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線到三線的小資需要勇氣

從一線到三線的小資需要勇氣

作者:周家兵

小秦四處打探物流便利離家又不遠的縣地級城市。最終在常德桃花源機場附近找了一處房子。

當從汽車後視鏡裡看到孩子蹣跚著追你一兩百米後,突然撲倒在地,你是加油繼續前行奔向深圳,還是一腳剎車把小車停下來奔回去抱起孩子?小秦問我時,眼圈還會紅。他說,那是前年過完春節後正月初七返回深圳時的“刻骨記憶”。


已經生二孩的小秦把七歲的女兒留在老家讀小一。生了兒子後第一年回去過年,湖南常德的小秦多少有些兒女雙全事業小成的“衣錦還鄉”、“榮歸故里”的優越感。

小秦在網上做淘寶、亞馬遜和速賣通,沒有買社保,戶口一直在老家,女兒在老家上小學,由父母照看。雖時常同孩子微信視頻,可還是難解思念之渴。做網店,在哪裡都是做。跟妻子商量後,小秦咬牙返回湖南老家小鎮。

從一線到三線的小資需要勇氣

鄉下老家已經沒什麼人了,到處是空置的小洋樓。因為村小早已合併到鎮上中心小學,為了方便女兒在老家上學,小秦在鎮上買了套140多平四房兩廳。

老家鎮上的房子是私人自建的“套房”,類似深圳小產權房,有房產證,沒有土地使用證。平時父母帶著女兒住在鎮上,慢慢習慣了。出行方便,有自來水,熱水器,家裡乾淨,也寬敞明亮。不過,因為做網店,物流不便成了困擾。

小秦四處打探物流便利離家又不遠的縣地級城市。最終在常德桃花源機場附近找了一處房子,作為貨物週轉所在地,距離老家草坪鎮開車也就二十分鐘。新修建的桃花源機場,物流方便。去年雙十一忙得不可開交,小秦把留守老家的親戚朋友們招呼過來當幫手,效率與營業額雙雙提高。

回三線城市老家差不多一年了,有什麼感觸?

對我提出的這個問題,80後的小秦慢悠悠地說:小資。在深圳節奏快,每天像打仗。老家這邊節奏慢,送快遞的和收快遞的都不急,一件一件處理。接單後打碼一份一份處理,地方大,週轉靈活,房東也好,幫忙的人薪資要求不高也沒那麼計較。可能生活成本低,人性的善良淳樸還保留著吧!

小秦的愛人在一邊樂呵呵介紹,她回到老家一年,不知誰在照顧誰?老人孩子可以隨時幫忙。自己還開了另一個生意——把老家的土特產定向賣給深圳的朋友們。

微信群很多熟人知道她返鄉,專門找她代購土特產,慢慢地把這項工作當成生意來做。土雞蛋、散養土雞、瓜果青菜、本地黃豆、茶籽油、辣椒、胡椒等等,質量絕對“夠土”,吃起來口感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從一線到三線的小資需要勇氣

提前給老鄉們打招呼準備好,小秦一車過去順便收上來,立馬分包發貨給深圳、東莞等地的朋友們,便捷得很。

小秦看我好像有些不太滿足的表情,又笑笑說,在老家不塞車,時間自己可以掌握。停車方便,不用違章,也就沒那麼多罰款,一年下來就一張超速罰單。

要是不太忙的話,開車把一家老小拖到常德、長沙附近的城市去逛逛,品嚐美食,經常一家人一日遊了。他們困了就在車上睡,流動的房子。說到房子,小秦充滿自信地說,在深圳想都不敢想的買房,在常德附近三線城市隨便買,三四千的均價,好點的5000了不起。要不是現在房價有些波動,他計劃今年在常德買一套房。

你的意思是現在一家人都過上小資情調的生活?我問。

小秦說,差不多吧!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挺有勇氣的。放下了很多東西,撿起另一些東西。改變一種生活工作模式,比以前從容、小資多了。不過,“抗惰性”要強,需要多些個人自我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