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童年時期的關係決定了孩子成年後的關係

孩子成長中,家中會有很多煩惱:

孩子和別人發生衝突,只會吼叫,打人

孩子膽小,和同伴相處從不敢提要求,總是在討好別人

孩子和自己不親,什麼事都不和自己說

….

這些都看似是孩子出現了很多問題,其實,都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親子關係的內核就是“依戀“。《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一書中解讀了,父母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世界,童年時期和父母關係,相處模式是如何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職場,社交關係,婚姻關係等。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1,童年時期的關係影響孩子日後的社交,職場關係

我之前上班的公司,一女同事在公司工作7,8年了。人特別好,工作也勤勤懇懇,身邊的人大都升職加薪了,但她仍然只是一個普通員工。

她非常在意大家對她的看法。從沒見過她與同事有過沖突,和大家相處一直是“討好”的姿態。

後來才得知,一直以來,她在職場中特別容易緊張,焦慮,雖然表面上總是順從大家,但是心裡的不認同讓她特別糾結痛苦。

問題的根源是因為她媽媽對她的教育方式。

媽媽總是喜歡打擊她,她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認可和鼓勵,有的只是媽媽一句:你下次可以做的更好。

我們從小建立起來的評價是來自於他人,從他人的評價中逐漸發展出對自己的評價,而我們最初接觸到的是父母,通過父母對我們的評價,認識到自我。

而同事因為她從小沒有得到父母正確,客觀的評價。導致她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和價值,對自己不夠自信,當與人有不同意見時,她會習慣性的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是自己的問題。就像當初媽媽評價她一樣“是她不夠好“。

並且,媽媽情緒不穩定,易怒,經常吼罵她,為了不被打罵,責罰,她只能讓自己表現乖巧,聽話懂事,來討好媽媽。這樣自己在這個家才能好過一些。

在長期打擊,打罵之下,一個自我評價低,沒自信,處處討好別人的孩子,就是這樣養出來的。

原生家庭的養育方式,就這樣影響著孩子日後的事業,社交。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2,童年時期的關係影響孩子日後的親密關係,對婚姻的看法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女孩明月跟前夫離婚後,交了一個男朋友,倆人感情很好,但是男友只想戀愛不結婚,並且和其他女孩玩曖昧,只把明月當備胎。

男友每次和明月提出分手後,又會當一切沒發生似的來找明月複合。明月很痛苦,但又忍不住同意複合,明知他是渣男,但自己就是離不開他。

小時候明月的爸爸在外做生意,與母親聚少離多,在外面有很多情人。但爸爸會一直給家裡錢,媽媽對爸爸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爸爸在外和別人有了孩子,堅持要離婚,媽媽這才不得不同意離婚。

明月前夫也出軌,但他們離婚的原因不是因為出軌,而是因為前夫好吃懶做,沒有前途。對於明月來說,她和媽媽一樣,認為男人有外遇是可以容忍的,只要拿錢回家就行。所以明月能接受前夫出軌,但容忍不了他一事無成。

媽媽對婚姻的態度就這樣無形中複製在明月的婚姻中。

明月爸爸上進,能幹,很會賺錢,這一點明月是認可爸爸的。所以,明月一旦碰到事業優秀的男人的關愛時,就容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男友頻繁出軌,和當年的爸爸一樣,明月離不開男友,是因為這個男友和爸爸很像。迷戀男友,就是她對小時候缺乏父愛的一種補償。

孩子從原生家庭和父母身上學會了對親密關係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原生家庭的相處方式,就這樣影響著孩子日後的婚姻家庭。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3,原生家庭影響下一代的養育方式,親子關係

去年,綜藝節目《一起出發吧》中,楊爍對兒子楊雨辰的“打壓式教育”上了熱搜。

動不動吼孩子,下車時,兒子沒有跟他從同一個方向走出來,直接兇過去,讓兒子重新走一遍。

看不慣兒子的走路姿勢,一直吼兒子:“能走直線嗎?”“會不會走?”

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不顧高原反應,一個命令就讓兒子楊雨辰跑上坡。

兒子衣服沒疊好,楊爍憤怒的表情,隔著屏幕都讓人感到害怕。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整個相處下來,對孩子兇狠,吼罵。就連嚴厲的陳小春都覺得楊爍對孩子有些過分了。而楊爍之所以會這樣對兒子,其實,也是來自原生家庭養育方式的複製。

楊爍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從小被打到大,父親非常嚴厲,苛刻。14歲那年被父親暴打,把椅子都打碎了。這要是放在現在,自己都可以去告父親。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楊爍並非是不愛兒子,只是他不懂得如何正確的與孩子相處。

