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旁疝处理真实案例

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术后切口疝,由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造口侧方脱出所致。随着生存期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报道发病率为3%~10%,国外报道为10%~36%,

其中永久性结肠造口最常见,占0%~58%,其次为永久性回肠造口,占0%~28%,尿路造口最少见,仅5%~8%。

造口旁疝处理真实案例

​评估造口旁疝的程度根据造口旁疝的大小分类为小型疝(0~3cm)中型疝(3~6cm)、大型疝(6~10cm)和巨大型疝(>10cm)四种类型的疝。

【临床案例】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5岁,直肠癌行Dixon手术后一年余,诉造口周围隆起,造口周围坠胀不适,造口袋不易粘贴。

护理评估 患者造口位于右上腹,横结肠造口,出现造口疝,根据造口疝的直径大小,评估为大型疝。

造口旁疝处理真实案例

造口旁疝(患者平卧)

护理要点 向患者讲解发生造口疝的原因(①腹部肌肉薄弱 ②持续性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抬举重物、尿路梗阻 ③造口位于腹直肌外 ④腹部筋膜开口过大等),做好患者的预防造口疝继续增大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造口腹带。

治疗方案 (1)造口产品的选择:选用一件式底盘柔软,顺应性好的造口袋

造口旁疝处理真实案例

(2)造口附件产品的选择:造口护肤粉、防漏膏、皮肤保护膜
(3)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后,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喷洒造口护肤粉后,保留片刻,将多余的造口护肤粉拭去。

(4)沿造口周围皮肤顺时针涂抹皮肤保护膜,待干

(5)涂防漏膏于造口黏膜与皮肤交界处,有利于阻挡粪便渗漏于底盘与皮肤之间。

(6)根据造口大小及形状剪裁造口底盘,并将造口底盘边缘3点、6点、9点、12点位置放射性的剪开,以减少造口底盘粘贴张力,粘贴上造口袋。

造口旁疝处理真实案例

使用腹带前

造口旁疝处理真实案例

使用腹带后

(7)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腹带:患者打腹带前嘱患者平卧,将腹带平铺于背部,腹带的开孔部位与患者造口处于水平位,顺时针按摩造口周围,放松患者腹部,以利于突出的造口疝平复。然后适量用力拉起造口侧腹带,将造口袋从腹部开孔处掏出后打好腹带,询问患者腹部感受,腹带的松紧度以伸进一两指且不影响患者呼吸为宜。

造口旁疝的发生是不可逆的,所以在造口术后要及早预防。术后6~8周内应避免提重物;控制体重;减轻腹压,咳嗽时用手按压造口部位;佩戴合适的造口腹带;结肠造口患者应停止灌洗,选用较软底盘的造口袋。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造口护理有不清楚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小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