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祭灶,这一古老的风俗,地处南方的老家是腊月廿四晚上举行。祭灶用的祭灶糖——那花花绿绿、胖大的柳花,是用拔丝的麦芽糖做的。一咬,牙口就被糖丝黏糊住了,张不开。老人说这样可以让灶公吃了上天后,少说人间的不是,来年即可平安和美了。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红色的柳花

古田方言叫这拔丝黏牙的糖为绑牙糖,形象至极!

小时候,绑牙糖可是我的最爱。获得绑牙糖有两个途径。一是卖坏了的塑料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里,不时有收鸭毛的货郎挑着担子,走在村里,敲着手上的俩叶子铁片,“铿铿锵锵”,嘴里喊着“鸭毛啊,鸭毛啊……”。在那零食匮乏的年代,小孩一听那清脆的铁片敲击声,就知道绑牙糖来了!连忙从楼梯角落里拎起一只断了带的塑料鞋冲出门外,“换糖,换糖!”这货郎前头担子主要是收鸭毛的,也顺带收些塑料破烂;后头担子就装着一大块白色的绑牙糖!小孩是没鸭毛可卖的,那是大人的事。交了破鞋后,货郎就用手中那坚硬而又锋利的铁片在糖案上“铿”地一敲,一块柔软的绑牙糖就下来了。因而,小孩又叫它“铿铿糖”。另一途径,就只能用钱买了。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现在的绑牙糖

卖绑牙糖的是一位老婆婆,住在我家那边的里厝一带。我们那个大村,按照人口聚居地的不同,也划分成好几个小区域。简单地说,一条河隔开了村子的南北边。从南边过去,首先是靠近河边的桥头堡,接着是中过秀才的旗港巷,然后生成两分支:一支继续往里走,是有乾隆年间水井的里厝;另一支,拐了弯,往西边走,就是蓝氏祖先的坐落地——蓝公府,其后不远是石梅林,传说解放前曾为虎豹出入之地。北边呢,首先是马路沿、之后是旺庄,再后面是里厝。是的,南北两边各有里厝。里厝者,里也,指的是相对南北正面而言,最靠后的那段长巷子。在该住宅区里,屋与屋之间挨得紧,光线偏暗(幸好屋内有天井),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蛇样般蜿蜒。我家住在北边靠后的旺庄,已属偏僻之地。所以,再往后、靠东北角上的那段里厝更是偏僻中的偏僻了。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破败的里厝

那老婆婆,村里人都叫她老表姆,就住在里厝一间门面窄小,屋內有天井的房子里。她家是个小作坊,专门做介了饼(即光饼)、劲脓饼(红糖和面粉做的,比光饼大一大圈,很有筋道),当然,还有最爱的绑牙糖!她家做的绑牙糖,当然就不是块状的了,而是一根根小棍条,有两个手指头粗,放在手里有点软,有点弯,像爬着条白胖的大蚕。

老表姆的脸像极了张介了饼,圆黄圆黄的,一抬眼,额头鼓鼓、皱皱的,似介了饼过夜后留下的几条小褶皱。她个小身矮,穿件蓝布斜襟夹袄,剪着齐耳短发,背有些驼,不知是常年背饼篓造成的,亦或之前就这样?不得知。跟她同住的一位老表姑,却是身高脸窄,一副刻薄相,也穿着蓝布袄,梳着高高的发髻,似根竹子。里厝与旺庄的人背后都叫她“尖叫婆”,一发脾气,就叫起来,声音特尖细。这两位老表亲,一阴一阳,老表姆负责在外走村串户卖,她和同族的另一位老表叔在家负责做。

每天,老表姆就背着一个圆圆的小饼篓由北边的旺庄下来,过桥头堡,穿旗港巷,至南边的蓝公府,一路挨家挨户,"绑牙糖啊,介了饼啊,劲脓饼啊!"饼篓口用一块白棉布盖着,怕漏气把饼弄蔫或把糖弄饧了。在当时,那可是村里人少有的零食。酥脆的介了饼、很有嚼头的劲脓饼以及甜软的绑牙糖本身就够解乏了,但当时聪明吃货还会变法儿:用刀划开介了饼的边沿,将绑牙糖夹在里面吃,或者没钱就直接用油炒的腌菜、出锅的油渣填充,那个叫香!老表姆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挎着这小篓叫卖,靠这一毛两毛攒钱(光饼1毛,劲脓饼与绑牙糖都是2毛),把自己的孙子供上学,读了小学读初中。那孩子人长得俊,也争气,后来考上了中专。那个时候上中专,可是了不起的事,——这意味着拿到铁饭碗了,一毕业马上就有工作了。开学时,还是拿老表姆这卖饼钱去上的。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市面上的光饼

这孩子的爹,也就是老表姆的儿子,可是个风流才子——至少在我们这些没见世面的村人眼里是这样。据说当年娶了个外地女人,跑了,丢下这么个儿子。这才子,也就不续娶,到处飘风戏月去了。他会拉二胡,那里厝巷子长长的,二胡也就拉得咿咿呀呀,在长巷里回肠荡气。因此,也会混戏班子,拉二胡嘛!偶尔,也在台上客串一下。此外,还会补各种塑料桶。想找钱花时,就带着一箱电工具,走村串户去补。一次差不多收五毛,补大块的、裂得厉害的就要一块、一块五甚至两块了。村里人,都是种田干粗活的,大多节省,一听他来,尤其是妇女,纷纷把破桶拿出来,顾他生意。这些小钱够他几顿温饱了,但他也有不满,说有的妇女把卧房里的尿罐都拿出来,他觉得委屈,这东西哪能让补,对一个大男人?!