很多父母意識到,小時候爸媽對待自己的方式是不對的。但自己也不懂得正確的方式,加上打罵教育很管用,而重新學習方法,走出舒適區很難。所以不願打破固有的模式,繼續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再去對待孩子,也可能是用了新方法但見效不快,就放棄了。

“這就導致上一代具有破壞性的家庭關係和互動模式被傳遞給下一代。如果下一代依然無所覺知,就會繼續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原生家庭模式的代際傳遞。“

依戀關係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認為,嬰兒與主要撫養者在照顧與被照顧的互動中會建立起強烈的情感聯繫,這被稱為依戀關係。依戀關係可分為安全依戀和不安全的依戀。


安全依戀的個體建立的內部工作模式較為積極,這類孩子往往會認為自己可愛、值得被愛、自己有能力,認為周圍的人和環境可靠、值得信任、值得去愛,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較高、較積極,能夠放心大膽地開展探索性的活動,較快地適應環境,敏感地覺察到周圍人的需求,這反過來又會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環境,增強對自我的積極感受。


而對於不安全依戀的個體來說,這類孩子往往會認為自己不可愛、不值得被愛且無能,認為外界環境不可靠、無法預測、無法信任,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較低、更為消極,常帶著敵意和恐懼與周圍的環境互動,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迎接挑戰,而且這會導致個體產生更多的消極的自我評價。在這種惡性循環中,個體往往會以充滿敵意或者冷淡疏遠的姿態與周圍的環境相處,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父母尊重,理解,接納孩子,對孩子正確評價,及時認可,幫助孩子建立了積極的自我認識方式,和孩子建立了安全的依戀關係。

這些孩子信任父母,願意和父母溝通,深信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更是值得愛的。被愛充分滋養過的孩子,更加自信、有底氣。即使他們遇上挫折,但也不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價值,他們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心理彈性面對今後的人生。

所以,依戀關係不只是影響孩子是否和父母親近,更是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和發展。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如何建立安全,好的依戀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依戀的基礎,離不開相處和陪伴。

“成年階段的依戀關係以內隱的安全基地的形式在發揮作用,但這個安全基地的形成始於嬰幼兒階段的日常照料。”

孩子剛出生時很脆弱,他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和外部環境。

如果照顧者能夠耐心回應孩子的所有需求,渴了及時喂水,餓了及時餵奶,尿溼,拉屎及時清理。不會對孩子置之不理,不會突然情緒化,不會突然消失,得到好的照顧才會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會對自己產生良好的感受,對外界有充分的信任,能夠與父母建立起較為安全的依戀關係。

相反,如果孩子出生後餓了渴了沒人理會,或者在哭鬧了很久之後才給他餵奶,看心情滿足孩子的需求,高興的時候立馬回應孩子,不高興的時候不管不顧,或直接斥責。對這個孩子而言,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他感受到的外部環境不安全,不可預測,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夠得到照顧,什麼時候又會被置之不理。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自己不對,自己不好,所以才沒有人照顧,疼愛自己。低價值感,不被愛、不被接納的孩子,逐漸形成較為消極、悲觀,對外界是恐懼擔憂,不安全的依戀關係。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而作者認為好的依戀關係,擁有以下特質:富養力、尊重力、接納力、信任力、放手力、共情力、情緒力、拒絕力、遊戲力、獨處力、真實力、幸福力,將其統稱為親子關係力。

作者特別指出,讓孩子擁有這12種親子關係力之前,父母首先要擁有這12種能力。只有父母照顧好內在的自己,愛自己,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愛。

1,富養力

孩子是窮養還富養,一直是家長很關心的一個話題。

作者張琳認為,從物質層面單純地談論窮養與富養並沒有意義。應該考慮如何給與孩子滋養,這樣的能力被稱為富養力。

富養包含物質和心理兩個層面。

(1),物質富養,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有的家長對孩子較為苛刻,限制孩子的需求,主張“窮養”。有的家人又以金錢作為表達愛的方式,無條件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近些年,出現不少普通家庭養出“富二代”的情況。

其實,結合自身條件,在可承受範圍內儘量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提供好的生活品質和成長環境,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無需誇大金錢和物質的社會權力屬性,錢可以買到喜歡的書本,食物,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正確管理,使用金錢,而不是把金錢當作唯一目的,為金錢所控。

(2),心理富養,培養良好心理品質

兒童教育專家保羅·圖赫在《品格的力量》中提到:“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我們在孩子剛出生後的幾年裡向孩子們的腦子裡灌輸了多少信息,而是在於能否幫他們形成有價值的品質,如專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責任心和自信心。”

這些就是孩子的心理品質,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內心的豐盈感和富足感,會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富有。

2,尊重力

尊重孩子,換位思考。尊重孩子有一個很有效的方式,那就是換位思考。和孩子相處時,問自己2個問題:

“如果別人像我對待孩子這樣對待我,我會舒服嗎?“

“如果這不是我的孩子,而是我的朋友,我會這樣對待他嗎?”

