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湖南地区唯一的神秘王国

在长沙博物馆古代史第三展厅的第四单元“马楚王国”中,开篇的一段里写了这么一段话:马楚政权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那么这个“上奉天子”是什么意思呢?是指的唐王朝吗?欧阳修说:“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当时政权更迭之乱可见一斑。那就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来做点整理,希望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马楚王国属于五代十国的范畴,那什么是五代十国呢?

一般来讲,五代十国是指从唐朝灭亡至宋朝建立(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或者是到宋太宗灭了北汉,统一全国为止(公元979年),这段时间由于唐帝国的覆灭,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了中原,依次更替的出现了五个政权,分别是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即“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由于这些国号都是前人用过的,所以史书上只好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它们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只是因为都处在北方,属于传统的中原腹地,所以一般被认为是当时的正统政权,并且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不是并存的。

与此同时,在中原地区之外还存在许多的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十国。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这些政权除了北汉以外,基本都处在南方,并且基本是并存的,也都和北方的五代并存。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湖南地区唯一的神秘王国


五代十国部分地形图

下面让我们按时间顺序来捋捋:

公元894年: 马殷随刘建锋率部入湖南,被授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896年8月: 马殷成为军队主帅,判湖南军府事。奠定了在湖南立足的根基。

898年: 马殷升任武安军节度使。(此处有898年和901年两种说法,暂无 法判定)

899年: 马殷平定湖南全境。

901年: 马殷正式成为武安军节度使,是当时湖南地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 人,管辖湖南其他各军节度使。

907年: 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封马殷为楚王。这个时候晋、岐与吴依旧 奉唐室年号,而前蜀称帝,均不承认后梁,其余政权都臣服后 梁,这里面就包括楚王马殷。

910年: 马殷请求开天策府,置办官属。被拜为天策上将军。

923年4月: 李存勖后唐立国,10月灭后梁。马殷命儿子马希范入京朝贡,并 上缴后梁所授予的都统印信。

927年: 后唐封马殷为南楚国王,正式立国。

930年: 马殷去世,次子马希声继位。不称王,只称藩镇。

930年11月: 马希声上表请求归附后唐朝廷。

930年12月: 后唐明宗李嗣源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他 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932年: 马希声病死,马殷第四子马希范继位。后唐任命他为武安节度 使,兼任侍中。

934年1月: 后唐封马希范为楚王。

936年11月: 后晋石敬瑭灭后唐。

937年12月: 后晋高祖石敬瑭下诏加任马希范为江南诸道都统。

939年4月: 后晋加封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赐予官印,允许开府设置官属。

940年: 平定彭士愁之乱,立溪州铜柱。

946年9月: 后晋出帝任命马希范为诸道兵马都元帅。

946年12月: 契丹耶律德光灭后晋

947年: 刘知远建立后汉

947年: 马希范去世后,马希广继位,用后汉年号。后汉高祖刘知远封马 希广天策上将军、武安军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楚 王。

949年: 马希萼叛乱,

950年12月: 马希萼攻下长沙,杀马希广,自立为楚王。因后汉偏袒马希广而 转向南唐称臣,一改马殷以来臣服中原的态度。

951年9月: 马希萼被弟弟马希崇发动政变推翻。但马希崇未称王,仅称武安 留后(武安节度使的代理职称)。

951年10月: 马希崇遣使投附南唐大将边镐,引南唐军入潭州。

951年11月: 南唐边镐攻灭马楚王国,将马希萼、马希崇均滞留在南京。

949年到951年的这段争夺王位的战争,被称为众驹争槽。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湖南地区唯一的神秘王国

长沙著名景点:马希范创建的开福寺


综上所述,马楚王国自马殷建国以来,一直以中原王朝奉为天子,分别臣服于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南唐等各朝,历代君主均沿用中原年号,对内平定乱军、强藩,并且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湖南地区唯一的神秘王国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