此外,他还会画画。里厝一带供着个神,叫王三师公。之前他的住处是在一个读书人的楼上。这读书人是个校长,大伙叫他景财表叔,写得一手毛笔字,戴副黑框眼镜。文革时遭批斗,放去山上砍柴,松枝叶把眼镜勾了去,他一时辨不着北。后来,不斗了,就住在这王三师公的楼下,给人写挽联、当村人红白喜事的先生。他一死,这楼就更破了,本来就是木板房,年代一久,风吹雨打,木头变得愈黑,要腐烂了。小孩调皮,有时背着大人跑上楼玩,木板吱吖吱吖,唱小曲。里厝人说该给王三师公换个新住所了。众人集资,不久,在他的老宅旁边盖了一座砖瓦粉墻小庙。里面的墻壁刷得白白的,众人就请他来画些画贴上去。他倒也不推,这可是保平安的事呀!画的鸟,大幅,多是长尾巴的雉,毛色鲜艷亮丽,到里面烧香求拜的人都说颇有样子。还有梅花,红色的艳,或竹子,叶子舒开。那鸟就停在这背景里了。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王三师公庙

人人都说这雄子真是多才多艺啊,用村里话说就是"巧得很那!"但他也就这样,四体不勤,连个孩子也推给了老妈,自个儿鸭毛一般在外飘。时有回来,人们见他都是穿着黑红色毛衣里加白衬衫,一副城里人模样,鼻梁还挺高,挺俊。又过了好几年,旺庄人听说雄子回来了,还带了个女人回来,就在他家落脚。村里的中老年男人,近至旺庄远至旗港巷、蓝公府一带,闻风而动,常有事没事在那一带转悠。在我家做工的一个外地佬,一天晚饭后,鬼模鬼样地打听。暮色浓时,就踅入里厝鬼混去了。村里人,尤其是旺庄一带的人,都说这雄子不正经。当然也有人艷羡地说“人家那可是会挣钱那!"

这事就这么进行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说那里是鸡窝。我妈背地里冷笑:“那个外地佬在鸡窝里鉆来鉆去的,那“晒不干”的老货(老货,指我爸。晒不干,古田骂人话,意为傻、笨、蠢。)倒跟他聊得挺带劲!”在这之前,老表姆已经去世了。她念书的那个孙子回来奔了丧后,就走了。先于老表姆去的是那"尖叫婆"老表姑与老表叔。

将近半年后,妓女走了,雄子也出门了。到又回来时,已是我妈的年纪了,他比她小一岁。兜里没钱,也不能挣钱了。人家建议再去补桶吧,他说那箱工具早已卖了。去镇上做老人社保,农信社说早已过期一个月,做不了了。因此,每月领不到那一百左右的农村养老金,只能靠村里大慈善家每月发给老人的一百五十元补贴过活。去年,人老树枯,生了病。托熟人问在外的儿子要钱,媳妇不让给。后来儿子偷偷塞了两百元,吃媳妇骂了个天崩!自此,孤家寡人。里厝的木屋,早已崩塌,从门外可一眼望见屋后大树擎天的干,光秃秃的,顶在冬日的碧空下,别样的醒目。没法,租了旺庄一户人家的破屋楼,住了。风流才子终于在此落脚。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旺庄破屋楼

我小时去过里厝那屋里一次。那时,二姐当时虚劳,咳得紧,手臂瘦得像根棒子。隔壁一位好心的姆姆说用绑牙糖和家酿的红酒放在碗里温,可治。我妈就带我穿过那条有些阴暗的青石板路,到她家买了。一长声招呼后,我们上了楼,看见天井沿上搁着一张张番薯长匾,做好没卖出去的饼就放在那上面晾,一块块面皮脆黄的介了饼看去挺壮观。晚上,老妈就用买来的几根绑芽糖和酒温了。二姐四年级晚自修回来,打开木锅盖,里面的绑牙糖化成几股浓白色的糖沫浮在酒上。喝了后,咳嗽慢慢缓了。

近日,看了徐文兵老师《甘之如饴》,里面讲到了饴糖,即绑牙糖,是用切碎的小麦之芽与蒸熟的稻米、黍米或高粱充分搅拌,发酵后熬制的,纯天然纯绿色。其粘性强,具有滋补的药效。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里,就被用做小建中汤的君药,专门温煦滋补脾胃。这一下子让我与这些旧日往昔对接上了。原来绑牙糖,这由植物种子制成的手工糖,不光好吃,对虚劳虚损之人还可以当药用,补益身体的。而今,随着社会工业发展,大量的糖果以及含糖饮料被生产了出来。但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工业化生产的糖类食物都含有果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易引发肥胖、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可贵的是,靠古老手工制作出来的麦芽糖却是不含果糖的,它由两个葡萄糖组成,在甜度上要逊色于果糖。这让我一时不由得念旧了起来。

人去楼空,旧日远去,青石板上苍台点点。光影斑驳中,唯有记忆吧。谨记村中绑牙糖及其故人。

回忆里的故乡:绑牙糖及其故人

人去楼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