比如說,如果把孩子當成朋友,我們不會當著外人的面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做某些決策時也不會不經過孩子同意就擅自幫孩子做主。放下父母的權威身份,從內心尊重孩子。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3, 接納力

接納孩子的背後表現出的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我愛你,如你是,而不是,如我所願“。

(1),掌握孩子的發展規律,接納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質。

有的孩子天生內向,不愛說話,家長會認為內向不好,逼迫孩子與大家交往。而瞭解孩子的成長髮展規律,就不會因為孩子1歲多不和小夥伴玩而苦惱,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是處於單獨遊戲階段,表現特徵就是自己玩。

(2),區分開孩子和孩子的行為

接納孩子,無條件愛孩子,並不是指溺愛孩子。對孩子出現的不好行為,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正確引導孩子。

書中舉例,如果孩子想吃冰淇淋,媽媽不同意。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此時,父母的接納並不是向孩子妥協,給他買冰淇淋。而是與孩子共情:“媽媽知道你很想吃冰淇淋,媽媽不同意所以你很傷心。“當複述事情孩子心理平靜一些後,我們再來引導孩子:“你還在拉肚子,我們不是說好了不能吃冰東西嗎,媽媽可以答應你,等你肚子好了,就買一個冰淇淋。“

這個過程中,家長區分開了孩子和孩子的行為,表現出對孩子的真實需求和負面情緒是接納的。孩子會感受到,雖然我發了脾氣,我有缺點,但爸爸媽媽依然愛我,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4, 信任力

說到信任,就不得不提羅森塔爾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到一所小學,對18個班的學生做了關於學業,能力,社交的測試,之後給了校長一份名單,經過測試選出了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都在這份名單上了,並要求校長和老師對這些學生保密。

結果一年後,羅森塔再對這些學生進行測試時,發現名單上的孩子成績及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而且性格開朗,自信,求知慾強。

但其實,這份名單是羅森塔隨意擬定的,根本不是經過測試選出的“天才“。甚至,名單上部分學生原本成績差,社交水平也差。但校長和老師以為他們是“天才”,相信他們有發展前進,信任,幫助孩子。在老師的信任,認可下,學生變得積極,自信起來,成績也跟著提升。

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充分證明了信任對孩子的發展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

父母提升信任孩子的能力:

(1),放下控制,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父母經常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干涉孩子的生活,學習,交友等方方面面,或隱性的控制,為孩子提供“幫助”,本質上就是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做得到,甚至不相信孩子可以過好自己的人生。

不信任感讓孩子越來越感到無能為力,破壞孩子的自信心。可以給孩子提供建議,但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會在每一個微不足道的選擇中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2),由衷信任孩子,不以成人想法去揣測孩子

有時孩子犯錯,我們容易先入為主,腦袋裡先自我定義,孩子是怎麼了。其實,蹲下來問過孩子後,你會為自己感到愧疚,是自己誤解孩子了。

韓國綜藝節目《超人回來了》中,爸爸回到家,看到客廳一片狼藉,地上撒滿了麥片。看到這種場面,通常家長很容易抓狂。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但爸爸還是忍住沒發脾氣,問女兒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弟弟餓了,女兒想要照顧他,就倒出了麥片。孩子並非故意搗亂,只是想要照顧弟弟,由於孩子的肢體動作還不是很靈敏,不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我們總是自以為很瞭解孩子,想要訓斥孩子之前,先問一下孩子“為什麼?”

5, 放手力

“全世界都普遍存在過度養育的情況。”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中說:“童年應該是訓練場。父母幫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離,事事代勞,或者通過手機遙控指揮,而是要閃到一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對小一點的孩子,放開不合理的限制和要求,在安全,適當的範圍內給孩子充分探索的自由。大一點的孩子,放手給孩子自主選擇權,在孩子嘗試時給與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6, 共情力

“共情是指在與人相處時,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願意從對方的角度、立場思考和感受,體會對方的體驗,感受對方的情緒。”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和接納孩子,共情要落實到具體行為,而不是“我知道你的感受,我理解你”這樣簡單一句帶過。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孩子想吃冰淇淋一樣,先接納孩子想吃冰淇淋的感受,因為媽媽不同意,吃不到冰淇淋你很生氣傷心,再來引導孩子,解釋不讓吃的原因,並且可以告訴孩子冰淇淋並非不可以吃,只是要等身體恢復正常。

7, 情緒力

情緒力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包括情緒覺察,情緒表達,情緒控制3個方面

情緒覺察,是指能夠感知到自己的情緒以及情緒背後可能的想法。

可以通過圖片,繪本等讓孩子看到,感受到情緒,認識情緒,什麼是高興,傷心,有這些情緒時,人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是怎樣的,還可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對應起來。

情緒表達,是指能夠自如恰當地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描述和表達情緒。

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他把我的積木推到了,我很生氣”,“媽媽陪我做遊戲,我很開心”….

