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马屯小学教师“同心抗疫情,读书伴成长”——韩慧慧

引子:疫情延迟了开学日期,却延迟不了老师们成长的脚步。为了进一步提升站马屯小学教师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让全体教师在阅读中碰撞、激荡、升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站马屯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同心抗疫情,读书伴成长”的教师读书活动。老师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阅思相伴,读写相行。

站马屯小学教师“同心抗疫情,读书伴成长”——韩慧慧


和家长一起读懂孩子——读《读懂孩子的心》有感

书是樊登老师把所有他读到的好的养育孩子的书的一次复盘和总结。可贵之处是通过他和他儿子嘟嘟的生活互动案例,把书里的内容生动的体现了出来,告别的乏味的文字表述,多了一些阅读感和操作性。读完这本书对于身为教育者的我来说,在教育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学生在家与父母的矛盾上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无条件的爱的力量

蒙台梭利的观点认为孩子小时候就是用来玩耍的,大人强加给她的一些学习任务并不一定适合孩子,有可能造成孩子应该过早学习导致上学后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让孩子自己发现他的爱好是什么,然后老师和父母再去助推。

给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1、多一些口头表扬,减少物质表扬;2、看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和肯定她的优点;3、不要试图控制孩子,要无条件的爱;4、不要在学习上过分计较,在嘴边过分唠叨孩子哪门功课不好,首先要做的是加强他对这门课的自信心.

站马屯小学教师“同心抗疫情,读书伴成长”——韩慧慧


二、和他或者她一起成长

首先,多用同理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把孩子每一次犯错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多采用鼓励和赞美孩子的方式并告诉他们为什么鼓励和赞美。其次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因为这些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最后是帮助孩子正面面对问题,不要回避。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从小都会有很强的自我归因习惯,就是别人发生的事情他们都是归因到自己身上。

三、和他们好好沟通

做不吼不叫的老师和父母,针对一件事,一起商量一起分析解决,让他们参与这个过程,不应该是老师或者父母直接全部去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表扬要具体,让他们具体知道自己好在哪里,这种赞扬对孩子来说特别的有用。孩子会特别乐意跟别人说:我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我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我愿意做一个有自控力的人。

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并不是天生就会做老师和父母,而是需要去学习的,甚至是需要与孩子一起终身学习、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