战而胜。

显而易见,司马懿就是韬光养晦的典型,其实我更愿意称其为"剩"者为王。"剩"者不但是因为自然寿命长、活的年龄大,首先是要能活下来。身居乱世,聪慧如诸葛亮不也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吗?然而,郭嘉以体弱早亡,杨修以逞能身丧,荀 因忧虑而死。更可惜的是,诸葛亮 53 岁就殒命五丈原,周公瑾 36岁病逝巴丘,一代战神关云长早早败亡麦城。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也许是天妒英才,三国时代多少英雄豪杰如流星般闪过,只留下刹那间的辉煌便烟消云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剩"者首先必须是适者。大浪淘沙,砥砺成金,只有真正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者才能存活下来。

韬晦存身。

  • 喜欢装病的司马懿

乱世生存首先要有全身之智,欲全身必须有韬晦之术。身处"衣冠不能自安"的时代,在爱才如命又多疑好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治下,身怀绝技、胸有韬略、腹有良谋,既是生存之本,也可能会惹来麻烦。

华佗无辜被杀,杨修遭嫉而亡,荀彧无端丧命等,多少血淋淋的教训给年轻的司马懿上了深刻的一课。《资治通鉴》说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在曹操诸多谋士之中,也许司马懿的才略不是最突出的,却是最能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者。要不然,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面对曹操的征用,断不会想到装病不出的。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而且司马懿其一出场就为后世贡献了面相学上一个引人遐想的"鹰视狼顾"。曹操将亡,又交代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还有亦真亦假的曹操"三马同槽而食"的疑梦。可以说,在三国所有豪杰之中,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当数司马懿无疑——荀彧弃暗投明,周瑜有皇亲国戚之护,诸葛亮乃刘备三顾茅庐所请,唯独司马懿一出场就备受怀疑。"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

面对强主,再英明的臣子也只能选择韬光养晦。曹操自是英豪,"老子英雄儿好汉",曹操诸子也个个具备文治武功。对此,年轻时就服侍太子曹丕的司马懿应该看得很清楚。虽曹丕早亡,但曹睿也继承有其父雄风,而且有曹真、曹休等曹姓宗亲和夏侯霸、夏侯玄等夏侯姓宗亲保护。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因此,司马懿将韬晦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为了避祸存身,司马懿在自我营造的老气横秋的氛围中度过了伪装者的一生。其对内收敛野心、掩饰锋芒,对外趋吉避凶、示弱装病。可叹一代英豪,晋朝鼻祖,留在历史上的记载竟然是从装病开始到装病结束。

其装病演技之高,大概古人也认为实在精彩,所以记载得活灵活现。如"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而且故意装聋打岔,以致曹爽认为其"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通过高深的韬晦术,司马懿不仅得以身存体健,高龄而终,而且骗过了所有的政治对手。

隐忍待时。

  • 蛰伏于朝,大隐于市

司马懿是隐忍待时的高手。他起于掾佐,整整小曹操 24岁。终曹操时代,司马懿无所建树,也不敢建树,蛰伏于朝,大隐于市。我们很难揣测,司马懿的精于隐忍、善于等待,究竟是天生如此,还是与年少时的出场经历有关。总之,司马懿将隐忍待时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

时机不到,任尔冷嘲热讽,百般羞辱,皆能坦然接受。史书曾载,诸葛亮为激司马懿出战,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这在古代乃奇耻大辱,连司马懿属下军士都忍受不了,而司马懿却不为所动,继续坚壁据守。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司马懿辅佐四朝,三次受命托孤,这在三国时代是少有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但除了最后一次托孤时抓住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多数时候司马懿徒有托孤之名,唯唯诺诺,不越雷池一步。可见其隐藏之深、忍耐之强、等待之久。

谨慎处事。

  • "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

后世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但就谨慎来说,诸葛亮较之于司马懿乃"小巫见大巫"。就算是司马家族乾纲独断,史称其"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封丞相,加九锡,司马懿竟"固辞不肯受"。甚至在剪除了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后,司马懿还在教育子孙"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

司马懿一生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勤于任事。史载其"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当谋士时,他对自己所提对策当用则用,不用则立刻闭口,知难而退,见好就收,更不可能面折廷争,固执己见。领兵在外,面对水平相当之对手,司马懿的策略经常是"坚守不出","务求全预一胜",绝不冒险打无把握之仗。

历史记载的一个画面清晰地反映了司马懿的谨慎。在决定司马懿家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独与大儿子司马师"深谋秘策",直至事变前一晚,方才告知二儿子司马昭。在攸关生死存亡的一场血战来临前夜,司马懿派人观察二子的反应,大儿子司马师鼾声如雷,镇静如常。二儿子司马昭夜不能寐,寝不能安。对此,我们除了佩服司马懿的知子之明,更钦佩其处事之谨慎、保密之严格。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事实证明,寝不能安的司马昭确实不堪提前与闻如此生死大事。司马懿谨慎如此,焉能失败?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司马懿谨慎一生的背后是极度的隐忍,而极度隐忍的背后是有大略图也。

见机果决。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机会从来都是稍纵即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古往今来的英雄都是把握机会的高手。史称司马懿"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处事果断,善于把握机会。司马懿曾评价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多谋少决"曾经也被曹操用来评价过袁绍。且不管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判是否准确,但就史书所载的司马懿来说,绝对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并勇于决断之人。他就像一个超级猎手,等待目标时不急不躁,隐藏伏击时纹丝不动,抓机会时如苍鹰扑兔,又稳又准又狠,一招毙命,从不拖泥带水。从讨孟达一仗可以看出,司马懿就是这样的用兵高手。

总结

司马懿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作为胜利者,必须保证自己一定是个剩者,但是能保证自己可以剩下来的修行则必不可少。同时代的英雄豪杰,比如说诸葛亮、周瑜、郭嘉等是天不眷顾,再比如荀彧 、杨修、关羽、张飞亡于天命,都没能在乱世之中保全了自己。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如此来看,"剩"者离不开后世的修行。身居乱世,"剩"者必须有全身之智。能够剩下来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千万不要忘记了那是个"士困于廷,衣冠不能自安"的三国乱世啊!升斗小民尚且朝不保夕,更何况"伴君如伴虎"的朝堂重臣呢。因此我认为,司马懿"剩"者为王,进而赢者通吃与司马懿韬晦存身、隐忍待时、谨慎处事、见机果断的品质密不可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