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和親人團聚,這就是年味兒!

臘月二十八,也就是昨天到的家。昨天早上九點從西安出發,在紡織城等車,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擠上車,回到山陽縣城已是下午一點多,吃了個飯,坐上回我們鎮子的大巴,到家已是下午三點。

紡織城客運站,全名叫西安城東客運站,主要服務範圍為陝西東南部縣域。讓我奇怪的是,從紡織城到其他縣城的人,不是很多,有些甚至空無一人,而到我們山陽縣城的人,非常多,拐了兩個S彎排隊。在那空大的排隊上車的地方,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到山陽的人排隊人擠人,到其他縣城的地方,寥寥無幾!這可能和我們山陽縣城尚未通火車有關。陝西省大部分縣城,都通有火車,他們可以選汽車,也可以選火車。但目前為止,山陽縣城沒有通火車,所以大多數人只好選擇坐大巴回家,所以造成了車站裡數山陽人最多的局面。期待正在修建的西武高鐵,到時候會經過山陽,到時候回家會方便很多。

闊別山陽縣城,已半年有餘。坐在回我們村的公交車上,通過縣城這段路時,被人流和汽車,還有各種小攤販擺攤堵的水洩不通,公交車一度曾熄火等待道路疏通。我坐在車上,看著車窗外的山陽縣城,變化很大,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人口也越來越多。道路上,小攤販雲集,街上購物的人摩肩接踵,以購置年貨的人居多。人來人往,喜氣洋洋,處處都飄灑著年味兒。我不禁感慨道:這裡過年的氣氛很濃厚啊。

下午到我們鎮子時,本以為也會熱鬧非凡,不想卻大失所望。往年,臘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這三天,我們鎮上的趕集,十分熱鬧。遊人摩肩接踵,整個街道也是佈滿了攤販,售賣各種過年的年貨。大家都攜家帶口,呼朋引伴,在街上晃悠,邊看邊逛邊買。遇上親戚朋友同學,駐足聊一會兒,因為平時都忙著生計,見面的機會不是很多,過年正是大家都回來的時候,基本都會來街道趕個集,置辦年貨,見面了聊聊天,溝通一下感情。可是今年的臘月二十八,下午三點多,擱在以前,這會正是人流竄動的時候,這會兒回來的公交車,寸步難行。但是我所見的,是道路上寥寥無幾的人。一些開商店的個體經營戶,坐在門前百無聊賴地烤著碳火,看著從公交車上下來的從遠方回來的人,只是看著。往年那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街道趕集,哪裡去了?

我下了車,直接拖著行李箱,走了大概三分鐘,就到我家了。剛到家門口,有一個我認識的比我爸年齡大一點的伯伯,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怎麼不把女朋友帶回來,我笑了笑,叫了聲伯伯好,女朋友帶不回來。其實沒有女朋友,所以帶不回來,只能一笑了之。

我問我爸:怎麼今年街道趕集的人那麼少。我爸說今年很多人過年,都沒有回老家,都是在山陽縣城或者西安過年。看來是很多人都選擇和親人團聚過年,而不是非要回到老家才是過年。也對,過年,就是親人團聚的時候,親人在的地方,就是年!

今天幫我爸貼上春聯,掛上燈籠,燈籠亮起來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年味就在這裡。小時候挨家挨戶蒐集春聯,看人家春聯上寫了什麼內容。小時候還喜歡燈籠亮著的時候,因為它們亮起來的時候,就是過年了,可以穿上新衣服、領壓歲錢、到小夥伴家串門、大半夜一塊在馬路上邊走邊放鞭炮、看各種各樣的煙火表演……

辭舊迎新,和親人團聚,這就是年味兒!

而現在長大了,早已沒有了年少時對炮竹的喜愛,也愈發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感覺。可當和老爸一起貼完春聯、掛上燈籠,又和老媽一起,炸我們這裡過年都會做的一種小吃時,覺得過年還是很有意思的,年味在於和親人的團聚中,在於我和老爸關於貼春聯的正斜爭論中,在於我和老媽一起炸小吃的合作中。

辭舊迎新,和親人團聚,這就是年味兒!

想必那些過年不遠萬里、都要回家過年的人,就是衝著年味回來的。誰說過年沒有年味了?那春運中數不盡的拼命搶票回家的人,他們這樣奔波又是為了什麼?和親人在每一年的年尾也是新的一年的開頭,團聚,這就是年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