情緒控制是指能夠宣洩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心裡有了情緒,不能壓抑,教會孩子合理的宣洩情緒:說出來找人傾聽,把心中的不滿都畫出來,或是出去跑一圈,做些其他的運動,還可以寫日記記錄下來,深呼吸讓自己放鬆等等。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8, 拒絕力

拒絕力是指捍衛自身邊界,尊重他人邊界,敢於拒絕的能力。懂得拒絕的人,才能守住自己的邊界,遵從自己的內心,不會輕易犧牲自己的需求來滿足他人。

教會孩子三件事原則: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誰的事誰負責,明確邊界。

自己的事,可以是有關孩子生活自立,學習等方面,父母可以提供相關的支持,但最終這是孩子的事,孩子自己要負責。

別人的事,比如,父母遇到感情問題,這就是父母的事,不能因此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父母自己去解決。

而“老天爺”的事指與運氣,概率等有關的事。比如,一對資質普通的父母,要求自己培養出一個大藝術家,大文學家,成功的概率相對比較低,這就是“老天爺”的事。

此外,對內,父母要允許孩子在家有說“不”的權利;對外,與外界相處時,父母也要保護孩子說“不”的權利,守護自己的邊界,每個人都有權利拒絕別人。

9, 遊戲力

愛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遊戲中發展智力,社交,運動等,通過遊戲,父母瞭解到他們的想法,父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陪孩子做遊戲,向孩子學習如何做遊戲。

要想與孩子建立更親密的情感鏈接,少不了父母陪孩子做遊戲。

10,獨處力

獨處力是指個人的獨處力,是一種即使獨自一人的環境下,也依然能夠自得其樂,享受這種狀態。

創造獨處時間和空間,適度退出孩子的生活。給孩子留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減少對孩子的干涉和嘮叨。給孩子充分自由玩耍的權利。只要孩子沒有尋求幫助,就忍住不要插手,指導或幫助孩子,在逐漸沒有父母參與的生活裡,相信孩子能夠獨處,有獨自處理和解決的能力。

11,真實力

“真實是一種力量。無論外在物質條件、人際關係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能夠真實地做自己時,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真正地活著,也能夠與別人建立起有溫度的、有情感的聯繫。”

(1),接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不會對自己過分苛求,才能過得坦然舒適。

(2),勇敢表達自己,懂得尋求幫助

學會示弱,袒露自己脆弱,不足的一面並不意味著自己無能,而是認識到更加真實的自己。平時一有空我就會陪孩子玩,有一天回到家,我實在是很累,加上身體本身就有些不舒服。與其敷衍著陪孩子玩,不如我直接向孩子坦白,媽媽今天實在太累了,不能陪你玩,你自己玩一下,等媽媽明天身體恢復了會再陪你玩的。沒想到孩子很懂事的同意了,還叮囑我一定要好好休息。

這也會讓孩子學習到,不用隱瞞自己的感受,做真實的自己,同理,遇到困難也可以向別人尋求幫助。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12,幸福力

“真正的幸福應該是自己真實感受到的幸福,而不是他人以為的幸福。幸福可以通過練習逐漸獲得,這種讓自己幸福的能力就是幸福力。“

(1), 建立自己的優點清單,每天記錄好事

寫下自己的優點,是為了增強孩子的積極感受。可以列一張優點清單貼在牆上,父母一起幫孩子想想有什麼優點,比如善良樂於助人,學習認真轉賬,而且這份清單可以一直增加,或許現在想不到太多優點沒關係,以後發現了新的優點,可以再添加進優點清單裡。

記錄好事不一定是要自己主動去做的,也可以由別人發起的。只要是發生在自己身邊,讓自己感受到愉快的事情都可以記錄下來。

(2), 養成積極的思考方式,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讓孩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避免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有助於孩子養成積極的思考方式,建立良好的心態。“站在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立場,站在他人的角度有他人的立場。平時給孩子講故事,看電視時,引導孩子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美國親子溝通專家、“平和式教養法”創始人勞拉·馬卡姆博士說,育兒要把80%的力氣,花在搞好親子關係上。

很贊同這個觀點,“若教育要施加影響力,最重要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願每一位父母都能重視,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